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音居虬反。
〔五〕正义上才用反。下音预。言王离以下十人从始皇,咸与始皇议功德于海上,立石于琅邪台下,十人名字并刻颂。
〔六〕正义此颂前后序两句为韵,此三句为韵。
〔七〕正义过音戈。千里谓王畿。
〔八〕正义言五帝、三王假借鬼神之威,以欺服远方之民,若苌弘之比也。
〔九〕正义称,尺证反。
既已,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一〕僊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二〕
〔一〕正义汉书郊祀志云:「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曾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至,三神山乃居水下;临之,患且至,风辄引船而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
〔二〕正义括地志云:「亶洲在东海中,秦始皇使徐福将童男女入海求仙人,止在此州,共数万家。至今洲上人有至会稽市易者。吴人外国图云亶洲去琅邪万里。」
始皇还,过彭城,〔一〕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二〕南郡。〔三〕浮江,至湘山祠。〔四〕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五〕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六〕上自南郡由武关归。〔七〕
〔一〕正义彭城,徐州所理县也。州东外城,古之彭国也。搜神记云陆终弟三子曰籛铿,封于彭,为商伯。外传云殷末,灭彭祖氏。
〔二〕正义括地志云:「衡山,一名岣嵝山,在衡州湘潭县西四十一里。」岣音苟。嵝音楼。
〔三〕正义今荆州也。言欲向衡山,即西北过南郡,入武关至咸阳。
〔四〕正义括地志云:「黄陵庙在岳州湘阴县北五十七里,舜二妃之神。二妃冢在湘阴北一百六十里青草山上。盛弘之荆州记云青草湖南有青草山,湖因山名焉。列女传云舜陟方,死于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闲,因葬焉。」按:湘山者,乃青草山。山近湘水,庙在山南,故言湘山祠。
〔五〕索隐列女传亦以湘君为尧女。按:楚词九歌有湘君、湘夫人。夫人是尧女,则湘君当是舜。今此文以湘君为尧女,是总而言之。
〔六〕正义赭音者。
〔七〕集解应劭曰:「武关,秦南关,通南阳。」文颖曰:「武关在析西百七十里弘农界。」正义括地志云:「故武关在商州商洛县东九十里,春秋时少习也。杜预云少习。商县武关也。」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一〕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一〕集解地理志河南阳武县有博狼沙。正义狼音浪。
登之罘,刻石。其辞曰:〔一〕
〔一〕索隐三句为韵,凡十二韵。
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一〕阳和方起。皇帝东游,巡登之罘,临照于海。从臣嘉观,〔二〕原念休烈,追诵本始。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箸纲纪。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六国回辟,〔三〕贪戾无厌,〔四〕虐杀不已。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义诛信行,威燀旁达,〔五〕莫不宾服。烹灭强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大矣哉!宇县之中〔六〕,承顺圣意。〔七〕群臣诵功,请刻于石,表垂于例程。
〔一〕正义中音仲。古者帝王巡狩,常以中月。
〔二〕正义从,才用反。观音管。
〔三〕正义必亦反。
〔四〕正义于廉反。
〔五〕集解徐广曰:「燀,充善反。」
〔六〕集解宇,宇宙。县,赤县。
〔七〕索隐协韵音忆。
其东观曰:
维二十九年,皇帝春游,览省远方。逮于海隅,遂登之罘,昭临朝阳。观望广丽,从臣咸念,原道至明。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强。武威旁畅,振动四极,禽灭六王。阐并天下,甾害绝息,永偃戎兵。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一〕作立大义,昭设备器,咸有章旗。职臣遵分,各知所行,事无嫌疑。黔首改化,远迩同度,临古绝尤。常职既定,后嗣循业,长承圣治。群臣嘉德,祗诵圣烈,请刻之罘。
〔一〕索隐怠,协旗、疑韵,音铜綦反。故国语范蠡曰「得时不怠,时不再来」,亦以怠与(台)〔来〕为韵。
旋,遂之琅邪,道上党入。〔一〕
〔一〕索隐道犹从也。
三十年,无事。
三十一年〔一〕十二月,更名腊曰「嘉平」。〔二〕赐黔首里六石米,二羊。始皇为微行咸阳,〔三〕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四〕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一〕集解徐广曰:「使黔首自实田也。」
〔二〕集解太原真人茅盈内纪曰:「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盈曾祖父蒙,乃于华山之中,乘云驾龙,白日升天。先是其邑谣歌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泰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始皇闻谣歌而问其故,父老具对此仙人之谣歌,劝帝求长生之术。于是始皇欣然,乃有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