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儿发痫螈 。(并见小儿螈 。)长强、身柱、疗小儿惊痫。
小儿但是风病。灸率谷。(见风。)小儿先惊怖啼叫。后乃发惊痫。灸顶上旋毛中三壮。及
耳后青络脉。小儿惊痫。灸鬼录穴一壮。在上唇内中央弦上。用钢刀决断更佳。小儿急
惊风。灸前顶三壮。若不愈。须灸两眉头及人中穴。秦承祖灸小儿惊痫等。(见鬼邪。)小

缓惊风。灸尺泽各一壮。狂邪惊痫病。灸承命三十壮。在内踝后上行三寸动脉上。亦灸惊狂
走。狂癫风惊。厥逆心烦。灸巨阳五十壮。
行间、(见癫狂。)主惊痫。(千)腕骨、治惊风。(铜见螈 。)筋缩、疗惊痫。(明
见癫狂。)
急慢惊风、非风也。古人谓之阴阳痫。犹伤寒之有阴阳证也。阳痫如阳证。当治以凉药
。阴
痫如阴证。当治以温药。庸医不知此例。以风药治之。风药多凉。或者慢惊。未有不罹其害
者。戒之戒之。若灸惊风。惟灸慢惊慢脾风为稳当云。



<目录>针灸资生经第四

<篇名>风痫(五痫)

属性:神庭、疗癫风不识人。羊鸣。(明见癫痫。)百会、疗风痫。青风心风。角弓反张。羊
鸣。
多哭。言语不择。发时即死。吐沫心热闷。头风。多睡心烦。惊悸无心力。忘前失后。食无
味。头重。饮酒面赤鼻塞。明下云、疗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角弓反张。羊痫吐舌。百会
、治风痫。中风。角弓反张。或多哭。言语不择。发即无时。盛即吐沫。心烦惊悸。(铜)

庭、丝竹空、(见目眩。)治风痫。目戴上不识人。巨阙、疗心中烦闷。热风风痫。浪言或作
鸟声。不能食。无心力。会宗、治肌肤痛。耳聋。风痫。脊中、(见癫。)涌泉、治风痫
。前顶、疗风痫。(明)上管、疗风痫热痛。可泻而后补。脊俞、疗风痫癫邪。眉冲

疗目五般痫。头痛鼻塞。涌泉、神聪、(见头风。)强间、(岐伯云。)疗风痫。天井、
疗痫病。羊鸣吐舌。痫病、小儿恶疾也。呼吸之间。不及求师。致困者不少。(下)小儿食
痫者。先寒热洒淅乃发。灸鸠尾上五分三壮。
小儿风痫者。先屈手指如数物。乃发也。灸鼻柱上发际宛中三壮。小儿猪痫病。如尸厥
。吐
沫。灸巨阙三壮。小儿鸡痫。善惊反折。手掣自摇。灸手少阴五壮。在掌后去腕半寸陷中
。小儿羊痫。目瞪吐舌羊鸣。灸九椎下节间三壮。小儿牛痫。目直视腹胀。乃发。灸鸠尾三
壮。小儿马痫。张口摇头。身反折。马鸣。灸仆参各三壮。马痫。张口摇头马鸣。欲反
折。灸项风府、脐中三壮。(千。烧马蹄未服良。)牛痫。目正直视腹胀。灸鸠尾骨及大椎
。各三壮。(烧牛蹄末服良。)羊痫。喜扬目吐舌。灸大椎上三壮。猪痫。喜吐沫。灸完
骨两旁各一寸。七壮。犬痫。手屈拳挛。灸两手心足太阳肋户。各一壮。鸡痫。摇头反
折。喜惊自摇。灸足诸阳各三壮。神庭、脊俞、疗风痫。(见惊痫。)前顶、治小儿惊痫
风痫。(铜见癫痫。)小儿发逆上。啼笑。面暗、色不变。是痫候。或鼻口青时小惊。或目
闭青时小惊。或身热头常汗出。或身热吐 而喘。或身热目时直视。或卧惕惕而惊。手足
振摇。或卧梦笑。手足动摇。或意惊下而妄怒。或咽乳不利。或目瞳子卒大黑于常。或喜
欠、目上视。或身热小便难。或身热目视不精。或吐痢不止。厥痛时起。或弄舌摇头。诸候
二十条。皆痫之初也。见其候、便爪其阳脉所应灸。爪之皆重手。令儿骤啼。及足绝脉。亦
根据方与汤。直视瞳子动。腹满转鸣下血。身热口噤不得乳。反张脊强。汗出发热。为卧不悟
。手足掣 。喜惊。凡八条、痫之剧者也。如有此、非复汤爪所能救。当时而灸之。
徐嗣伯曰、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足。胸上蓄热实。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
。故
谓之风眩瞀。大人曰癫。小儿为痫。此方为治。万无不愈。困急时但度灸穴。使大针针之。
无不瘥者。初得针竟便灸最良。余业之以来三十余年。所救活者。数千百人。病此而死。不
逢嗣故也。(续命汤主眩发顿闷无知。口沫出。四体角弓。目反上。口噤不得言。竹沥一升
二合。生地黄汁一升。龙齿末生姜防风麻黄去节各四两。防己附子炮。各三两。石膏十两。
桂二两。上十味。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有气加附子一两。紫苏五合。橘皮半两。)其
论风眩癫痫甚有理。故并其方附于此。(更有贲豚汤。详见千金。)但小儿痫非心气不足尔
千金有风食惊痫三种。本事有阴阳痫慢脾风三证。(慢脾即食痫。宜醒脾元。人参散。)上方
有三痫丸治小儿百二十种惊痫。(荆芥穗二两。矾一两。半生半枯。为末。面糊丸。黍米大
。朱砂衣。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