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出故都。

  示壽昌禪者

  壽昌橋下流未乾。黃龍峰頭雪猶寒。伯牙彈罷霜空月。子期一去知者難。上人擁毳入茲社。莫隨流俗甘自瞞。好向山中窮大好。揭起西江月一團。

  示粹然禪者

  荷錫南來經幾年。今朝問路白雲邊。不跨石門端的句。達磨不識祖師禪。驀地一聲聾兩耳。始知黃面有家傳。宇宙掀翻饒有術。虗空抖碎若為宣。

  示古源上人

  古源一滴味無多。甞得端能出愛河。不是等閑諸水比。孔聖分明不識他。

  示楊逸凡居士

  寰內紛紛盡俗塵。離塵方是箇中人。不勞披衲稱禪者。識破塵根便出身。
  學道還須硬似鐵。世緣好付湯中雪。直參囓鏃波斯句。跳出虗空莫饒舌。

  示張克一茂才

  年少須窮理。心空理始親。能所如未盡。猶自隔迷津。忽然能所破。始見本來心。為問宣尼老。何須說六經。

  示沈同青茂才

  年少須窮理。見理未為親。忽然無可見。始是渡迷津。不道亦不禪。非佛亦非心。却笑宣尼老。空勞說六經。

  答黃仲馨文學

  成聖固不難。看來亦非易。只為妄見生。白日成自蔽。性蔽情必生。情生境成累。逐逐不知休。癡迷滿大地。盡道有良知。誰顧仁與義。盡道是男兒。甘心同犬彘。病在我不空。所以自暴棄。孔門重克己。顏生能請事。己克境自忘。境忘性自契。廓然無可名。成聖早不是。

  示皎日居士

  儒多言有釋言空。須識真空自不同。若言執有還成累。到底終歸樹杪風。

  明儒(八首)

  中庸道在愚夫婦。魚躍鳶飛更灼然。恠底考亭多錯認。却將邪習自成纏。
  通天通地亦通人。脚跟底事轉難明。一念纔生全體昧。六經考徧祇詮名。
  孔門的旨在誠明。慎獨教渠扼要津。若識念從何處起。誠明兩字亦非真。
  孟氏支離稱集義。顏生四勿亦非仁。一己病根能照破。廓然宇宙是全身。
  仲尼一日欲無言。分明指出孟津源。顏氏如愚方契旨。雲散秋空月滿軒。
  儒門盡道能經世。經世先須世相空。一點未消成禍種。多少西行却轉東。
  靈光一點本周圓。只因物蔽便難全。所以曾生種格物。窮到源頭便豁然。
  妙體空空出見思。細觀四絕豈存知。擬欲多知希聖學。分明辜負一雙眉。

  送南詢禪者住白雲洞

  古洞幽深獨坐時。泉聲滴瀝鳥鳴枝。千山雲影如消盡。一笑當空許孰知。

  示別傳上人

  曹洞門庭與眾別。從來不許多言說。直向無言深會去。猶是雲中望明月。

  示陳其人居士

  此事從來絕見思。語言顯處便參差。是非截斷忘情慮。古佛堂堂出現時。

  王正南居士五旬求偈

  君顏方壯盛。行年乃五十。昔時伯玉氏。知非正此日。仲尼稱其賢。至今名熠熠。君今能慕道。訪我雲邊室。宜斷浮塵根。幻夢須早息。注思清淨境。蓮花毓妙質。巍巍金色師。壽量何有極。

  日光禪人薦親求偈

  妙體本來無淨穢。何分東土并西方。金鷄呌破三更後。法界無垠總放光。

  示朱居士

  從前底事俱成幻。能知幻者自常如。鐵牛跳過東西岸。不數楊岐三脚驢。

  示莊居士

  西方有佛久相招。肯信須知路不遙。還觀此念從何起。歷劫娑婆當下超。

  示張魯白居士

  孔聖門中參也魯。祇緣魯處道相應。但得心田如白練。方可深求向上人。

  示道目上人

  年少須當立志堅。莫隨流俗漫相牽。衣裏有珠宜急省。趙州十八見南泉。

  示一鋤禪人

  近日叢林風薄惡。晝夜增長無明殼。真參實究有幾人。惟將殘唾恣卜度。卜度學得滿肚禪。驢唇馬舌相凌爍。冬瓜印子漫相傳。根本喪盡遭墮落。君今不入者保社。却向鼓山甘寂寞。鼓山無禪無商量。空諸所有是真藥。直須不被外塵分。萬念收歸者一著。朝斯夕斯志不移。忽然雲破天寥廓。靈光逈出絕見知。便是少林真實學。三界葢纏一頓超。豈比人間水潦鶴。

  付戒(六首)
  跬存禪人

  鼓山妙挾苕溪戒。末法堤防此最先。欲架岑樓原有本。莫言靈岳重單傳。

  洞生禪人

  鼓山妙挾苕溪戒。穿衣喫飯倣祇園。須憶涅槃最後囑。莫使波旬入此門。

  藻鑑禪人

  鼓山妙挾苕溪戒。石女吹笙識者希。持說還須知此意。莫使天花點衲衣。

  莫違禪人

  鼓山妙挾苕溪戒。虗空把住得人憎。須信毗尼皆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