蜎飛蝡動之類。雖至累劫。猶百千萬倍。不可以及。所以者何。以諸天帝王人民。乃至蜎飛蝡動之類。皆因汝所問而得度脫之道。
  觀此。則知淨土法門。不獨人類之梯航。亦諸天諸仙之寶筏。慎莫泛視。

  佛土雙標

  小本彌陀經云。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自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法藏因地

  大本經云。無量無數劫前。有世自在王佛出世。化度眾生。是時有大國王。往聽說法。頓然覺悟。乃捨王位。而往修行。號曰法藏比丘。即今阿彌陀佛是。對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大願。皆為濟度眾生。乃精進修行。入菩薩地。內則修慧。外則修福。於一切世間。無所不知。無所不見。且復托生於一切眾生中。同其形體。通其語言。以施教化。故上自天帝。下至昆蟲。無不欲令其超生極樂。

  願滿成佛

  大本經云。阿彌陀佛。歷大阿僧祇劫。行菩薩行。不計眾苦。手中常出一切衣服。飲食。音樂。乃最上所須之物。惠施眾生。令其歡喜。發無上菩提之心。歷無數百千萬億劫。方得成就從前所發四十八願。而入佛位。是以十方無量眾生。一念歸依。遂生其國。

  四十八願

  第一願 我作佛時。剎中無地獄餓鬼禽畜。以至蜎飛蝡動之類。  第二願 剎中無婦女。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來生我剎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生。  第三願 我剎中人。欲食之時。七寶鉢中。百味飲食。化現在前。食已。器用自然化去。  第四願 我剎中人。所欲衣服。隨念即至。不假裁縫擣染浣濯。  第五願 我剎中。自地以上。皆有宅宇。宮殿樓閣。池流華樹。悉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其香普薰十方世界。眾生聞是香者。皆修佛行。  第六願 我剎中人。皆心相愛敬。無相憎嫉。  第七願 我剎中人。無淫佚瞋怒愚癡之心。  第八願 我剎中人。皆同一善心。無惑他念。其所欲言。皆預相知意。  第九願 我剎中人。不聞不善之名。況有其實  第十願 剎中人知身如幻。無貪著心  第十一願 剎中雖有天人之異。而其形容。皆一類金色。面目端正淨好。  第十二願 我作佛時。假令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盡為緣覺聲聞。不能知我之年壽。當若干萬億劫。  第十三願 假令十方各千億世界諸天人民。皆為緣覺聲聞。一心共計。亦莫知我剎中天人之數。  第十四願 我剎中人民。壽命皆無央劫。莫知其數。  第十五願 我剎中人。所受快樂。一如漏盡比丘。  第十六願 我剎中人。住正信位。離顛倒想。遠離分別。諸根寂靜。所止盡般泥洹。  第十七願 我作佛時。說經行道。十倍於諸佛。  第十八願 剎中人。盡通宿命。知百千億那由他劫事。  第十九願 剎中人盡得天眼。見百千億那由他世界。  第二十願 剎中人盡得天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說法。悉能受持。  第二十一願 剎中人得他心智。知百千億那由他世界眾生心念。  第二十二願 剎中人盡得神足。於一念頃。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世界。  第二十三願 我作佛時。名聞十方無數世界。諸佛稱我功德。及國土之勝。諸天人民。乃至蜎飛蝡動。聞我名號。慈心喜悅者。皆令來生我剎。  第二十四願 頂中光明絕妙。勝於日月百千萬倍。  第二十五願 我作佛時。光明照無數天下。諸天人民。乃至異類。見我光明。皆慈心作善。來生我國。  第二十六願 眾生蒙我光明。觸其身者。過諸天人。  第二十七願 十方諸天人民有發菩提心。奉持齋戒。行六波羅。欲生我剎。我現其前。引為不退菩薩。  第二十八願 十方世界天人。聞我名號。燒香散華。飯食沙門。起立塔寺。齋戒清淨。一心繫念於我。雖止一晝夜不絕。亦必生我剎。  第二十九願 十方世界諸天人民。至心信樂。欲生我剎。十聲念我名號。必遂來生。惟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三十願 十方世界眾生。前世作惡。聞我名號。即懺悔為善。奉持經戒。壽終不經三惡道。得生我剎。  第三十一願 十方天人。聞我名號。五體投地。喜悅信樂。修菩薩行。常為諸天世人之所敬。  第三十二願 十方無央數世界女人。聞我名號。喜悅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不復為女。  第三十三願 生我剎菩薩。一生將補佛處。若其本願。欲往他方攝化眾生。我以神力。助其修種種行願。  第三十四願 剎中人欲生他方者。如其願。不墮惡道。  第三十五願 剎中菩薩。以香華旛葢。真珠瓔珞。種種供具。往無量世界。供養諸佛。一食之頃。即可徧至。  第三十六願 剎中菩薩。欲以萬種供具。供養十方無央數佛。供養眾具。自然在前。  第三十七願 剎中菩薩。受持經法。必得辯才智慧。  第三十八願 剎中菩薩。辯才智慧。不可限量。  第三十九願 剎中菩薩。得金剛那羅延力身。皆紫磨金色。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第四十願 我剎清淨。照見十佛無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