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文

  当日悟空与众等,喜喜欢欢,在三星仙洞之前,盼望天色,急不能到晚。及黄昏时,却与众就寝,假合眼,定息存神。山中又没打更传箭,不知时分,只自家将鼻孔中出入之气调定。约到子时前后,轻轻的起来,穿了衣服,偷开前门,躲离大众,走出外,抬头观看。正是那:

  月明清露冷,八极迥无尘。深树幽禽宿,源头水溜汾。

  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正直三更候,应该访道真。


2.解密

这一段有两个关键点,若解出来,就好解了。一个是在三仙洞前,一个是偷开前门,还有一个八极迥无尘。三仙洞前,当然你可理解为三仙洞的前面,但也可以理解为在三仙洞出现以前。也就是说,在朱佑杬还在世时太庙所发生的事情。

太庙供奉的事情,在朱见深时期已经出现了问题。详情见明朝第一个被迁出太庙的祖宗牌位,作者神通天下。

现引用如下:

朱见深恢复了已故叔父朱祁钰的皇帝身份,为他上尊谥曰: “恭仁康定景皇帝”。然而考虑到此时太庙之中已经有九块神主牌位,一旦为叔父上庙号,就要从里面祧走一块神主牌位,可是该祧谁呢?叔父虽然有功于社稷,但自己恢复了他的皇帝身份,已经算得上是问心无愧,没有必要再为了太庙中的位置给自己惹麻烦。所以呢,朱见深来了一通和稀泥,没有给朱祁钰升祔太庙。但这是个问题,留给了朱祐樘。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八月,朱见深驾崩,庙号宪宗,皇太子朱祐樘即位。宪宗当年可以耍滑头不为叔父上庙号,避免在自己手上出现亲尽而祧的争议,但是朱祐樘不可以不给亲爹上庙号。一旦宪宗升祔太庙,里面就有了十块神主牌位,必须要拿掉一块。

朱佑樘就把这事交给礼部去商讨。

丁未,敕谕礼部曰: “朕惟古者天子九庙,而祖功宗德百世不祧,其他则以次祧迁有常制焉。恭惟太祖高皇帝混一区宇,肇正纲常。追祀德、懿、熙、仁四祖,同殿异位,情文具称。列圣相承,昭穆有序。至于皇祖考英宗睿皇帝,九庙已备。兹者皇考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山陵将毕,升祔有期,当定祧迁之制。”—《明孝宗实录卷六》

经过了十多天的讨论,礼部尚书周洪谟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向皇帝阐述了本部的意见。其中核心思想就是以德祖为始祖百世不迁,太祖和太宗则比照周文王和周武王在周朝太庙中的位置也百世不迁。其余的神主牌位,则从懿祖开始依次递迁。为此需要在太庙寝殿之后再修建一座祧殿,以单独存放这些亲尽而祧的神主牌位。

十一月二十六日,礼部尚书周洪谟回复祧迁之制。中心思想就是以德祖为始祖,百世不迁。太祖朱元璋和太宗朱棣则仿照周文王和周武王在周朝太庙中的位置,建立世室,皆百世不迁。然后从懿祖开始,到熙祖、仁祖、仁宗、宣宗、英宗乃至宪宗以次递迁。太庙寝殿之后则别建一殿以奉懿祖神主及之后"亲尽而迁"的皇帝神主。

吏部侍郎杨守陈则反对周洪谟的建议,认为天子七庙,祖功而宗德。因此,但凡是庙号太祖的,就是始祖,始祖必须配天。现在正确的做法就是将德祖、懿祖、熙祖三祖一并迁出太庙。这样把宪宗皇帝升祔太庙之后,正好符合《周礼》所说的天子七庙制度。等再下一任皇帝即位,将仁祖迁出太庙之后,太祖皇帝正位中间,就可以比拟契稷,其余祧主藏于后寝依礼祭祀就好。

最终朱祐樘拍板坚持九庙的制度,也就是采取了周洪谟的建议,将懿祖皇帝的神主迁出太庙。朱祐樘的这个举动,为日后明世宗嘉靖帝钻空子留下了隐患。如果按照杨守陈的建议,宪宗祔庙之后,太庙中的神主依次为仁祖、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宪宗。等孝宗驾崩,武宗继位之后,将仁祖神主迁出。太庙中的神主依次为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而武宗驾崩,世宗继统之后,按照太祖、太宗百世不迁的原则,应该迁出仁宗神主。太庙中的神主依次为太祖、太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此时世宗如果要将其生父称宗祔庙的话,就要把宣宗朱瞻基的神主迁出太庙。按照世宗日后为了保持其父的地位,先将去世皇后祔庙的话,就要再把英宗的神主迁出。要知道英宗是世宗的曾祖父,无论如何都不到"亲尽"的程度。

