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泽 前谷
治疟咳逆心烦不得卧。寒热。穴太泉 太溪 经渠
治乍寒乍热疟。穴大陵 腕骨 阳谷 少冲
治疟振寒。热盛狂言。穴天枢
治疟多寒少热。又治疟闷呕甚。热多寒少。欲闭户而处。寒厥足热。穴大钟
治寒疟腹痛。穴商丘
治疟背振寒。项痛。引肘掖腰痛少腹痛。四肢不举。穴少海
治疟甚苦寒。咳呕沫。穴阳溪
治疟不嗜食。恶寒。穴厉兑 内庭
治疟振寒。寒栗鼓颔。穴小商
治 疟热。穴商丘 神庭 上星 百会 完骨 风池 神道 液门 前谷 光明 至阴
大杼
治疟身热。穴阴都 少海 商阳 三间 中渚
治疟身热。穴列缺
治疟胁痛不得息。穴阳谷
治疟足痛。穴侠溪
治疟从脚 起。穴冲阳 束骨
治狂疟头眩。痛痉反折。穴飞扬
治疟面赤肿。穴温溜
治疟食时发。心痛悲伤不乐。穴天井
治疟病。穴天府
治风疟。穴 支正 少海
治 疟少气。穴三里 陷谷 侠溪 飞扬
王氏云。夫疟皆生于风。夏伤于暑。秋为 疟(素问云。 犹老也。亦瘦也。杨上善云

日一发为 疟。其说与素问千金异)。疟有数名。先寒后热。曰寒疟。先热后寒。曰温疟。
热而不寒曰瘅疟。多寒曰壮疟。久不瘥曰劳疟。久不断曰老疟。时行后变成疟。曰瘴疟。病
结为 瘕曰疟母。以至肝肺脾肾心胃亦皆有疟。或每日发。或间日发。或作稍益晏。或作日
益早。素问千金等方。论之详矣。治疟之方甚多。惟小金丹最佳。予尝以与人。皆效。然人
岂得皆有此药哉。此灸之所以不可废也。乡居。人用旱莲草捶碎。宜用手掌大(四指阔也)。
当两胁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况于灸乎。故
详着之。
治诸疟而脉不见者。刺十指间出血。及看两舌下有紫肿红筋。亦须针去血。效。血去必
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治肝疟。穴刺足厥阴见血。
治心疟。穴刺手少阴。
治脾疟。穴刺足太阴。
治肺疟。穴刺手太阴阳明。
治胃疟。穴刺足太阴阳明横脉出血。
治肾疟。穴刺足少阴太阳。
治五脏疟。尺泽二穴。各灸三壮。发时灸。
凡灸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未发者。先灸之。从头项发者。于未发前。预灸大椎尖头。
渐灸
过时止。从腰脊发者。灸肾俞百壮。从手臂发者。灸三间。又灸上星。及大椎。至发时令满
百壮。灸艾炷和黍米粒。若觉小异。即灸百会三壮。若后更发。又七壮。极难愈者。不过三
灸。以足踏地。以线围足一匝。中折从大椎向百会灸线头三七壮。炷如小豆。又灸风池二穴
三壮。又正头仰卧。以线量两乳间。中起从乳向下灸度。随年壮。男左女右。
治 疟。穴上星主之。灸七壮。先取 。从取天牖风池。疟日西而发者。临泣主之。
灸七壮。
治疟。实则腰背痛。虚则鼽衄。穴飞扬。灸七壮。
治疟多汗。腰痛不得俯仰。目如脱。项如拔。穴昆仑。灸三壮。又大开口。度上下唇。
以绳度心头。灸此度下头百壮。又灸脊中央五十壮。遇发时灸二十壮。
治热多寒少。又云。疟闷呕甚。欲闭户而处。寒厥足热。穴太溪
治疟。穴刺足少阴血出愈。
治疟寒热。穴合谷 阳池 侠溪 京骨
治疟病。医不能救者。以绳量病患脚。围绕足跟。及五指匝讫。截断绳不用。所量得绳

项上。着反向背上。当绳头处。中脊骨上灸。三十壮则定候。看复恶寒。急灸三十壮则定。
此至过发一炊久候之。虽饥。勿与食尽日。此法神验。男左足。女右足。
治瘴疟服药后。穴灸大椎三四十壮。无不断。若先寒者。将欲寒者。预前以炭火安床下

背暖。并取鳖甲末一方寸匕。暖酒和服。至发时。令得三服被覆。过时无不断。此是陶氏法
比欲寒时但以火灸其背。亦乃即瘥者。纵发亦轻。效验。
治疟。从手发者。灸三间。三年 疟欲发。惨惨则下火。从腰发者。灸肾俞百壮。
治疟疾久不愈。不问男女。于大椎中第一骨节尽处。先针后灸三七壮。立效。或灸第三
骨节亦可。
治疟疾。穴灸大椎百会。各随年壮。



<目录>卷十\针灸门

<篇名>黄胆

属性:治黄胆。穴脾俞 胃脘 太溪
治黄胆一足寒。一足热。喜渴。及舌纵烦满。穴然谷
治黄胆热中喜渴。穴太冲
治身黄。时有微热。不嗜食。少气。身体重。膝内廉内踝前痛。穴中封 五里
治黄胆腹满不能食。穴脊中
治黄胆喜欠。不下食。胁下满欲吐。身重不欲动。穴脾俞
治黄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