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光小乘有部已破邪見既大乘圓常須除偏小六地上清涼喻令有情居生死地得涅槃故此亦化城二地何關開會一乘應云令於二死之地得實相之清涼七靉靆垂布如可承攬喻佛降靈慈悲興盛今謂應迹與降靈大同一代始終並屬斯意然須分別初後不同佛慈暢遂降靈意周廣雅云雲盛貌也如上略述為對他辭古人消申意不全爾雲本蔭於艸木今皆稟於一潤一潤理顯七義可從佛慧斯亡分張何益。
  問經從山川至百穀並茂其義何耶。
  答穀者續也楊泉物理論云梁者黍稷之總名稻者粇糯之通號菽者眾豆之總稱三穀各二十合有六十蔬菓之實是助穀亦各二十凡為百穀詩云播厥百穀周易曰百穀灑於地蒲桃應作萄張騫西域使還得石榴胡桃蒲桃廣誌曰蒲桃有白黑黃小艸無種性得譬人天今謂前釋品題即以人天為生長若是無性如何更生論云六道之中唯有人天最勝發菩提心豈以新發心者即判為無性舊在人天者即為有性彼發心者後生人天還應無性決定無性後生餘國必須有性故法華已前諸聲聞人無非無性何經簡彼發心之餘名為定性不信法華真實之說而執權論方便之文論自弘法華前經或探取於法華對昔而用定判聲聞不發故不可也執實謗權尚招重譴執權謗實意在何之。
  問其雲所出至皆得鮮澤其義何耶。
  答曰上中下根既並在樹故二木並三故知並有根等四義總喻因果今謂當知昔教木艸既殊因果復別何以通用一種因果而釋二木等耶。
  問經如其大小至各得滋茂其義何耶。
  答曰三乘差別今問何不知所潤是一若爾徒云取實無實可論。
  問經從以一妙音至而作因緣者何耶。
  答曰為大乘也設說二權皆為種智今謂種種之言本在於昔若更存三何會之有。
  問經從一切眾生至住於諸地其義何耶。
  答曰諸者三乘十地謂乾慧乃至佛地今謂諸言不一何為獨列乾慧等名況復乾慧之名不關歡喜等位故知三乘共地不與五十二位相關況諸地之言豈必云地意語隨所依者皆名為地若不爾者何須置於隨力之言。
  問經從又諸佛子至名為大樹者何耶。
  答曰此即大艸分為此二今謂只聞從大出小不聞從艸生樹況復地前而為小樹小樹之前無位可論若爾小艸既分為二木則小艸之位全無以別攝總但有二艸二木而已或但三艸而無二木又辨不知中七地猶屬不知之人非今經攝何以此中小艸人天悉皆受潤若云各不自知十地亦非今經所攝若唯佛能知等覺亦在不知之限況知與不知佛咸為說說與不說如來能知應當此經佛自顯實故恐不穩又以地前而為大艸七地已下而為小木八地已上而為大木多釋意擬収羅不意反成迴惑。
  又曰或初發心而成正覺此經八生至一生得或云三祇方得諸師於此眾義不同然本論說劫有晝夜月時秊諸能超者雖超前劫不超後劫今問彌勒超九劫為超何劫幾夜幾時幾月等耶故此說者不達論旨論中因釋經中日月燈明無量劫壽即列晝等五劫名意顯總非指前四故論云彼無量無邊劫故故不可以秊等四劫消通妨難言不超者但論語小教當教不可超於當教應指別劫以為超義若大超於小頓超於漸豈有言超但超月時等五耶況引諸文不能會通同異之意三祇自在婆沙小教或在大乘僧祇後別初心成佛自在華嚴圓教初住八生乃至一生具歷諸地損生不同何須比望教教辨異。

  ○授記品

  問授記品來意如何。
  答曰論云為三種無煩惱人染慢說三平等初說乘平等故授記故知上來佛說乘體有異便有人執乘體定異為此說記莂顯乘平等故有此品今謂不許執於乘體定異若不執者方堪授記豈可前文更說差別令生別解至此方云顯乘平等若論說平等佛說仍差別乃是菩薩很[彳*戾]於佛若於前品定須異者聲聞之人於前品後及今品前何處執異而今品破之故知此品但是記前得解之人得解即是解前所說差即無差至今會已無差即差。
  問此品之名有何差別。
  答曰有云在小無勝劣在大則有之如五百弟子同是無學成佛轉次而得授記二在小有勝劣在大無勝劣如學無學同時成佛三小劣大勝如阿難學地成佛在羅云之前四小勝大劣反上今此四人不依根性同於初句同是無學前後作佛如迦葉覲三百萬億佛須菩提覲三百萬億那由他迦旃延初覲八千億後值二萬億大目連初覲八千億後覲二百萬億今謂此明覲佛多少豈此即辨成佛前後故值佛多成佛應速如四依位供佛多少多者速成故八恒位高初恒位下又若例四依供佛多少則四位不同今此四人為同為異又云供佛少者是退心之人非樂久行今謂若退即供少而得速成只須退行即得速成何須更立精進超劫況復若將四依供佛多少望於四人四人成佛只如瞬頃何者二萬億數未有半稔許砂豈可聲聞不須供多菩薩即供佛多耶又若供多應在後者義亦有妨如身子得記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應在最後何以最前滿願不云供佛多少但云過去諸佛所說法人中最為第一應最前記何以最後阿難羅云並不云供佛但云於當來世應前反後以人不知涅槃存權此文約實及以供佛是淨土行與物結緣。
  問何以迦葉名為光明。
  答曰此說自體覩毫光而生明慧聽法義而瑩金光況久修因金光自飾故名光明今謂此乃通因非關別號又久修者從別得名故云過去以金飾迦葉佛自爾已來身常金色暎蔽餘光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