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云。好。好。
  師云。得。和尚。
  泉州王太尉請稜道者住招慶。雪峰差人送書至師處。師問。從什麼處來。
  僧云。雪峰來。
  師云。佛法不是者箇道理。
  師上雪峰送稜道者。相看了。乃云。和尚且喜又分一枝從彼處去。
  峰云。是。是。緣即如此。只是桑梓不著。
  師云。他也定。
  峰云。是。是。
  師云。喏。喏。
  師見稜道者來相看。乃云。你是福人。得太尉造院貯你。
  稜云。此恩力。盡是堂頭和尚及和尚故。非某。
  師云。我特為你上來。你且作麼生。
  稜云。若與麼。某即禮謝和尚。
  師云。不是者箇道理。
  師却舉似雪峰問稜道者因緣。峰云。他本是兩浙人。
  稜却云。泉州且不是當山。
  師云。若與麼。你到彼中。善為住持。
  稜云。喏。喏。
  師云。我本不曾姓謝。
  稜云。某又何曾是蘇州人。
  師云。是。是。須與麼始得。
  稜云。人人桑梓。須是明始得。
  師云。也須用及處。不可一向。
  稜云。一切臨時。
  師云。好。好。甚是。
  稜云。喏。喏。
  上堂云。你諸人還識得行脚事也未。我如今直向你道。十方諸佛與我同參。同行脚。為道伴。日夜未曾不是。還會麼。若會。如今便會取。若不會。又作麼生說道不會。莫只與麼說葛藤去。珍重。
  師一日拈起蘿蔔問僧。者箇蘿蔔你作麼生。前後可百餘人下語。悉並不契。
  後有元昌對云。某喫。和尚。
  師云。喫什麼。
  昌云。喫蘿蔔。
  師云。知得。知得。
  師又云。我比來問你諸人是箇喫底物。是你不會了。只管覓對話。有什麼了期。我今直向你道。承言須會宗。喫是喫底。用是用底。莫與麼黑白不分。我時時向你道。直須辨緇素。莫與麼儱侗。無有是處。我一日十二時中未曾不將為事。猶尚如此。莫道下一轉語得了。也是尋常。若與麼。一任諸人高飛遠颺。不用在者裏打蹬。
  有僧却將蘿蔔出。迴山。問。和尚作麼生。
  師云。只要你喫。
  僧云。如何是喫底蘿蔔。
  師云。你飽我飽。
  上堂云。諸仁者。一法不成一法。異法不成異法。還會麼。若不會。也是不會。若會。也是不會。諸仁者。有什麼省發處。若省發。也只如然。若不省發。也只如然。上座。是何道理。便得與麼難會。見聞覺知恒然。諸仁者。如此語話。是何言句。明明地。諸人須是一如始得。
  有僧問。如何是一法。
  師云。異法。
  進云。如何是異法。
  師云。一法。
  問。如何是佛心。
  師云。眾生心。
  進云。如何是眾生心。
  師云。佛心。
  問。如何是學人自己。
  師云。用自己作什麼。
  問。道人相見時如何。
  師云。我又何曾識汝。
  問。如何是玄沙正主。
  師云。你是主。我是客。
  進云。為什麼如此。
  師云。你問什麼。
  雪峯問師。你在彼中住。有什麼兄弟親近於你。
  師云。全學.全無學。
  峯云。我不與麼。
  師云。是。是。某不與麼。
  峯云。作麼生。
  師云。不學全學。
  問。見色便見心。如何是見色。
  師云。見心。
  進云。如何是見心。
  師云。見色。
  進云。色與心還分不分。
  師云。是分不分。
  進云。如何體悉即合。
  師云。不體悉即合。
  問。如何是學人眼。
  師云。你名什麼。
  進云。皎然。
  師云。你還識得眼未。
  上堂云。從古至今。實無一法不是。你諸人還知得麼。我今問你。還見溪水麼。還見佛殿麼。還見僧堂麼。若道見。又將何見。若道不見。如今現是溪水鳴瀝瀝地。佛殿.僧堂現在。作麼生說道不見。諸上座。溪水是溪水。佛殿是佛殿。僧堂是僧堂。且作麼生會。
  問。如何是佛殿。
  師云。佛殿也不識。
  問。如何是僧堂。
  師云。不是僧堂。
  問。如何是溪水。
  師云。不是閩清溪。
  進云。如何體悉。
  師云。不用體悉。
  問。如何是三乘教外別傳底事。
  師云。如何不是三乘教外別傳底事。
  問。言語不到處。乞師相為。
  師云。者箇死漢。
  問。如何是是法住法位。
  師云。你得與麼顛倒。
  問。如何是諸佛未出世時事。
  師云。用你作什麼。
  進云。莫便是也無。
  師云。者儱侗漢。
  上堂云。自從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