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盖下一寸。

  灸七壮。(小本亦同)

  玉堂一名玉英。在紫宫下寸六分陷中。灸五壮。针三分。

  膻中(一作 。)一名元儿。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横直两乳间陷中。仰卧取之。灸七七壮针。不幸令人夭。明云、日灸七壮。止七七。禁针。不幸令人死。甲乙云、针三分。下云、灸三壮。千云、鸠尾上一寸。

  灵兰秘典云、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说者曰、膻中为气之海。然心主为君。以敷宣教令。膻中主气以气布阴阳。气和志适。则喜乐由生。分布阴阳。故官为臣使也。然则中者、乃十二脏之一。臣使之官。为气之海。分布阴阳。非其他穴比者。或患气噎鬲气。肺气上喘。不得下食。胸中如塞等疾。宜灸此。(难疏。气会三焦。外筋直两乳间。气病治此中庭在膻中下寸六分陷中。灸五壮。针三分。明云、二分。下云、膻中下一寸。灸三

  针灸资生经第一

  膺俞第二行左右十二穴

  膺俞第二行左右十二穴 府(素作俞。)二穴。在巨骨下璇玑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明云。仰卧取之。)针三分。灸五壮。明下云、输府灸三壮。

  中二穴。在 府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明云。仰卧取之。)针四分。灸五壮。明下云、输府下一寸。灸三壮。

  神藏二穴。在 中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壮。针三分。

  灵墟二穴。在神藏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针三分。灸五壮。

  神封二穴。在灵墟下寸六分。仰而取之。灸五壮。针三分。

  步郎二穴。在神封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针三分。灸五壮。

  针灸资生经第一

  膺俞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膺俞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气户二穴。在巨骨下俞府两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针三分。灸五壮。

  库房二穴。在气户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壮。针三分。

  屋翳二穴。在库房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壮。针三分。

  膺窗二穴。在屋翳下寸六分。灸五壮。针四分。

  乳中二穴。当乳是。足阳明脉气所发。禁灸。灸不幸生蚀疮。疮中有清汁脓血、可治。

  疮中有 肉、若蚀疮者死。微刺三分。(亦相去寸六分。)

  乳根二穴。在乳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壮。针三分。

  以上十二穴。去膺中行各四寸。递相去寸六分。

  针灸资生经第一

  膺俞第四行左右十二穴

  膺俞第四行左右十二穴 云门二穴。在巨骨下侠气户旁各二寸陷中。灸五壮。针三分。刺深使人气逆。不宜深刺。明云、云门在巨骨下。气户两旁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山眺经云、在人迎下第二骨间。相去二寸三分。通灸禁针。甲乙云、灸五壮。针七分。若深、令人气逆。

  中府二穴。一名膺中俞。肺之募。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针三分。留五呼。灸五壮。素注、在膺中行两旁相去六寸。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陷中。仰而取之。

  周荣二穴。在中府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针四分。明下云、灸五壮。

  胸乡二穴。在周荣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针四分。灸五壮。

  天溪二穴。在胸乡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针四分。灸五壮。

  食窦二穴。在天溪下寸六分陷中。举臂取之。针四分。灸五壮。

  以上十二穴。去膺中行各六寸六分。

  针灸资生经第一

  侧腋左右八穴

  侧腋左右八穴 渊腋二穴。在腋下三寸宛宛中。举臂得之。禁灸。灸之、不幸令人生肿蚀马疡。内溃者死。寒热生马疡可消。针三分。

  辄筋二穴。在腋下三寸复前一寸着胁。灸三壮。针六分。

  天池二穴。一名天会。在乳后一寸腋下三寸。着胁直腋橛肋间。灸三壮。针三分。

  大包二穴。在渊腋下三寸。脾之大络。布胸胁中。出九肋间。灸三壮。针三分。

  针灸资生经第一

  腹部中行十五穴

  腹部中行十五穴 鸠尾一名尾翳。一名 。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不可灸。令人毕世少心力。

  此穴大难针。大好手方可下针。不然、取气多令人夭。针三分。留三呼。泻五吸。肥人倍之。忌同。明下云、灸三壮。素注、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不可灸刺。人无蔽骨者。从岐骨际下行一寸。

  巨阙心之募。在鸠尾下一寸。鸠尾拒者。少令强一寸中。人有鸠尾拒之。针六分。留七呼。得气即泻。可灸七壮。止七七。忌同。

  上脘(一作管。)在巨阙下一寸。当寸五分。去蔽骨三寸。(明云。去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