正因为朱佑樘的操作,坚持天子九庙的制度,没有采纳天子七庙制。为世宗创造了可操作空间。

朱祐樘将懿祖皇帝的神主迁出太庙,武宗继位之后,将仁祖神主迁出。世宗继位后,迁出仁宗神主。这样的话,太庙内就有两个空位。后来睿宗升祔太庙,方皇后提前升祔太庙。

从这点来看,世宗不是不讲礼,而是钻了空子。

把上面的史实搞明白后,这一段就好解了。

当日悟空与众等,喜喜欢欢,在三星仙洞之前:正因为在三星洞以前,朱佑樘的操作,让世宗喜喜欢欢。给他在与朝臣讲礼这方面,留下了操作空间。

在三星仙洞之前,盼望天色,急不能到晚。他不仅把其父升祔太庙,还把方皇后升祔太庙。世宗还活着,就先去太庙占位,是不是盼望天色,急不能到晚?古时的人就这样,喜欢活着时就把棺木做好。世宗这是活着时就把牌位占好。都是一个意思。应该是一种传统。

及黄昏时,却与众就寝,假合眼,定息存神。他把牌位占好了,是不是与众就寝?假合眼就是假死。古人很搞的,棺木提前做好,还要进去睡一睡,看舒不舒服。睡过了,别人就不敢挪用了。假合眼,定息存神。就是这个意思。合眼、定息就是去世的意思。

山中又没打更传箭,不知时分,只自家将鼻孔中出入之气调定。这就是句调侃话了。意思是,世宗又不知自已何时去世,不知时分就是这个意思。只自家将鼻孔中出入之气调定。意思是完全是世宗自已在自嗨。

约到子时前后。子为十二时辰之始。所以这个时间就是世宗对太庙的操作。这个操作就是开前门的时辰。世宗继位后,迁出仁宗神主。

轻轻的起来,穿了衣服,偷开前门,躲离大众,走出外。世宗继位后,迁出仁宗神主。是按前朝的方法进行的。这里可能是先恢复了七庙,后又恢复了九庙。具体是怎么个操作法,请查询史料。因为在《西游记》内记载了世宗时期七庙的情形。这个偷开前门,就是迁出仁宗神主。

抬头观看。正是那:这句的意思是,太庙在世宗的操作下的情形。

月明清露冷。月有阴晴圆缺。借此说明太庙缺位。

八极迥无尘。只有八极。当时牌位上只有八位。

深树幽禽宿,这个深,指的就是朱见深。而这个树,则是指的朱佑杬。禽,在明代禽指的是文官。幽就是指的昏暗。作者的意思是,正是因为朱见深当时怕麻烦,没有把这个太庙的规矩立好,从而导致了后来的事情。结果让朱佑杬祔庙。禽宿,指朱佑杬是臣子,而不是天子,却配享了太庙。禽在明代不是骂人话,而是身份的象征。别理解错了。时空不同,意境不一样。

源头水溜汾。这句说的很直接,源头就在朱见深这里。作者的意思也很明白,这是朱家的家事,当家长的没有把事情办好。

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正因为是朱家的家事,所以这些朝中的大臣,只不过是些飞萤而已,是些过雁而已。是管不了朱家的家事的。光散影、字排云,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萤光很微小,排云雁飞过时是个人字,雁离开时就消失了。那怕是你飞得再高入云端又怎么样呢?管朱家的家事,就是多管闲事多吃屁。

正直三更候,应该访道真。三更就是子时。也就是说,世宗从一开始,就对大臣们不以为意,甚至是嗤之以鼻。他一直按自已的想法在行事。


3.探讨

1.作者认为,太庙是朱家的事,后面发生的一切,在于朱见深没有把规矩立好,所以孝宗、武宗、世宗都按自已的想法安排太庙。

2.世宗的确有点心急的样子,还没啥样,就去太庙占位置。不过这是中华文明文化的一个传统,无可厚非。始皇帝还在位就修建秦始皇陵。由此可见一斑。

3.解密时引用了别人的作品。还是那句话,他们写的比我好。若作者有意见,不准引用,在我论坛留言,我立马删除。以后引用,把链接做好,以示对作者的敬意。网上资源太丰富,补足了我的短板。中华文明文化的纵深,真是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