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三到投子。凡所至處未甞放過一宵一霎。必遞相舉較互相切瑳邃契。新豐豁存領旨。德嶠觀其跂步體裁。可謂法門龍象。後學之人可以仰其陳躅。無使虗棄光陰有忝昔賢耳。
  昔天台韶國師少負俊才游叢林。所至投機已領師席。最後抵金陵清涼大法眼禪師會下。已倦咨參。唯勉進隨侍之者摳衣籌室。一日隨眾僧參。有問如何是曹源一滴水。答云是曹源一滴水。師聞之。前之證解渙若冰釋。方為得大安穩。是知學解因人所領十言一句一機一境只益多聞。到究竟至實之處須是桶底子脫始得。此事斷定不在言句中。若執著記憶以為己見。如畫餅豈可充飢。然大達之士超證諦實。及至投機。於語句間迥出塗轍。機境筌蹄籠羅他不住。只如石頭問藥山你在此作什麼。對云一物不為。頭云如此則閑坐也。對云閑坐則為也。石頭又問子道不為不為箇什麼。對云千聖亦不識。石頭乃以頌贊云。從來共住不知名。任運相將只麼行。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似此豈不是徹證底人。語話機量言句何曾拘束得他。若理地不明胷次有物。問著如氈上拽猫兒。是故祖師道。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
  叢林兄弟參問最初的有正因。於善知識邊自陳生死事大己事未明。推此所言豈是汎汎為名為位為我能我勝。若始終一貫常持此心。不憂己事不明。及更親近稍久。自己分上未有毫末相應處便論量如之若何彼見解長短增長我見。覔箇出頭處。他時一瓣香不敢辜負和尚。殊不知失却元初正因却墮在魔界去。古人道設有眷屬莊嚴不來自至。既是一等蹋破草鞋。宜應了却初心。期脫透生死最為至要。時不待人各宜勉力。

  示印禪人

  道由悟達立志為先。自博地具縛凡夫便欲跂步超證直入聖域。豈小因緣哉。固宜操鐵石心。截生死流。承當本來正性。不見纖塵中外有法。使胷次湯然了無罣礙。施為作用悉從根本中出。根本既牢實。能轉一切物。是謂金剛正體一得永得。豈假外求。是故古德云此宗難得其妙。切須子細用心。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壍。
  古德隔江招扇。吹布毛便有發機處。至於驀口[祝/土]劈脊棒亦解桶底子脫。蓋緣專一久之。一旦瞥地豈外得之。皆由自證自悟耶。
  大梅諮馬師受箇即心即佛。便深入閫奧自去住山。後聞非心非佛之語。便云。這老漢鼓弄人家男女有甚了期。你但非心非佛。我只即心即佛也。豈不是有逆水之波覰破馬師漏逗耶。
  藥山示眾云。我有一句子。待犢牛生兒即向你道。當時若不放過。但向伊道和坐子敗缺。

  示信侍者

  學道之要在深根固蔕。於二六時中照了自己根脚。當大起念。百不干懷時圓融無際脫體虗凝。一切所為曾無疑間。謂之現成本分事。及至纔起一毫頭見解。欲承當作主宰便落在陰界裏。被見聞覺知得失是非籠罩。半醉半醒打疊不辦。的實而論。但於閙閧閧中管帶得行。如無一事相似。透頂透底直下圓成。了無形相不費工用。不妨作為。語默起倒終不是別人。稍覺纖毫滯礙悉是妄想。直教灑灑落落如大虗空。如明鏡當臺如杲日麗天。一動一靜一去一來不從外得。放教自由自在。不被法縛不求法脫。盡始盡終打成一片。何處離佛法外別有世法。離世法外別有佛法也。是故祖師直指人心。金剛般若貴人離相。譬如壯士屈伸臂頃不借他力。如此省要好長時自退步體究。令有箇落著諦實證悟之地。即是念念徧參無邊無量大善知識也。切切諦信勉力作工夫乃善之善也。

  示祖印沙彌

  永嘉道不離當處常湛然。覔即知君不可見。只於當處湛然二邊坐斷。使平穩。切忌作知解求覔。纔求即如捕影也。
  馬祖云即心即佛。又云非心非佛。又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東寺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劒去久矣爾方刻舟。若各隨語去豈有定論。若忘言契證雖更宣演百千億句亦不過一實。且什麼是實處。如大梅云。你但非心非佛。我則即心即佛也。豈不實耶。要徹底信得及。須是親證親見。自然不受人謾也。

  示民知庫

  民禪錦官大慈傳法昭律師之法孫。纔披削即習家業學四分毗尼。既而搯布巾欲離法自淨。乃肩錫南游訪西來宗旨抵夾山。因相從住道林久之。老僧領蔣山。參扣愈堅。確其於領略能自擺撥知解。要全機直透。每應緣酬唱一往直截。頗有蘊藉。為可喜也。然以此根器更効勤息志。到極深處無深。極妙處無妙。大休歇大安穩。不動纖塵只守閑閑地。聖凡莫能測。萬德不將來。然後可以分付鉢袋子也。
  巖頭云。却物為上。逐物為下。萬境萬緣以至古今言教臨機應變。若自己根脚虗靜圓明寂照。凡來干我能以金剛王寶劒當鋒斬斷。則凜然神威坐斷一切。不待却而自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儻立本不明稍涉遲疑。則被牽引酌然分疎不下。豈免隨他所轉。既隨他去卒無自由分。至道簡易。唯却與逐。善體道者宜深思之。
  古人為此一段事。直得捨全身立雪負舂賣心肝然兩臂投猛火聚七處割截飼虎救鴿捨頭施目。百種千端。蓋不艱苦則不深到。有志之士固宜以古為儔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