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一寶

  中原一寶見還難。不在張眉引手間。金殿日高旗影轉。一爐沈水萬機閑。

  五祖室中舉小艶詩

  聲前句後太無端。金鴨香消夜未闌。一把柳絲收不得。和煙搭在玉闌干。

  鉢囉娘

  一大藏教是切脚。東山直示鉢囉娘。靈巖今日為君舉。醉後添盃禮數長。

  如何是佛肥從口入

  波波挈挈。憨憨癡癡。人情若好。喫水也肥。

  向上一路千聖不傳

  夫子不識字。達磨不會禪。脚跟不點地。水底火燒天。

  贊語

    參學比丘 宗胤 起宗 等編

  出山相

  棄金輪位入深山。麻麥無功歲又闌。開得眼來天地闊。斗杓正插鬼門關。

  栴檀佛

  怛薩阿竭。栴檀瑞像。肇自優填。造於智匠。佛從天降。像亦地升。震旦之記。廣利有情。歷歲二千。三百有七。屆于皇元。延祐三秩。聖主仁宗。眷茲聖容。史臣奉詔。纂緝始終。勒文于石。用昭聖德。前聖後聖。聖心允格。善哉振鵬。王氏之子。慕君効忠。摹刻以施。譬諸滿月。影現千江。大光普照。靡間遐荒。瞻之仰之。以欣以抃。我作贊詞。捕風追電。

  有異比丘以金剛經寫成釋迦佛像。高不五寸。廣則半之。可視不可讀為作贊曰

  三十二相。金剛法寶。色見聲求。是行邪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夢幻露電。功德之林。縱橫倒植。珠明玉潤。毫端發揮。攝入方寸。如明鏡中。而現色像。善哉佛子。顯此智藏。

  高安陳茂卿。書四大部經。求贊

  善哉茂卿大居士。深入諸佛法性海。乘彼無始大願力。而於一念了萬事。隨順世間。一切相。不壞不雜悉平等。與我法性無差互。然此法性不可得。彼諸世相亦無有。以無有故無罣礙。於一切處無順逆。譬如虗空無所依。為諸色相所依止。不即不離無取舍。具足成就一切法。而於一切無作受。若能若所寂靜。故居士既入此法性。無復發起世間想。若利若祿。如夢幻。豈有智者於夢幻一毫端許。生染著。是名菩薩。如幻智。居士以此幻智力。遊戲一切翰墨海。於一微塵出經卷。量等三千大千界。開敷一切三昧華。莊嚴諸佛法性土。具足無上大智慧。絕生死流到彼岸。眾寶積聚如須彌。涅槃自性無繫屬。發起普賢諸大願。於一切處為先導。而此居士翰墨海。瀰漫洶涌無有涯。於一滴中具眾智。一一滴中無不爾。以一切智入一滴。一切智智亦復然。是為菩薩無盡藏。於一切處作利益。是為菩薩大法船。於一切處作津濟。是為菩薩精進幢。於一切處無退屈。一切諸佛淨天眼。證我作此無畏說。普願一切法界海。與我所說無涉入。令彼居士法性身。與諸佛等菩薩等。而於諸佛法末世。興起廣大諸佛事。普使沈溺諸有情。同見自性天真佛。

  何山復藏主。血書法華。募印藏教。建殿曰毗盧性海

  我觀如來真法界。清淨廣大如虗空。若性若相悉平等。故能建立於一切。能作所作不可得。而於諸法不染著。善哉佛子證此法。即見本身盧舍那。三際洞然入一念。不越一念了三際。譬如皎月行太空。不作明照一切想。是為菩薩無功用。於一切處作佛事。交光相羅無壞雜。體用涉入如帝網。小溪不隔逝多林。遮那不起菩提樹。所以莊嚴大樓閣。動念俱息開復閉。於此不作奇特想。亦復不作無奇特。是為不捨根本智。而能成就諸願海。今觀佛子所建立。始終不離如是義。毫端顯示妙蓮華。隨說而行血滴滴。乘時破彼妄想塵。全出無邊大經卷。普為來者作饒益。不出遮那同體悲。自然常在於其中。若經若行若坐臥。求其實性不取相。即是諸佛所受用。我今隨喜說伽陀。聊為太虗安耳穴。作是觀者為正觀。異是說者即邪說。

  承天量維那。集同志。書雜華大經。為十卷。其二乃吾雪心所寫。端楷入神。求余題之。說偈以贊曰

  毗盧遮那華藏海。七處九會熾然說。文字句義悉平等。悲智行果所成就。不起于座徧塵剎。一切諸佛亦如是。重重主伴互開演。歷歷交參同帝網。一經普攝一切經。一義具足無量義。言詞道斷心行滅。此經真體即無寄。是名華嚴大法界。若理若事無有礙。情與無情本一體。能所動靜性空寂。善哉心量十比丘。智願弘廣北溟水。安住無住氷雪心。各於毫端現神變。縮此大經八十一。萃為十卷悉周備。我觀如來本無說。爾諸比丘未甞寫。無說而說是真說。不寫而寫是真寫。受持讀誦與供養。開示悟入亦復然。佛子當作如是觀。安住解脫不思議。深入普賢行願海。同證遮那根本智。

  天台碧上人歸百丈山。建楞嚴精舍求贊

  釋迦如來有顯訣。直截根源最無比。隨順一切群生心同入諸佛法性海。諸佛性海無有涯。群生心體亦如是無形無相不可名。強而目之首楞嚴。迷之背覺而合塵。慶喜乃為魔所罥。悟之背塵而合覺。登伽即登無漏果。不迷不悟非背合。即修即證離證修。善哉無上妙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