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橫流。妄境不惑亂。則定可成。慧可發。定慧雙嚴。成無上道。是知皆肇始于戒故。戒者如行百里者。乃是最初一步。此步若差。必無能到之日。亦如造百尺高樓者。乃是先築其基。此基不固。必無成樓之日。又如善采畵者。乃是先有素地。若素地不成。必無能畵之理。所以修行者。必首重戒法。今來求授。切莫苟簡登壇隨羣逐隊。跪得一炷香。便云。我已受戒了也。若恁麼受戒。有何利益。既無受戒之益。反招凟法之愆。又不若在家穩坐為勝也。若要受戒者。必先要發箇最上心。何謂最上心。須是不為求人天而受戒。亦不為求聲聞緣覺而受戒。亦不為求權乘諸位菩薩而受戒。須是直求無上菩提而受戒。又要發箇最大心。何謂最大心。須是不為自己而受戒。不為眷屬而受戒。須是要度一切含靈。皆成佛道而受戒。若具二種心。真誠懇切。自然感得無作戒體。如食金剛。終不消滅。直至成佛。決非虗語。雖然。如是。老僧更有最後一句。叮嚀。諸人在家為客易。出路作商難。珍重。
  薦大中丞邵公劍津居士。普說。恁麼去也恁麼來。幻影浮光不用猜。昔年諸葛成何事。亦似殘花點翠苔。今日邵練要居士。為薦先考大中丞劍津居士。命老僧冒登此座。諸仁者還識得劍津居士麼。三十年前。好讀書。善屬文者。此劍津居士也。二十年前。鼓逸翮於秋風。奪頭角於春浪者。此劍津居士也。二十年中。佩金章紫綬。歷中外諸任者。此劍津居士也。至於巡撫全蜀。提數十萬之兵。禦數十萬之寇者。亦此劍津居士也。一旦勢與願違。君恩未報。決志長往。前路茫茫者。亦此劍津居士也。由今日而觀前日。則前日皆虗。由前日而觀今日。則今日豈實。故知。生乃幻生。死乃幻死。然生死皆幻者。何故以一切生死。不出於境緣身心四者。此四者俱無有實。境緣何以非實。以待身心故。若無身心。安有境緣。身心何以非實。以待境緣故。若無境緣。何有身心。若知四者非實。則所謂無生無死者可識矣。大眾會麼。如或未會。老僧不免再饒舌一番。汝等試思。三十年前。好讀書善屬文的。是箇甚麼。二十年前鼓逸翮於秋風。奮頭角於春浪的。又是箇甚麼。二十年中佩金章紫綬。歷中外諸任的。又是箇甚麼。至於巡撫全蜀。提數十萬之兵。禦數十萬之寇的。又是箇甚麼。若於此會得。則無榮無辱。無窮無達。無生無死。亦無無生死。始是劍津居士立地處。大眾還知麼。竪拂子云。即今劍津居士。在老僧拂子頭上。放光動地。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普令大眾當下。離一切業障報障。煩惱障。然後往南方無垢世界。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圓滿無上菩提去也。雖然。尚不是衲衣下事。如何是衲衣下事。日本國裏金獅子。昨夜無端嘯一聲。驚起白龍江上躍。淋雨千山未肯晴。會麼。久立。珍重。
  臘八日普說。昔日雪山老人。於臈月八日明星出時。忽然看破。無些子事。却被人喚作悟道成佛。及至盡力舉揚。只拈得一枝金色鉢羅花。後來四七二三。承虗接響。隨邪逐惡。一印印定。總是同坑無異土。凡有指示。皆如渾金璞玉。絕無奇巧。怎奈人心不古。宗風日變。由是門庭各立。穿鑿百端。雖金亦昔時之金。玉亦昔時之玉。而琢玉成器。鑄金成像。尖巧艶麗。反似遠勝古人。而淳厖渾厚之意。則索然無存矣。今日老僧。這裏也不用行喝行棒也。不用玄提玄唱也。不用格外相逢也。不用埋兵索鬥。但舉幾則。古人臭爛葛藤刻的示人處。為諸人指箇入路。昔日達磨初來此土。武帝問云。如何是聖諦第一義。武帝精通教理。而教家以聖諦第一義。為極則故。舉以問達磨。答云。廓然無聖。乃是用金剛王寶劍。當頭一揮。驅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怎奈武帝不能領略。却在人我上較計。再問。對朕者誰。達磨也不與他論人論我。只奉箇不識兩字。直似鐵壁千尋。窺伺無門。這公案乃宗門打頭一節。若能從此悟入。便可歸家穩坐。後渡江至少林九年。面壁而坐。正是渠正令全提徹底為人的所在。怎奈人多望崖而退。有箇神光座主。却來乞安心。這老漢也把不住。乃為渠開一線道。將心來。與汝安。神光也太伶俐。便云。覓心了不可得。達磨云。為汝安心竟。神光便悟去。渠只道。箇安心竟。畢竟悟箇甚麼。還會也未。如或未會。再看龐居士參石頭。問云。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石頭便將手掩其口。這裏人境俱奪。截斷眾流。正是用達磨金剛王寶劍也。龐居士從此有省。後參馬祖。亦問云。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馬祖云。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這裏奪境存人。傍通一線。亦是用金剛王寶劍也。居士遂大悟去。後來南泉。又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這公案却似。福州人吃茘枝。相似把皮都剝了。送在你口裏。只要你吞下。大抵禪和。不能直下領略。都只在心上求。佛上求。見人說非心非佛。又疑畢竟是箇甚麼物。南泉三處俱破。亦是用達磨金剛王寶劍也。諸仁者既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且道。是箇甚麼。於此未會。再看百丈下堂句。百丈一日上堂說法竟。眾下堂。丈忽召云。大眾。眾回首。丈云。是甚麼。此是忽然提出。靈光獨露。逈脫根塵處。若從此證入。是為親切。又羅山問巖頭云。起滅不停時如何。巖咄云。是誰起滅。就路還家快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