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壮。

  此有下廉。足阳明亦有下廉。盖在足者,乃下巨虚也。

  上廉二穴。在三里下一寸。其分独抵阳明之会外斜。针五分。灸五壮。

  此有上廉。足阳明亦有上廉。盖在足者、乃上巨虚也。

  三里二穴。在曲池下三寸。(手阳明穴云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灸三壮。针二分。

  明云、一名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

  三里有二。有手三里。有足三里。此手三里也。故明堂云、一名手三里。是也。铜人云、三里在曲池下三寸。明堂乃云二寸。在手阳明穴亦云二寸。恐铜人本误二字作三字也。

  曲池二穴。土也。在肘外辅骨屈肘曲中。以手拱胸取之。针七分。得气先泻后补之。灸大良。可三壮。明云、曲池、木也。在肘外辅骨曲肘横文头陷中。日灸七壮。至二百。且停十余日。更下止至二百罢。忌同。下云、在肘外辅屈肘曲骨中纹头。素注、肘外辅屈肘两骨中。

  千、肘外曲头陷中。肘 二穴。在肘大骨外廉陷中。灸三壮。针三分。

  五里二穴。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灸十壮。禁针。素气穴论云、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注云、谓五里穴也。谓之大禁者、禁不可刺也。又曰、五里者、尺泽之后五里五里有二。其一在足厥阴肝经部。与此穴为二。此当为手五里也。素问所谓在天府下者。指此五里也。注云、尺泽之后五里亦指此五里也。尺泽穴在手太阴。

  臂 二穴。在肘上七寸 肉端。手阳明络。灸三壮。针三分。明云、在肩 下一夫骨罅陷宛中。平手取之。不得拿手令急。其穴即闭。宜灸不宜针。日七壮至百。若针、不得过三五。过多恐恶。忌同。千名头冲。(肩 在肩部。)

  针灸资生经第一

  手少阴心经左右十八穴

  手少阴心经左右十八穴 少冲二穴。木也。一名经始。在小指内廉端。(明下作侧。)去爪甲角如韭叶。针一分。

  灸三壮。明云、一壮。

  少府二穴。火也。在手小指本节后陷中。直劳宫。(劳宫在手厥阴。)

  针二分。灸七壮。明云、三壮。

  神门二穴。土也。一名兑冲。在掌后兑骨端陷中。灸七壮。炷如小麦。针三分。留七呼。

  阴 二穴。在掌后脉中。去腕五分。针三分。灸七壮。

  通里二穴。在腕后一寸陷中。针三分。灸三壮。明云、七壮。

  灵道二穴。金也。去掌后寸半。或一寸。灸三壮。针三分。

  少海二穴。水也。一名曲节。在肘内廉节后。又云、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肘得之。针三分。灸三壮。甄权云、屈手向头取之。治齿寒脑风头痛。不宜灸。针五分。明云、在肘内横纹头。屈手向头取之陷宛中。甲乙云、穴在肘内廉即后陷中动应手。针二分。留三呼。

  泻五吸。不宜灸。下云、灸五壮。素注、五壮。

  铜人云、灸三壮。明堂下经素问注皆云灸五壮。上经甄权皆云不宜灸。亦可疑矣。非大急、亦不必灸。

  青灵二穴。在肘上三寸。伸肘举臂取。灸七壮。明下云、三壮。

  极泉二穴。在腋下筋间动脉入胸。灸七壮。针三分。

  针灸资生经第一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十六穴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十六穴 少泽二穴。金也。一名小吉。在手小指端。去爪甲下一分陷中。灸一壮。针一分。

  前谷二穴。水也。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针一分。灸一壮。明云、三壮。

  后溪二穴。木也。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灸一壮。针一分。明云、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灸三壮。

  腕骨二穴。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灸三壮。针二分。留三呼。

  阳谷二穴。火也。在手外侧腕中兑(素作锐。)骨下陷中。灸三壮。针二分。留二呼。

  养老二穴。在手踝骨上空寸陷中。灸三壮。针三分。

  支正二穴。在腕后五寸。别走少阴。灸三壮。针三分。明云、在手太阳腕后五寸。去养老穴四寸陷中。灸五壮。

  小海二穴。土也。在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甄权云、屈手向头取之。灸三壮。

  针二分。

  针灸资生经第一

  手厥阴心主脉左右十六穴

  手厥阴心主脉左右十六穴 中冲二穴。木也。在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韭叶陷中。针一分。明云、灸一壮。

  劳宫二穴。火也。一名五里。在掌中央横文动脉中。屈无名指着处是。灸三壮。明云、针二分。得气即泻。只一度针。过两度令人虚。不得灸。灸令 肉日加。忌同。素注、灸三壮。(一名掌中。)

  赵岐释孟子云、无名之指。手第四指也。今曰屈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