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愛染堅。苦海波濤何日已。須信西方有妙蓮。淨念但能離四句。大地河山總廓然。寶網金池安養國。祇在平常眉睫前。

  示晉江楊居士

  學者從來重識見。杏壇却道欲無言。須知一貫非他物。默識方知契道源。
  仲尼祇在脚跟下。回也分明向外求。錯見目前如卓爾。到底方知果末由。

  示潘山子孝廉

  一點靈光無老少。為凡作聖總由渠。還觀不被情塵蔽。徹地通天本自如。

  示潘中子茂才

  孔門喫緊在求仁。一己能為百病因。了得根塵元是妄。廓然宇宙現全身。

  示萬法上人(二首)

  萬法元歸一。此一更何歸。踏翻波是水。夜月正光輝。
  吾身本無物。何處著禪宗。所以學道人。祇在得心空。

  示達理上人(二首)

  西方有路不難通。送想歸西莫戀東。念佛常如子憶母。何愁子母不相逢。
  向道西方甚易生。祇恐凡心不肯休。歇盡凡心歸正覺。此心便是渡人舟。

  送石岐禪人歸省

  還鄉本是兒孫事。祖父從來不出門。此回若見親祖父。好把乾坤一口吞。

  示寒輝禪人參方

  古道參方須具眼。入門辨主貴知音。如今口鼓家家有。行正方知是正人。

  示明一禪人

  君今學道已多年。一知半解許君說。若要縱橫無礙用。尚須拔去一重楔。到此方知事事如。豈容俗學妄分別。穿衣喫飯只尋常。通天徹地一輪月。

  病中示眾

  老漢生來性太偏。不肯隨流入世纏。頑性至今猶未化。剛將傲骨捄儒禪。儒重功名真已喪。禪崇機辯行難全。如今垂死更何用。祇將此念報龍天。

  臨終偈

  末後句親分付。三界內外。無可尋處。

  永覺和尚廣錄卷第二十三

  永覺和尚廣錄卷第二十四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編

  詩上
  五言古
  遊白水山剎

  晨起出南郊。征衣冷如鐵。迢迢青松道。冉冉寒雲結。疊嶺每崔嵬。山窮路欲絕。小橋架危壑。思理緣雲策。崎嶇穿翠微。中有法王闕。重門亦窈窕。僧老眉如雪。迎賓解倒屣。軒渠笑相接。石隙取新泉。銅瓶烹雀舌。小樓瞰絕崖。開窓待明月。松風吹凍耳。濤聲未曾歇。問我拈華旨。一字不能說。乞我寫新詩。便似隄頭決。莫道文字禪。恐是甘露滅。

  廬陽茆亝

  闢土建茅齋。築基尚平實。橫架有三間。東西張兩翼。編茅似剪齊。立柱如箸直。外籬儘空踈。內壁須完密。既無斧鑿痕。也省丹雘飾。開牗任吐吞。設扉謹出入。可以避苦霜。可以避烈日。顯者不肯來。俗士何由集。惟有無事僧。終日長抱膝。或時出門去。手扶一楖栗。或時入門來。雲簑并雨笠。興至且高歌。慵發便偃息。呵呵別有天。廣大真難匹。寄語未歸人。世事何時畢。畢後始歸山。噬臍恐不及。

  金仙庵得李青郎茂才書。有懷其人

  睡起搔頭坐。窓外雨毛空。客來扣我扉。剝啄聲重重。何家美丈夫。能將雙鯉通。開緘讀再四。大如破寂鐘。飲我薔薇露。拂我楊柳風。羨君自甘貧。清癯若瘦筇。靈龜終不舍。矯矯雪中松。作詩尚奇險。李賀與盧仝。時來白雲裏。往復探禪宗。嗟彼東家郎。墨綬亦彤弓。指顧生風雨。掀鬚每自雄。朝昏登壟斷。逐逐市中庸。鄙哉良自賤。玉骨孰如公。坐久篆灰白。日暮篝燈紅。懷人偶成句。芭蕉夜雨中。

  寓秀水楞嚴寺。聞復創之緣。賦以志慨

  昔人註經地。巨剎鎮市廛。歲久漸傾圮。化為金谷園。名葩每競艶。寶媛亦爭妍。引白消長晝。呼盧雜管絃。堂堂亞聖士。來訪舊楞嚴。觸目成長噫。悲驚夜不眠。會有青雲客。彩仗拂雲煙。肯將披誥手。轉作扣關拳。共思復侵地。結搆紹前緣。遣以金剛燄。灑以清冷泉。俄然成寶剎。恍如釋梵天。畵棟燦碧瓦。金殿垂珠簾。梵唄喧春晝。沉雲靄暮筵。大將臨濟喝。顯發碌磚禪。仍鏤貝葉書。薄海頗爭傳。猗歟亦盛矣。庭燎難久炎。大士既西逝。遺像徒儼然。虗堂青兩眸。繼者有誰賢。我來遭病困。偃臥久留淹。時從長者後。往復考陳鮮。因思否與泰。反掌亦可憐。世局每如此。鐵石何能堅。坐久意忘寐。秋月轉前簷。

  城南路

  芳草城南路。迢迢來上都。古槐夾道綠。好鳥仍相呼。願言寄遊子。君行莫躊躇。踐此車馬道。避彼荊棘途。徘徊岐路側。問君欲何徂。嗟哉千里錯。乃在發足初。所以君子學。擇術當慎圖。

  答清漳劉漁仲戴平子來山見贈

  運當劫火後。祖庭久荒蕪。賴有布金客。重搆釋氏居。湧泉猶潺湲。白雲尚卷舒。靈源流未竭。喝水聲非無。昔人頗神怪。萬指繞圓蒲。不跨石門句。古今寧有殊。我來繼其席。跛鼈出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