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一下。拂袖便行。總使不著。且道肴訛在甚處。珊瑚枕上兩行淚。半是思君半恨君。淳祐辛亥。五月既望。顏(汝勳)敬識。



  嘉熙戊戌。余假守四明。己亥癡縱沖老。來天童。間至郡齋。款語竟日。莫逆於心。甲辰奉勑。移靈隱。宗風大揚。一日拂衣去。盖為法界立砥柱。不作桑下計也。乙巳訪余於金陵。余以蔣山屈之。師云。老僧纔展坐具。四方學徒雲集。此山產薄。向住十四年。至行乞以供粥飯。今老矣。不能為也。余為虗其座。俾保寧兼管。專以奉師。丁未余召還。師亦入浙。得 旨主徑山席。又復過我。往來一紀。如初識。時庚戌三月。遺余書偈。且留銅爐古鑑。為別。愴然歎。斯人之不作。而佛法之中微也。余甞問師佛法大意。師曰。日間做底。種種皆是。孟子曰。君子欲其自得。自得則居之安。資之深。取之左右逢其原。且道自得。得箇甚麼。於此薦取。即是佛法。辛亥其徒了源。出師語錄。示余云。語錄十冊。今取其一行於世。盖師手編也。因書于卷後。而歸之。中伏日。雲泉野客趙(以夫)。

補遺
  讚偈頌
  佛成道

  正覺山前失眼睛。是凡是聖盡盲生。至今夜夜明星現。誰肯向伊行處行。

  佛涅槃

  山花如錦水如藍。觸目熈熙春正酣。若謂雙林曾滅度。分明蹉過老瞿曇。

  二祖

  隻臂冷隨霜刃落。雪花分墜立齊腰。覔心無得安心竟。行到窮源逢斷橋。

  三祖

  了知罪性本來無。絕後何曾得載甦。元是從前風恙病。被佗斷臂強塗糊。
  通身是病骨粘皮。舉世無人識得伊。縱使罪根都懺了。依前失却兩莖眉。

  四祖

  抹過從前解脫坑。雙溪路上絕人行。衣盂至老無分付。逼得栽松死復生。
  破頭峰頂掩禪關。三却天書不下山。究竟全無些氣息。有何面目見龍顏。

  五祖

  萬本青松手自栽。老來無復強追陪。可憐溪畔周家女。也被渠儂脫賺來。

  六祖

  七百高僧總會禪。眼空四海鼻遼天。黃梅若也無私曲。有甚衣盂到汝傳。
  菱花撲碎已誵訛。夜半傳衣事轉多。從此曹溪玄路絕。無風夜起拍天波。

  談命

  無位真人赤骨律。面門出入有誰知。太虗元與渠同壽。庚申憑君子細推。

  省親

  娘生面目既分明。遠不疎兮近不親。試向途中門歸客。不知誰是倚門人。

  水燈

  萬里烟波接素秋。銀缸耿耿泛中流。自從一點光明後。逐浪隨波未肯休。

  宗派圖

  列派分宗定此圖。繩繩相貫茲聯珠。不知佛祖未興日。還有許多消息無。

  苕菷

  五蘊山頭脫得身。草茆因此不同倫。幾番信手拈來用。大地從教絕點塵。

  面桶

  做時不費工夫。用處全無滲漏。任是鼻孔遼天。未免低頭相就。
  (寶永己丑夏對考補寫于[萸-人+(乳-孚)]興室中)。



  隨隱漫錄第五宋臨川陳隨隱撰云。閻妃以 特旨。奪靈隱寺菜園。建功德寺。住持冲癡絕。退隱示眾云。欲去不去被去礙。欲住不住被住礙。渾不礙。十洲三島鶴乾坤。四海五湖龍世界 隨隱拈云。長長還有人。看方丈也無。

癡絕項王像贊

  古崖評二條出枯崖漫錄卷下  癡山住徑山山門疏 璨無文  湯榜 眾寮祭癡絕  題靈源癡絕二禪師二帖 南堂了庵禪師  題癡絕和尚書應庵師祖法語  題癡絕示眾墨跡 元叟端禪師  題癡絕墨跡  跋癡絕讚迦文項王二墨跡  題癡絕和尚龕陰墨跡 松月印月江和尚語錄  悼癡翁 霛叟  題癡絕墨跡 北磵  跋無準癡絕北磵送演上人法語 璨無文語錄  跋癡絕和尚墨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