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故也?夫买马不论足力,而以白黑为仪,必无走马矣;买玉不论美恶,而(1)以大小为仪,必无良宝矣;举士不论才,而以贵势为仪,则伊尹、管仲不为臣矣。(2)

  校正:

  (1)原脱。

  (2)《类聚》五十三。《意林》下四句作“举士不论贵贱,则无士矣”。任本“买马”之“买”作“市”。

  有医l者,秦之良医也。为宣王割痤,为惠王治痔,皆愈。张子之背肿,命l治之,谓l曰:“背非吾背也,任子制焉。”治之遂愈。l诚善治疾也,张子委制焉。夫身与国亦犹此也,必有所委制,然后治矣。(1)

  校正:

  (1)原注:“l音叩。”《御览》三百七十一、七百廿四、七百四十三。《天中记》卅四“命”作“请”。

  我得民而治,则马有紫燕、兰池,(1)马有秀骐、逢o,(2)马有骐、径骏。(3)

  校正:

  (1)《文选赭白马赋》注。

  (2)同上。《天中记》五十五合作:“马有紫燕、兰池、秀骐、逢o”。

  (3)《七命》注。按文云“麟超龙翥”,则“骐”字亦当从“鹿”。任本“径”作“轻”。

  夫马者,良工御之,则和驯端正,致远道矣;仆人御之,则驰奔毁车矣。民者,譬之马也。尧舜御之,则天下端正;桀纣御之,则天下奔于历山。(1)

  校正:

  (1)《御览》七百四十六。“驰”,旧作“迟”,据任本改,孙作“逸”,误。“奔于历山”,孙作“奔放”。“良工”,孙作“王良”。按本书《分篇》亦云:“良工之马,易御也。”《盐铁论刑德篇》云:“辔衔者,御之具也,得良工而调;法势者,治之具也,得贤人而化。执辔非其人,则马奔驰。”

  车轻道近,则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远道重任也。刑罚者,民之鞭策也。(1)

  校正:

  (1)《御览》六百卅六、七百七十三,《书钞》四十三,《后汉书虞诩传》注。《意林》“远道重任”作“道远任重”。《韩非子难势》云:“势之于治乱,本未有位也。而语专言势之足以治天下者,则其智之所至者浅矣。夫良马固车,使臧获御之,则为人笑;王良御之,而日取千里。车马非异也,或至乎千里,或为人笑,则巧拙相去远矣。今以国位为车,以势为马,以号令为辔,以刑罚为鞭策。使尧舜御之,则天下治;桀纣御之,则天下乱,则贤不肖相去远矣。夫欲追速致远,不知任王良;欲进利除害,不知任贤能。此则不知类之患也。夫尧舜亦治民之王良也。”

  为刑者,刑以辅教服不听也。(1)

  校正:

  陈本《书钞》四十三止“刑以辅教”四字,此据原本《书钞刑法部》。

  秦穆公明于听狱,断刑之日,揖士大夫曰:“寡人不敏,教不至,使民入于刑,寡人与有戾焉。二三子各据尔官,无使民困于刑。”缪公非乐刑民,不得已也。此其所以善刑也。(1)

  校正:

  (1)《御览》六百卅六。“教不至”三字据《书钞》四十四补。原本《书钞》“断刑之日”下有“朝不得言乃”五字。

  夫知众类,知我则知人矣。天雨雪,楚庄王披裘当户曰:“我犹寒,彼百姓宾客甚矣!”乃遣使巡国中,(1)求百姓宾客之无居宿、绝(2)粮者,赈之,国人大悦。(3)

  校正:

  (1)一作“内”。

  (2)一作“糇”。

  (3)《类聚》五、《御览》卅四、《书钞》一百五十六。首十字据原本《书钞岁时部》补。贾谊《新书谕诚篇》云:“楚昭王当房而立,愀然有寒色,曰:‘寡人朝饥时酒二(左酉右旦),重裘而立,犹然有寒气,将奈我元元之百姓何?’是日也,出府之裘,以衣寒者;出仓之粟,以赈饥者。”

  悦尼而来远。(1)

  校正:

  (1)《尔雅释诂》注。案,“尼”,近也。《韩非子难三》:“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尸子》盖述此言。

  先王岂无大鸟怪兽之物哉?然而不私也。(1)

  校正:

  (1)《文选西京赋》注。

  徐偃王好怪,没深水而得怪鱼,入深山而得怪兽者,多列于庭。(1)

  校正:

  (1)《山海经》一注。

  徐偃王有筋而无骨。(1)

  校正:

  (1)《山海经》十七注、《史记秦本纪》集解、《后汉书东夷传》注、《荀子非相篇》注、《文选西征赋》注、《御览》三百七十五。任本“无骨”下有“故曰偃也”四字,按集解云:“S谓号偃由此,故曰偃也。”四字当是后人因S语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