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更扰其阳。病根始拔。然而阳气素动。习惯渐近自然。多不乐于安养。风痰才得少息。往往思及欲事。略一举动。复从本及末。蔓而难图矣。古今无人深论及此惟善保生者。见体中痰多风炽。无俟病发。预为绝欲可矣。

  按中风者。乃为风邪所中。卒倒无知之症。西北气寒有之。东南无。中风者。此惟中气虚惫。

  故肝风内煽。东垣主虚是也。虚则无根之火发焉。逆上之痰生焉。河间主火。丹溪主痰是也。其卒倒痰壅。皆与真中风相似。故曰类中。但无六经形症为异耳。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者。乃邪气闭塞于外。元气犹存。宜与开关利窍治法。至若口开为心绝。眼闭为肝绝手撒为脾绝。遗尿为肾绝。鼻鼾为肺绝。此五脏气脱也。心绝者。不过一时死。更有发直头摇。吐沫面赤。汗出如珠者。皆不治矣。间有中气者。为七情所伤。气厥无痰。宜用苏合香丸灌之。

  卷六 论治补遗

  风湿

  风者百病之长。其变无常。其中人也。风则上先受之。湿则下先受之。俱从太阳膀胱经而入。风伤其卫。湿流关节邪相搏击。故显汗出恶风。短气发热。头痛骨节烦疼。身重微肿等症。此固宜从汗解。第取汗贵徐不贵骤。骤则风去湿存。徐则风湿俱去也。其有不可发汗者缘风湿相搏。多夹阳虚。阳虚即不可汗。但可用辛热气壮之药。扶阳逐湿而已。凡见短气。虽为邪阻其正。当虑胸中阳虚。凡见汗出微喘。虽为肺气感邪。当虑真阳欲脱。

  卷六 论治补遗

  痉病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头摇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详在金匮)外感六淫之邪。由太阳而传六经。邪不尽传即不已。故三阳三阴皆足致痉。如太阳之传阳明。项背KT KT 。少阳之颈项强。是知三阳皆有痉矣。海藏谓三阳太阴皆病痉。独不及少阴厥阴。云背反张属太阳。低头视下。手足牵引。肘膝相构。属阳明。或左或右一目牵斜。一手搐搦属少阳。发热。脉沉细。腹痛。属太阴。以防风当归汤治太阳阳明发汗过多而致痉者。以柴胡加防风汤治少阳汗后不解。寒热往来而成痉者。虽不及少阴厥阴。然其制附子散。桂心白术汤。附子防风散。意原有在。观其白术汤下云。上解三阳。下解太阴。一种苦心无非谓传入少阴厥阴必成死证耳。讵知传经之邪。如风雨之来。而画地以限其不至。岂可得乎。灵枢谓足少阴之经筋循脊内。侠膂。上至项与足太阳筋合。其病在此。为主痫螈及痉。在外阳病者不能俯。在内阴病者不能仰。是则足少阴之藏。与足太阳之府。两相联系。而以不能俯者。知为太阳主外。不能仰者。知为少阴主内。其辨精矣。仲景之以头强脊强不能俯者。指为太阳之痉。原以该三阳也。而其以身蜷足蜷不能仰者。指为少阴之痉以该三阴也。痉证之属三阴者。及阳症阴脉者。皆不可救。其证目正圆。及戴眼者。不治。所以仲景但论三阳治法。而不及三阴也。

  小儿之体脆神怯。不耐外感壮热。多成痉病。后世妄以惊风立名。实则指痉病之头摇手劲者。为惊风之抽掣。指痉病之卒口噤脚挛急者。为惊风之搐搦。指痉病之背反张者。为惊风之角弓反张。妄投镇惊之药勾引外邪深入脏腑。千中千死。又如新产妇人血舍空虚。外风袭入而成痉病。仲景谓新产亡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为病痉。宜从血舍驱风。若称产后惊风。

  妄投汤药亦千中千死也。

  卷六 论治补遗

  痫病

  (即风癫)风癫者。由气血虚。邪入于阴经故也。又人在胎。其母卒大惊。精气并居。令子发痫。

  其发则仆地吐涎沫。无所觉是也。

  卷六 论治补遗

  癫狂痴呆

  凡狂病多因于火。此或以谋为失志。或以思虑郁结。屈无所伸。怒无所泄以致肝胆气逆。木火合邪。是诚东方实症也。此其邪乘于心。则为神魂不守。邪乘于胃。则为暴横刚强。故当以治火为先。而或痰或气。察其甚而兼治之。

  癫病多由痰气。凡气有所逆。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格塞心窍。故发则旋晕僵仆口眼相引。目睛上视。手足搐搦。腰脊强直。食顷乃苏。此其条病条已者。正由气之条逆条顺也。

  故当察痰察气因其甚者而先治之。

  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不遂。思疑惊恐。而渐致痴呆。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愁其症则千奇万状无所不至。脉必或弦或数或大或小。变易不常。此其逆气在心。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待时而复非可急也。

  小儿无狂症。惟病癫者常有之。凡小儿之病。有从胎气而得者。有从生后受惊而得者。

  盖小儿神气尚弱。惊则肝胆夺气。而神不守舍。舍空则正气不能主。而痰邪足以乱之。故凡治小儿之惊痫。必须先审正气然后察其病邪。酌宜治之。

  邪热攻心则自笑。用

  止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