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光入翠層。再整絲綸垂釣手。隨緣溳水且騰騰。
  道同曾未隔毫端。相別相逢會者難。偶此又蒙清照及。松風桂月襲人寒。
  無絃琴上有希聲。此遇知音作證明。不犯指端彈一曲。碧瑠璃界月三更。

  送吳公裕

  天氣暄妍三月春。青山垂訪白頭人。威儀雍肅披儒雅。語論清泠洗渴塵。道合圓常無異路。心空及第自通津。相逢相別休懷念。千里同風德乃鄰。

  蠲上人求頌

  一九逢春信。梅花破雪開。箇中如會得。千里不空來。

  和張居士

  默訥虗明履趣深。蟾蜍推月照天心。松風未作寒林靜。一弄無絃琴上音。

  和張伯威見寄

  今日重來坐暖霞。故人笑謂老年華。劫空別有壺春在。雲對青山興莫涯。

  和章陽叔見寄二首

  休將水乳試鵞王。妙識醇醨別有方。本地不消春氣力。靈枝劫外有餘芳。
  師曠離婁不我徒。昭然罔象得玄珠。心萠口擬成途轍。底事圓明異有無。

  酬劉于叔

  妙句靈然溢目寒。幽微旨趣會還難。相逢更問無絃曲。風入松梢不在彈。

  隨州大洪山淳禪師語錄


  洞山之道六傳而至大陽殆將斷絕。投子續之。三傳而至丹霞淳禪師。師出真歇宏智二子以張皇其門風。由是觀之。 師寔吾門之中興也。然而 師語要。世失其所傳。後裔靡不以是為恨矣。屬者偶得十三葉法孫大容清公所謄寫之。 師住大洪語錄一卷。恰如旱天逢甘雨。忻躍之餘。募刊以廣其傳。因裁一偈敬題其後云。
  掀翻洞水盛宗風  廣大波瀾灑日東  六百經霜猶未沒  重刊棗梓永流通
  寶永七年季春上浣
  遠孫小比丘良機盥手百拜書
  增輯丹霞淳禪師語錄

  上堂云。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肇法師恁麼道。祇解指蹤話跡。且不能拈示於人。丹霞今日擘開宇宙。打破形山。為諸人拈出。具眼者辨取。以拄杖卓一下曰。還見麼。鷺鷥立雪非同色。明月蘆花不似他。
  上堂。舉德山示眾曰。我宗無語句。實無一法與人。德山恁麼說話。可謂是祇知入草求人。不覺通身泥水。子細觀來。祇具一隻眼。若是丹霞則不然。我宗有語句。金刀剪不開。深深玄妙旨。玉女夜懷胎。
  上堂。亭亭日午猶虧半。寂寂三更尚未圓。六戶不曾知暖意。往來常在三更前。
  上堂。寶月流輝。澄潭布影。水無蘸月之意。月無分照之心。水月兩忘方可稱斷。所以道昇天底事直須颺却。十成底事直須去却。擲地金聲不須回顧。若能如是。始解向異類中行。諸人到這裏還相委悉麼。良久曰。常行不舉人間步。披毛戴角混泥塵。
  真歇參次。師問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歇擬對。師曰。你閙在。且去。一日登鉢盂峯豁然契悟。徑歸侍立。師掌曰。將謂你知有。歇忻然拜之。翌日上堂。日照孤峯翠。月臨溪水寒。祖師玄妙訣。莫向寸心安。便下座。歇直前曰。今日陞座更謾某甲不得也。師曰。你試舉我今日陞座底看。歇良久。師曰將謂你瞥地。歇便出。
  宏智參次。師問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智曰井底蝦蟇吞却月。三更不借夜明簾。師曰未在更道。智擬議。師打一拂子云。又道不借。智於言下大悟。
  僧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金菊乍開蜂競採。曰見後如何。師曰苗枯華謝了無依。

  舉古

  舉北院問青峰。洛浦道。入荒田不揀。信手拈來草。何不道作麼生是信手拈來草。峰作拈勢。師別曰。是則是。只是未能喫草。
  舉甘贄行者接待。有僧曰行者接待不易。贄云譬如餵驢餵馬。明安曰。也知行者常行此路。師別曰。來年與行者買一領直裰。

  頌古

  僧問九峯虔云。承聞和尚有言。諸聖間出。祇是傳語人。是否。師曰是。曰。世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吾獨尊。和尚為甚麼却喚作傳語人。師曰。祇為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以喚作傳語人。
  妙相圓明不可親。奴兒婢子自殷勤。指天指地稱尊大。也是傳言送語人。
  僧問洞山詮。清淨行者不入涅槃。破戒比丘不入地獄時如何。師云。度盡無遺影。還他越涅槃。
  相好巍巍大丈夫。一生無智恰如愚。從來佛祖猶難望。地獄天堂豈可拘。
  青原思禪師初參六祖。問。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祖曰汝曾作什麼來。師曰聖諦亦不為。祖曰落何階級。師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祖深器之。
  卓爾難將正眼窺。迥超今古類難齊。苔封古殿無人侍。月鎻蒼梧鳳不棲。
  青原因石頭問。和尚出嶺多少時。師曰我卻不知汝早晚離曹溪。曰希遷不從曹溪來。師曰我亦知汝去處也。曰。和尚幸是大人。莫造次。
  木人來問青霄路。石女年尊似不聞。擕手相將歸故國。暮山岌岌鎖重雲。
  藥山惟儼禪師一日在石上坐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