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證阿羅漢果。
  陳蔚公居士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此天命之本體也。天命之謂性。此天命之流行及物也。師曰。此亦一說也。但性字似說得淺了。愚謂天命二字。即本詩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而來。於穆謂天。不已謂命。之謂性三字。乃子思子註脚之詞。謂天命。即凡聖共有之玅性也眾人與聖賢。皆同此一性。但眾人背之而妄行。日用不知。聖賢盡之而還源。循性起用。若能依道修習。忘情合性。則眾人亦可以至於聖賢也。
  蔚公居士曰。周子主靜。程朱主敬。此超凡作聖要訣云云。師曰。靜敬孔門玅諦也。宋儒拈出示人。極力發揮。最為親切。即釋氏入道之方。亦豈能外此。若更明得靜敬之本體。如伐樹得根。灸病得穴。皆可應手而驗矣。古云。學佛始知儒。此語豈欺人哉。但今初學佛法。且從一門深入。不必一一配合。若果於佛法深生正信。子細研窮。豁然貫通。則不獨靜敬與佛法合。凡四書五經中。無一句一字。不是佛法中第一義諦也。

  答程墨庵居士三問

  一問曰。文殊師利菩薩言。脩行菩薩。割截身髮。染色袈裟。不應如是出家。割截煩惱。除一切眾生貪嗔癡色。則名為出家。具足梵行。獨住寂靜。不應如是出家。攝惡眾生。令住智慧。則名為出家。自樂精進。意求涅槃。不應如是出家。勸化眾生。先為一切眾生。堅心求涅槃趣路。則名為出家。洵如是言。在家出家。有何分別。世尊必以剃度為制。其間差別。當在何處。又世尊言。一切天梵王臣婆羅門眾。俱可同住。唯聲聞緣覺。非真善知識。不可與同往。吾輩出家。當從事何人。師答曰。二乘出世論其迹。故以割截身髮染色袈裟為出家菩薩入世論其心。故以割截煩惱除一切眾生貪嗔痴色為出家。若得其心。則割髮畜髮。在家出家。無可不可。苟滯於迹。則非獨割截身髮染色袈裟非是出家。即執割截煩惱之言。而忽夫割髮染衣之制。亦非真出家矣。二乘志于自利。故以具足戒行獨住寂靜意求涅槃等為出家。菩薩志于利他。故以攝惡眾生令住。智慧。乃至先為一切眾生求涅槃路等為出家。若果發大乘心。自未得度。先度眾生。其利他之功。即是自利也。至云。一切天梵王臣婆羅門眾俱可同住者。以凡夫識性無定。尚可發心。所謂卑濕污泥。乃生蓮花。是也。唯聲聞緣覺非真善知識不可與同住者。以二乘定性。不能發心。所謂高原陸地。不生蓮花。是也。故法華不許親近二乘。而梵網有背大向小。及暫念小乘之戒。正恐親狎既久。染其二乘狹劣之習也。
  二問曰。貪嗔痴三毒雜心。真可怖畏。而菩薩貪取大乘亦貪。忿怒不修亦嗔。百劫千生欲化難化亦痴。豈三毒于菩薩。分中不為毒耶。然此三者。罪垢何輕何重。何後何先。何可犯。何不可犯。何能去。何不能去。貪生于慾。慾淡則滅。嗔生于忿。忿熾則增。痴秉于性。性愚則固。欲修行人。情可去而性不可強。將如之何。師答曰。眾生三毒根于情識。而菩薩三毒發於智悲。較之以實際理地。不立一塵。則智悲亦名為毒矣。較之以情識。則相去霄壤。顧可同日而語哉。至謂情可去而性不可強者。乃稟賦習性。非真性也。以真性離念。本來清淨。智悲且不可得。況情識乎。未見真性而謂情可去者。亦徒虗語耳。
  三問曰。偉幼性愚鈍。執抝蠢頑。不信佛乘。然夢寐間。或升天上。題詠讚嘆。或在極樂界。禮拜佛塔。見塔無央數。或在玉山上行。而夢亦多靈。或驗于時日。或驗于年遠。語言事跡。無不符合。近來日中口談般若。不能無夢。已不勝慚愧矣。亦多不靈。甚或所作。皆非意想。或入王宮與嬪妃彩女娛樂。受大恐怖。或為大將軍。指麾戰陣。殺人無數。或往羅剎國招親生子。或乘大船。入大海水。漂泊無極。或入地獄。為閻羅王所嗔。既又為王拜讚。食肉毀禁。無所不至。若斯夢境豈道力之不堅耶。抑多生積習之未忘耶。抑或有他讖先兆之耶。請解其惑。師答曰。夢者想也。以多生般若種子不純一。夾襍妄想。故發于夢寐。亦善惡逆順。變易多端。道力不堅。多生積習。他讖先兆。皆有之矣。若能豁開正眼。洞見性源。則夢想斷而大夢覺矣。梵語佛陀。此云覺者。華嚴經云。佛心無有他。正覺覺世間。此之謂也。曰至人無夢。信矣。然則佛夢金皷。孔子夢奠兩楹。此何以通。師曰。喚作佛。喚作孔子。早是夢了也。況金皷兩楹乎。問者唯而退。

  五位宗旨

  正中來。乃五位之樞紐。前二位。入此者也。後二位。從此出者也。正中偏。約初悟時立。理是正。悟是偏。故有莫恠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之語也。偏中正。約轉功就位時立。偏是功。位是正。故云分明覿面別無真。休更迷頭猶認影。亟策其攝偏歸正。盡力推爺向裡頭也。正中來一位有三。前半則轉功而猶未就位。只是一色境界。次則一色已消。歸於正位。尊貴之極。毋容觸犯。教中云。此是學位。非是證位。故須從中轉身。不許住著也。後半則已於位中轉身就功。而猶未與塵境合。所云無中有路隔塵埃。是也。同安云。纔著垢衣云是佛。却裝珍御復名誰。又云。木人夜半穿靴去。石女天明戴帽歸。皆此意也。古德立小五位。及四轉靈機。皆為此而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