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此穴。则声必出。乳必吸青色必渐退矣。然此症须防作吐。胎寒者。脏腑皆寒。胃寒不能
纳故必吐。用人参(一分)桔梗(一钱)白术霍香(各五分)水煎服。自愈。亦有发于二三日之间
(者胎)有寒而外无感冒也。
胎热者。面色深红而燥。如满口热气。或舌肿而红紫目内红赤。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此
皆胎热也。如牙龈肿硬不能吸乳。用银簪于牙上下合骨处刺破出血乳自能吸。随用连翘木通
(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
胎惊风 惊与风。名异而症同。小儿初生。面青口噤。手足抽掣身热背强。是胎惊风症
也。
若目直窜视最为难治。宜先拿精威二穴。并昆仑穴。少顷即曲儿小指重揉外劳宫。随用元宵
灯火定之
脐风 婴儿出世。剪落脐带时。风由脐入腹。风性急速。三朝之内便见。七朝之外则非
是矣
。脐风初发。吸乳必较前稍松。两眼角挨眉心处忽有黄色。宜急治之,治之最易。黄色到鼻

之仍易到人中承浆。治之稍难。口不撮而微有吹嘘犹可治也。至唇口收束锁紧舌头强直。不
治矣。一见眼角及人中有黄色。而唇不撮累者。曲儿小指揉外劳宫。即用灯火于囟门眉心人
中承浆两手少商各穴一焦。脐轮六焦。未落带于带口火燃。既落带。于落处一焦。共十三焦
风便止而黄即退矣。
急惊风 小儿急惊。因闻大声。或惊而发搐。搐止如故。此热生于心。身热。面赤。引
饮。口中气热。二便黄赤。甚则发搐盖热甚生风。阳盛而阴虚也。宜利惊丸。
身热而不抽昏迷无知。是心热也。治宜用半夏。陈皮桔梗。甘草连翘。木通。各等分。
煎服。
利惊丸
天竹黄(二钱) 轻粉 青黛(各一钱) 黑牵牛(炒五钱)为末。蜜丸豌豆大。每岁服一丸
。薄荷汤下。
慢惊(一名慢症) 小儿慢惊或因病后药饵伤损脾胃或由汁久亡阴。吐久伤胃。泻久绝脾
而成
。故曰慢脾之症。其候昏睡露睛。两目无神而多漂泥。咽喉有牵踞之声。四肢厥冷螈 。大
便泻青。而小便清利。此脾虚也。有见儿眼翻手掣握拳。形状似惊。以惊名之。即或推或拿
。或火。亦无惊可疗。无风可祛。无痰可除。无热可解。其实惟脾间枯痰。虚热往来耳。治
宜六君子汤之类
发搐 惊痫发搐。男则目左视无声。右视有声。女则右视无声左视有声。相胜故也。
男则握拳拇指叉入食指中为顺。于外为逆。女则叉入食指中为逆于外为顺。
伤风发搐。口中气热。呵欠烦闷手足动摇。
伤食发搐。身温多睡。或吐不思食。
百日内发搐。真者不过二三次必死。假者频发不死。真者内生惊痫。假者外伤风冷。血
气未实不能胜任故发搐。
惊痫生死 如惊痰筑不省人事。手不抽掣时。把精威二穴对拿紧。不咬齿。不摇头。不
直视
。亦无挣声之状。将儿向我。以我两手骑儿背。大指握前。以第二两指并狠狠揉肺俞二穴声
虽不出。一挣一挣。恰似有声无音之状。此乃肺被痰筑。如钟磬中塞实。即重扣亦不响。定
是活症。急灸肺俞穴各三壮若发惊拿醒便知人事。如儿身体不肥。痰不甚盛。不省人事。张
目视人者。在精威二穴对拿紧。不知痛。竟无挣声之状。惟咬齿摇头。此肺经已绝。治之无
益。
惊痫先惊怖啼叫乃发。
后顶上旋毛中(一名泥丸穴) 耳后青络(各灸三壮)。
风痫先屈食指如数物乃发。
丝竹空(针) 神庭 百会 神阙(灸)
瘰 风热毒邪与血气相搏。郁结成核如贯珠于耳项之间。肿硬白色而有根者。便是瘰

或溃烂成恶毒用灯火焦法如瘰在左则焦左边瘰在右则焦右边。前自颈上耳脚下起。离六分地
一点一点。直下乳次过腋。环至肺俞穴至颈上耳后止。在瘰上周遭亦焦第二次。照原路空处
补之便愈。若只有核而摇得动者。不是瘰 。初起红肿。便是痈疽不可作瘰 治。
霍乱
昆仑 水分 天枢
吐乳汁
中庭(灸一壮)
口中转屎 因母食寒凉所致。
中脘(灸七壮)
胁下满。泻痢。体重不收。 癖积聚。腹痛。不嗜食 疟寒热或腹胀引背。食饮多。渐
渐黄瘦者。十一椎下各开一寸五分灸七壮。黄胆灸三壮(当是脾俞二穴)。
肚大青筋。坚如铁石。于脐之上下左右。离五分地。各灸二壮。即消。
疳眼 由饥饱失调。致食积伤脾腹大面黄。午后发热日久发稀作泻。泻甚则渴。但见
白珠红色。渐生翳膜遮满黑珠。突起如黑豆。如香菇之状。是疳眼也。(有补遗)
合谷(各灸一壮)
鸡胸(一名龟胸) 由咳嗽喘促肺气胀满。攻于胸膈。渐成此症。
中府 膻中 灵道 足三里
龟背(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