南到汉中郡二百八十七里。西南到武都郡覆津县界二百里。西北到同谷郡三百四十里。东北到河池郡河池县界百五十里。去西京九百三十五里,去东京千七百十里。户千九百七十九,口万九百六十。
  兴州今理顺政县。战国时为白马氐之东境。二汉属武都郡。晋惠帝时亦为杨茂搜所据。其后为梁所破,置武兴蕃王国。后魏置东益州。西魏改为兴州,兼置顺政郡。隋初郡废,炀帝初复置。大唐为兴州,或为顺政郡。领县三:
    顺政汉沮县地。后魏置略阳县。沔水发源于此,一名沮水。有小丙山,有穴方圆二尺余,有水潜流,穴口面丙,因以为名,左思蜀都赋所谓「嘉鱼出于丙穴」。
    长举西魏置盘头郡。有凤溪。
    鸣水西魏置落丛郡。
  怀道郡东至武都郡二百七十里。南至同昌郡四百十里。西至合川郡二百四十里。北至和政郡二百五十里。东南到……西南到……西北到和政郡二百五十里。东北到同谷郡上禄县三百二十里。去西京千四百七十里,去东京二千二百八十里。户千二百六十,口七千四十。
  宕州今理怀道县。宕,达浪反。秦汉以来为诸羌之地,后魏始封为蕃国。后周置宕昌国,武帝置宕州。隋置宕昌郡。大唐为宕州,或为怀道郡。领县二:
    怀道后周置。
    良恭亦周置阳宕县,隋改之。
  同昌郡东至武都郡三百二十里。南至江油郡六百里。西至交川郡三百三十里。北至怀道郡四百十里。东南到阴平郡百六十里。西南到交川郡三百里。西北到故芳州三百二十里。东北到武都郡三百二十里。去西京千六百十里,去东京二千四百十里。户二千三百二十,口万三千七百七。
  扶州今理同昌县。历代西戎之地。西魏逐吐谷浑,于此置邓州邓宁郡。隋初改曰扶州,又改曰同昌郡。大唐因之,或为同昌郡。领县四:
    同昌
    帖夷
    尚安有黑水,东南流入白水。
    钳川
  阴平郡东至益昌郡四百九十里。南至江油郡三百二十里。西至同昌郡百六十里。北至武都郡二百五十里。东南到益昌郡四百九十里。西南到同昌郡同昌县十六里。西北到同昌郡百六十里。东北到武都郡盘堤县百里。去西京千四百五十里,去东京二千九十里。户千六百七十,口八万四千八十五。
  文州今理曲水县。古氐羌之境。汉开西南夷,置阴平道,属广汉郡,后汉因之。蜀亦得之。后主建兴七年,诸葛亮定之。其后锺会伐蜀,姜维表请备阴平桥头,后主不从。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径江油,出绵竹以灭蜀,即此是也。晋置阴平郡,永嘉末,没于杨茂搜。西魏平定,始置文州卢北郡。隋废为县,并属武都郡。大唐复置文州,或为阴平郡。领县二:
    曲水
    长松
  江油郡东至益昌郡四百里。南至巴西郡三百五十里。西至交川郡三百三十里。北至阴平郡三百二十里。东南到普安郡二百九十里。西南到通化郡三百二十里。西北到同昌郡六百里。东北到益昌郡四百里。去西京二千一百六十里,去东京三千十五里。户九百二十,口五千二百。
  龙州今理江油县。秦汉魏为无人之境,晋得之,属阴平郡。宋、齐皆因之。后魏置江油郡。西魏置龙州。隋初郡废,炀帝初州废,置平武郡。大唐为龙州,或为江油郡。领县二:
    江油有石门山,与氐分界,蜀都赋曰「缘以剑阁,阻以石门」是也。邓艾伐蜀,自阴平至江油,即此。
    清川
  交川郡东至同昌郡三百三十里。南至临翼郡百八十里。西至……北至吐蕃界九十里。东南到通化郡三百里。西南到江源郡三百里。西北到吐蕃界五十里。东北到同昌郡三百里。去西京二千二百五十里,去东京三千五十里。户千五十,口五千六百五十。
  松州今理嘉诚县。历代诸羌之域。晋属汶山郡。宋、齐亦得之。后为西魏、后周所有。隋属汶山、同昌二郡。大唐武德元年,置松州,或为交川郡。领县三:
    嘉诚有甘松岭,江水所发之源。
    交川
    平康
  合川郡东至怀道郡二百四十里。南至吐蕃界三十里。西至吐蕃界九十里。北至临洮郡百八十里。东南到同昌郡三百四十里。西南到吐蕃界七十里。西北到吐蕃界七十里。东北到和政郡四百五十里。去西京千七百六十里,去东京二千五百六十里。户千三百十,口七千四百十五。
  迭州今理合川县。历代羌戎之境。后周逐诸戎而有其地,置五香郡,后置迭州。隋属同昌郡。大唐为迭州,或为合川郡。领县二:
    合川
    常芬
  益昌郡东至符阳郡三百里。南至阆中郡二百八十里。西至江油郡四百里。北至汉中郡四百三十里。东南到阆中郡三百十里。西南到普安郡二百里。西北到阴平郡四百九十里。东北到汉中郡五百里。去西京千三百四十里,去东京二千百九十里。户万三千九百十,口四万四千六百。
  利州今理绵谷县。春秋、战国时为蜀侯国。自益昌之西,南至蜀川,悉为蜀侯国之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