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悟道見性。何以知之。且如僧問鑒和尚云。如何是提婆宗。鑒云。銀盌裡盛雪。又問如何是吹毛劒。鑒云。珊瑚枝枝撑著月。又問佛教祖教是同是別。鑒云。雞寒上樹。鴨寒下水。鑒和尚云。我下此三轉語。已報雲門恩了也。後來更不與雲門設忌齋。大眾。雲門分明道。此事若在言句。一大藏教。豈無言句。又云。饒你問得答得。只贏得口滑。去道轉遠。作麼生下三轉語。便道。我報雲門恩了也。可謂埋沒上祖。錯指後人。遂使兒孫承空接險。從錯至錯。例皆稱提言句。以為向上極則事。大眾。若據言句中事。如螢火之光。諸人分上如百千日月。大眾。曾於言句中得入者。快須吐却。於自己分上點撿看。是何道理。珍重。
  上堂云。瘥病不假驢駝藥。便下座。
  上堂。彼此出家人。且作麼生是出家眼。如未具出家眼。且依佛了義教。莫依不了義教。如何是不了義教。談因說果。有聖有凡。福慧二嚴。闕一不可。此為對盲俗說。為佗不知有出世之道。且令修禪學慧。免佗失却人天二路。若是我沙門釋子。不可依從。被福慧繫在生死界中。如長繩繫鳥足。無有脫期。如何是了義教。福不可作。慧不可修。只要諸人見性悟道。若要見性悟道。一切佛法不可學。三乘聖行不可修。福不可作。慧不可學。所以道。一切無心道合同自己一身解脫猶閑。法界有情。齊成正覺。亦能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作黃金。乃至十方世界。皆成珍寶也則不難。何必勞神結緣作福。莫怪說如此事。山僧早年行脚。所見尊宿皆言。我不答話。純說乾曝嚗地禪。又云。福慧不可闕。後來覷得破了。洎合被佗賺過一生。所以山僧在眾裡。不教人學佛學法。不教人作福結緣。然雖如此。百千人中。無一人肯信。為佗無出家眼。根器淺薄。信之不及。所以佛云。薄福尠德人。不堪受是法。聞必不敬信。若信得及。紹隆得三寶。一切眾生。皆有解脫之期。若信不及。永劫受殃。莫言不道。珍重。
  上堂。初心後學。還得出家也未。若也未得出家。且須持取齋戒。如何是持齋戒。擬心是破戒。得味是破齋。剎那闕漏。大難出家。珍重。
  上堂。三世諸佛出現世間。讚歎諸人不及。山僧若更開示指南。大似壓良為賤。然雖恁麼道。只如大眾有甚麼長處。知得麼。撿點看。不請久立。珍重。
  上堂。行脚人面前。說箇甚麼即得。何以。十語九中。不如一默。然雖恁麼道。大似斧斫了手摩抄。若更待山僧開口。可謂灸瘡瘢上。更著艾炷。各自下去。
  上堂。曹溪路上即不問。且道。兜率內院慈氏如來。共文殊對談何事。還見麼。還聞麼。直饒親見親聞。猶是兜率內院事。且道。曹溪路上作麼生。試道看。莫道是久雨蔞蒿長。莫道春來草自生。若據如此。正是鳥道羊腸。未夢見曹溪路上在。久參先德不在形言。後學初機切須子細。不請久立珍重。
  施主設齋上堂。欲知佛性義。當觀明節因緣。且如今日勝會。是事摐然。一切成現。且道成得箇甚麼邊事。要會麼。法本不然。豈其然乎。於斯了得。便是海印發光。到此不明。可謂塵勞先起。奈何法本無私。見有差別。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出家人見之是箇甚麼。儻明此理。乃可取食。若昧斯宗。難為消受。已得者不在言之。未得者快須了取。珍重。
  上堂。大眾。諸人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有箇甚麼事。還知麼。三世諸佛。向十方世界。覔諸人不得。六道四生。亦覔諸人不得。三乘聖位。尚亦覔諸人不得。擬喚作一物又不堪。說似一物又不得不禁何了道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然雖如此。亦是名邈彫鐫。與諸人分上天地懸隔。諸人既若此此。何用參請。何假修行。當下便休。猶是鈍漢。若是擬議。□□自欺。珍重。
  上堂。大凡參學。但且扣己而參。體取本來無一物。體取目前亦無一物。一一體取了。表裏盡情。己見亦亡。便謂之忘己之士。所以古人道。而今天下忘心能幾人。如此之人最難得。千人萬人學。無一人兩人得。未得如此。但且忘心息見。如愚如癡。一二十年。守取一悟。珍重。
  上堂。出家人。論實不論虗。所以佛云。既得出家。如囚免獄。少欲知足。勿貪世榮。忍飢耐渴志存無別事也。珍重。
  上堂。道泰不傳天子令。時清休唱太平歌。珍重。
  上堂。去去西天路。迢迢十萬餘。珍重上堂。衲僧面前。有甚麼相瞞處。直饒說得天花亂墜。爭似靈龜未兆時。設使釋迦掩室於摩竭。葢為下根下器。淨名杜口於毗耶。□□不肯。直饒不肯。也是狐假虎威。下座。
  上堂。大眾。山僧今日將三世諸佛所說之法。一時舉似大眾了也。更不欠少一字。不得嫌山僧急性。葢緣俯為下機。直饒仁者於一言下得諦當分明。說得如雲如雨。咄。這喫野狐唌唾底餓鬼。莫向衲僧門下過。打公腰折。莫言不道。下座。
  上堂。諸仁者。一等參學。且須辨取是非。若也取次承當。便是一生虗過。近來行脚人。例皆以天台華頂南嶽石橋。將為向上一路。多少錯認。此是暫時行履處。非究竟安身立命之地。又說徐州麥飯。鎮州大蘿蔔頭。以為灑灑地衲僧。千足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