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索隐按:高诱曰「蜚鸿,蠛蠓也」。言飞虫蔽田满野,故为灾,非是鸿鴈也。随巢子作「飞拾」,飞拾,虫也。正义蜚音飞,古「飞」字也。于今犹当今。于今六十年,从帝乙十年至伐纣年也。麋鹿在牧,喻谗佞小人在朝位也。飞鸿满野,喻忠贤君子见放弃也。言纣父帝乙立后,殷国益衰,至伐纣六十年闲,谄佞小人在于朝位,忠贤君子放迁于野。故诗云「鸿鴈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毛苌云「之子,侯伯卿士也。」郑玄云「鸿鴈知避阴阳寒暑,喻民知去无道就有道」。
〔五〕索隐言上天不歆享殷家,故见灾异,我周今乃有成王业者也。
〔六〕集解徐广曰:「一云『不顾亦不宾成』,一又云『不顾亦不恤』也。」索隐言天初建殷国,亦登进名贤之人三百六十夫,既无非大贤,未能兴化致理,故殷家不大光昭,亦不即摈灭,以至于今也。亦见周书及随巢子,颇复脱错。而刘氏音破六为古,其字义亦无所通。徐广云一本作「不顾亦不宾成」,盖是学者以周书及随巢不同,逐音改易耳。随巢子曰「天鬼不顾亦不宾灭」,天鬼即天神也。
〔七〕索隐言今悉求取夫恶人不知天命不顺周家者,咸贬责之,与纣同罪,故曰「贬从殷王受」。
〔八〕集解徐广曰:「一云『肯来』。」
〔九〕索隐八字连作一句读。
〔一0〕正义服,事也。武王答周公云,定知天之安保我位,得依天之宫室,退除殷纣之恶,日夜劳民,又安定我之西土。我维明于事,及我之德教施四方明行之,乃可至于寝寐也。自此已上至「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问之,故先书。
〔一一〕集解徐广曰:「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居阳翟。」索隐言自洛汭及伊汭,其地平易无险固,是有夏之旧居。正义括地志云「自禹至太康与唐、虞皆不易都城」,然则居阳城为禹避商均时,非都之也。帝王世纪云:「禹封夏伯,今河南阳翟是。」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括地志云:「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也。」
〔一二〕集解徐广曰:「周书度邑曰『武王问太公曰,吾将因有夏之居也,南望过于三涂,北詹望于有河』。」索隐杜预云三涂在陆浑县南。岳,盖河北太行山。鄙,都鄙,谓近岳之邑。度邑,周书篇名。度音徒各反。正义括地志云:「太行、恒山连延,东北接碣石,西北接岳山。」言北望太行、恒山之边鄙都邑也。又「晋州霍山一名太岳,在洛西北,恒山在洛东北」。二说皆通。
〔一三〕正义粤者,审慎之辞也。言审慎瞻雒、伊二水之阳,无远离此为天室也。
〔一四〕正义括地志云:「故王城一名河南城,本郏鄏,周公新筑,在洛州河南县北九里苑内东北隅。自平王以下十二王皆都此城,至敬王乃迁都成周,至赧王又居王城也。帝王世纪云『王城西有郏鄏陌』。左传云『成王定鼎于郏鄏』。京相璠地名云『郏,山名。鄏,邑名』。」
〔一五〕正义华山在华阴县南八里。山南曰阳也。
〔一六〕集解孔安国曰:「桃林在华山东。」正义括地志云:「桃林在陕州桃林县西。山海经云『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广员三百里,中多马,湖水出焉,北流入河也』。」
〔一七〕集解公羊传曰:「入曰振旅。」
武王已克殷,后二年,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一〕亡国宜告。〔二〕武王亦丑,故问以天道。
〔一〕集解徐广曰:「一作『前』。」
〔二〕索隐六字连一句读。正义箕子殷人,不忍言殷恶,以周国之所宜言告武王,为洪范九类,武王以类问天道。
武王病。天下未集,群公惧,穆卜,〔一〕周公乃祓斋,〔二〕自为质,〔三〕欲代武王,武王有瘳。后而崩,〔四〕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
〔一〕集解孔安国曰:「穆,敬也。」
〔二〕正义祓音废,又音拂。斋音札皆反。祓谓除不祥求福也。
〔三〕正义音至。周公祓斋,自以贽币告三王,请代武王,武王病乃瘳也。
〔四〕集解徐广曰:「封禅书曰『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皇甫谧曰:「武王定位年岁在乙酉,六年庚寅崩。」骃按:皇览曰「文王、武王、周公冢皆在京兆长安镐聚东社中也」。正义括地志云:「武王墓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毕原上也。」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一〕颇收殷余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二〕晋唐叔得嘉谷,〔三〕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四〕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五〕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次作微子之命〔六〕,次归禾,次嘉禾,次康诰、酒诰、梓材,〔七〕其事在周公之篇。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一〕正义今宋州也。
〔二〕正义尚书洛诰云:「我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以居邶、墉、卫之众。」又多士篇序云:「成周既成,迁殷顽民。」按:是为东周,古洛阳城也。括地志云:「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