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雲棲受念佛三昧。遂力行之。凡十三年如一日。唯篤志以西方為歸。萬曆癸卯。值耳順。仲冬之旦。忽謂諸子曰。新春十有一日。吾行矣。數日前。禮誦如平時。至期。盥潄整衣端坐。手結印。口稱佛名。含笑而逝。如入禪定。

  楊嘉褘文學

  明楊嘉褘。字邦華。泰和人。世家子也。【解】年十三持不殺戒。蚤虱無所傷。二十三肄業南雍。俄疾作。以萬曆乙巳仲冬十九日卒。卒之先。夢遊地獄。見地藏大士于冥陽殿。覺而放諸生命。延僧誦經念佛。謂人曰。吾將逝矣。青蓮華現吾前。得非淨土境乎。遂晝夜念佛不輟。命息燭曰。汝輩假燭為明。吾不須燭。常在光明中耳。問何所見。曰蓮開四色。問見彌陀否。曰見彌陀現千丈身。問觀音。曰身與彌陀等。問勢至。曰不見也。言訖。忽躍起拈香。連聲語曰。彌陀經功德。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吾已得上品矣。寂然而逝。

  郝熈載文學

  明郝熈載。錢塘人。法名廣定。生平忠信不欺。以德行稱于黌校。晚歸佛禪誦。夙夜匪懈。萬曆辛亥。春二月。得疾。每睡覺云。吾夢于山中求見佛。佛未見。見百鳥叢集。如是累日。至二十七食時。忽舉首視窓外。謂其子世翰曰。今日別是一乾坤矣。顧家人為置銀錢。俄而曰。吾向恐見官備用。今無用此。三鼓云。有二童子來迎。佛坐蓮華臺。現吾前。吾往矣。吉祥而逝。

  戈廣泰

  明戈以安。法名廣泰。錢塘人。性至孝。素積善行。而深自韜晦。不求人知。晚歲精誠奉佛。與靈芝僧玄素。結春秋二社。念佛。誦華嚴五經。忽謂人曰。吾大限將至。當為西歸資粮。遂自室課誦。昕夕不輟。預定歸期于臘月二十一日前二夕。母子環視悲哽。居士笑曰。生必有滅。奚悲為。吾方凝神淨域。面覲彌陀。若等慎勿以情愛亂我正念。諄諄惟囑。玄素助念。無間雜語。至期。寂然而逝。

  孫大玗

  明孫叔子。法名大玗。自幼警敏端確。年十二。隨父鏡吾居士。奉四十八願彌陀像。入雲棲。因受五戒。歸而斷葷血。息交游。罷呫嗶。矢志念佛。誓取金臺。而勤苦不惜身命。俄而見兩比丘持蓮華。以一心淨土印可。復見化人。誦金剛經一晝夜。乃矍然起坐曰。彌陀觀音皆來迎我。結金剛拳印。大呼阿彌陀佛數聲。泊然而寂。時萬曆辛亥。十一月十一日也。

  俞羨陽文學

  明俞羨陽。名汝廉。少補仁和弟子員。力學有聲。萬曆間。應試房考。欲薦榜首主。考稍抑置。固爭不得。寧待來科。遂下第。是年三十一歲。隨喪父日。從高僧游。泣血寫經。以報親恩。因沉心釋典。長齋奉佛。修淨土教。晨昏念佛不輟。晚年常拄杖持筐飯。賑濟蟲鳥。遇僧至典衣齋之。天啟癸亥。正月朔。親友來賀節者。即語之曰。予今上元日永別矣。初六日寫遺像。越二日備棺衾諸斂具。至十五日寅時。呼兒媳。至榻前曰。神僧來迎。辰初予去。自起沐浴。整衣冠畢。登榻跏趺而逝。時年七十有二。後其孫灝。于 順治辛卯。中經魁旋登甲第。亦不虗羨陽所學云。

  韓承山

  大清韓承山。平湖縣褚湖涇人也。為人誠朴。力務農桑。積累家業。田園約千餘金。居恒惟持齋念佛而已。年八十一。 康熈元年。四月之夕。忽謂其子曰。明日汝可徧請親族來家。我欲與之話別。子依命請至。設席相待。對眾言曰。我止有七日住世。特與汝等作別。當盡歡而散。至期沐浴。更衣端坐。子女親屬。悉令環坐念佛。自亦念佛。良久不動。近視之。已委蛻矣。

  喬忠我

  大清喬忠我。長興西門湖墊渡人。鬻竹器為生。兩手削竹。口中念佛不輟。禮拜烏瞻普聞和尚。每瞻山結制時。亦入禪堂坐七。 康熈元年。三日前。預告親朋子女曰。我將歸去。至十月朔。更衣向西。正坐念佛。來探視者。俱令念佛相助。對同道師僧曰。而今一別。當于蓮華池中相會也。言訖悠然而逝。瞻山和尚予所久交。其徒法慶古帆來棲。予以淨土相質。因為予言。其所躬送者。以堅予信。予自五月發願虔修。至此纔半載耳。乃平湖則有韓承山。長興則有喬忠我。兩人異地同歸。一時並見斯亦奇矣。固知盡大地。是西方盡眾生。是佛人自信不及耳。普願閱是書者。咸生信樂。共赴蓮池。庶幾仰副阿彌陀佛之弘願云。

  翟夢鯉

  大清翟夢鯉。法名淨震。仁和臨江人。素行誠樸。篤信淨土。十念無違。兼誦金剛。年踰古希。精神矍鑠 康熈戊申。七月下浣。忽示微疾。至八月十三日。緇素親友皆來探視。乃謂眾曰。感蒙垂顧。須念佛助我往生。手自輪珠毫無倦意。頃云本欲即去。無奈錯過。明早去罷。次日辰刻。眾又畢集。念佛而逝。

  沈養素

  大清沈養素。法名智恩。仁和臨江人。耑修淨業。寒暑靡間。年登七十五六。涉險如夷。時稱佛號誦金剛。甞展法華三十餘部 康熈戊申八月。偶抱小恙。遂自言曰。我當追踪翟夢鯉也。因與子云。九月十五。我歸去矣。子云。十五欠利。十六日好。高聲曰。寧可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