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懷庭沈公。結淨土社。二公皆篤信淨土。而余獨兼帶於禪淨之間。迨余脫白。徧參不能長聚首。然未甞不神交千里也。及余歸閩。公獨延余。居金仙菴者三載。尤見綣戀之情。繼居杭之真寂。聞沈公預自擇日。沐浴更衣。端坐西逝。頂如炙焉。生西之證甚明。余為合掌讚嘆。喜社中之有人也。迨辛巳之秋。歸自金華。寓於三峯。公同沈公之子。皆來會。彼此皤然。非復舊時顏面。及別余執手曰。木末殘陽。光景幾何。彼此老大。恐不復再相見也。彼此皆悵悵而別。今春有興福之役。擬或得一見。未幾而訃音至矣。且聞其臨終坐化。一如沈公。生死之際。超然得力如此。謂非具大智慧大力量者。能然哉。大都沈以沉密勝。公以決烈勝。沉密則其功純。決烈則其功猛。故皆能頓捨穢質。毓神淨邦。善生善死。為聖人之徒也。但思。二公皆先我著鞭。超然遐舉而余獨後死。遲回濁區。良友既達。孤立無與。此則不能忘情於二公也。茲遣僧來奠。鄙不能文。特敘其相與之始末。及欣仰之私情而已。公其鑑之。

  考
  三玄考

  予三十年前學臨濟。三十年後學曹洞。自從胡亂後。始知法無異味。又因曹洞而得臨濟。近因諸師大起三玄之諍。後學莫知適從。予不忍傍觀。聊出一手。豈曰好辯哉。
  臨濟曰。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須具三玄門。一玄中須具三要路。有權有實。有照有用。汝等諸人。作麼生會。
  此三玄之始也。既曰一句具三玄。一玄具三要。豈可如古塔主洪覺範之逐句分別乎。有權有實。有照有用。三玄三要。總不出此。
  汾陽曰。凡一句語。須具三玄門。每一玄門。須具三要路。有照有用。或先照後用。或先用後照。或照用同時。或照用不同時。先照後用。且要共你商量。先用後照。你也須是箇人始得。照用同時。你作麼生當抵。照用不同時。你又作麼生湊泊。
  玄要之旨。又被汾陽開通發揚之。快會取好。昔天台韶國師答彥明之問。以三要。為照要用要照用同時要。失其旨矣。
  僧問汾陽。如何是學人著力處。師曰。嘉州打大像。曰如何是學人轉身處。師曰。陝府灌鐵牛。曰如何是學人親切處。師曰。西河弄師子。乃曰。若人會得此三句。已辯三玄。更有三要語在。切須薦取。不是等閒。與大眾頌出。曰三玄三要事難分。得意忘言道易親。一句明明該萬象。重陽九日菊花新。
  汾陽三句。如大火聚。近之不得。背之非火。若能會取三玄。無剩旨矣。然猶云更有三要語在。切須薦取。何也。汾陽不云乎。一句明明該萬象。重陽九日菊花新。若未忘言。難契此旨。
  又舉三玄語曰。汝還會三玄底時節麼。直須會取古人意旨。然後自心明去。更得變通自在受用無窮。喚作自受用身佛。不從他教。便識得自家活計。所以南泉曰。王老師。十八上解作活計。僧便問。古人十八上解作活計。未審。作箇什麼活計。師曰。兩隻水牯牛。雙角無攔捲。復云。若要於此明得去。直須得三玄旨趣。始得受用無礙。自家慶快。以暢平生。大丈夫漢。莫教自辜。觸事不通。彼無利濟。與汝一切頌出。頌曰。第一玄。法界廣無邊。森羅及萬象。總在鏡中圓。第二玄。釋尊問阿難。多聞隨事答。應器量方圓。第三玄。直出古皇前。四句百非外。閭氏問豐干。
  汾陽云。直須會取古人意旨。然後自心明去。更得變通自在受用無窮。即此觀之。臨濟之全體大用。一三玄盡之矣。有祇作大機大用看者。非是。汾陽三頌。雖分為三。乃是不分而分。分而不分。三頌雖止云第一玄第二玄第三玄。其實首一頌。即明體中玄。第二頌即明句中玄。第三頌即明意中玄。達者詳之。
  僧問古塔主曰。三玄三要之名。願為標出。古曰。三玄者。一體中玄。二句中玄。三玄中玄。(有云意中玄)此三玄門。是佛祖正見。學人但隨入得一玄。已具正見。入得諸佛閫奧。
  昔臨濟大師。但云。一句須具三玄。一玄須具三要。未聞有體中玄等名目。汾陽頌亦祇云第一玄等。故洪覺範非古塔主妄立。然浮山遠公有云。意中玄者。非意識之意。遠曾親見汾陽。且久依之者。則是三玄之名。其來已久。非古塔主所立也。後來見諸師語錄。率皆承用。如圓悟碧巖集中。亦云三玄者體中玄句中玄意中玄。圓悟既如是釋。則三玄之名。殆未可非也。
  古塔主釋汾陽頌曰。三玄三要事難分。總頌三玄也。下三句別列。得意忘言道易親。此玄中玄也。一句明明該萬象。此體中玄也。重陽九日菊花新。此句中玄也。
  據汾陽頌。明言玄要難分。但得意而忘言。則一句之中。無所不包。如云重陽九日菊花新一句。三玄三要。皆可冥會。今塔主乃逐句。分釋三玄。則三要又將何分釋乎。
  僧問。如何是體中玄。塔主曰。如肇法師云。會萬物為己者。其惟聖人乎。又曰。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又曰。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世間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如此等。方是正見。纔缺纖毫。即成邪見。便有剩法。不了唯心。僧又問。何等語是體中玄。塔主曰。如佛以手指地曰。此處宜建梵剎。天帝釋將一莖草。插其處曰。建梵剎竟。佛乃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