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某字形。男度左。女度右。手嫌不分了。故上丹注三处。同时起火灸之。各一百壮愈
治中风口噤。牙关不开。 刺水沟针入四分。次针颊车。令人侧卧。张口取之。针入四
分。得气即泻。
治中风不能语。 第二椎或第五椎上。灸五十壮。
治风入脏。使人喑哑。卒口眼相引。牙车急。舌不转。 僻者。口吻边横纹赤白际。逐
左右灸。随年壮报之。至三日不瘥。更报之。
治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昏危者。穴百会 风池 大椎 肩井 曲池 间使 三里等七
穴。
左治右。右治左。以取尽风气。神清为度。其病并根据穴针灸或有不愈者。一则不中穴。二则
虽中穴。刺之不及其分。三则虽及其分。气不至出针。四则虽气至。不明补泻。故其病或有
随针而卒者。一则不知刺禁。假令刺中心即死之类是也。二则不明脉候。假令下痢。其脉忽
大者。死不可刺之。凡针灸者。先须详审脉候。观察病证。然后知其刺禁。辨其经络穴道远
近。气候息数。深浅分寸。然后知其病刺之。获时而愈矣。不可一途而取。不可一理而推之
治中风失音。刺任脉天突一穴。在结喉下一寸宛宛中。阴维之会。针入五分。次针手少
阴经
神门二穴。在掌后兑骨之端陷中。针入三分。次针手少阳经支沟二穴。
在腕后三寸两骨之间陷中。针入三分。次针足少
阳经涌泉二穴。在足心屈足卷指宛宛中。针入五分。如舌急不语。刺哑门一穴。在后顶中央
入发际五分宛宛中。仰头取之。针入二分。如舌缓不语。刺风府一穴在顶发际上一寸大筋内
宛宛中。针入三分。



<目录>卷九\针灸门

<篇名>偏风

属性:治偏风口 。手腕无力。半身不遂。咳嗽掌中热。口噤不开。穴列缺。
治偏风口目 。牙车脱臼。 穴下关
治偏风口眼 。耳中如蝉声。 穴上关
治偏风口面 。颈项痛。不得顾。小便赤黄。喉痹。颊肿。 穴完骨
治偏风口 面肿。 穴承浆
治偏风口 。 穴冲阳 地仓
治偏风口 。面痒浮肿。风动叶叶状如虫行。或唇肿痛。 穴迎香
治冷风湿痹。风疹。偏风半身不遂。腰胯痛不得转。 穴环跳
治偏风半身不遂。热风瘾疹。手臂挛急。捉物不得。挽弓不开。臂细无力。筋骨酸痛。
又治手不得向头。穴肩 (若灸偏风。可七七壮。不宜多)。
治偏风半身不遂。刺风疹疼痛冷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身难。隐脉风。臂肘细无
力。 穴曲池
治偏风半身不遂。穴阳陵泉 环跳 曲池
治大风偏枯。半身不遂。 穴照海
治偏风。腰腿手足不仁。穴上廉
治半身不遂。穴下昆仑 委中
治偏风。穴地仓 承山 上廉 下廉
治手足偏枯。穴阴跷
治猥腿风。半身不遂。失音。穴灸百会
半身不遂。男女皆有此患。但男尤忌左。女忌右尔。若得此疾后。风药不宜暂阙。常令
身上
灸疮可也。最忌房室。或能如释道修养。方能保其无他。若灸。则当先百会。囟会。次风池
肩。曲池。合谷。环跳。风市。三里。绝骨。不必拘旧经。病左灸右病。右灸左之说。
但按酸疼处灸之。若两边灸亦佳。但当自上而下灸之。
治偏枯。手足不能伸。穴刺委中
试效方云。陕帅郭巨济病偏枯。二指着足底不能伸。迎先师于京师治之。至则以长针刺
委中
深至骨而不知痛。出血一二升。其色如黑。又且胶。刺之如是者六七次。服药三月。病良
愈。
治偏风。宜针下项七处。灸亦得。穴风池 肩 曲池 支沟 五枢 阳陵泉 巨虚
下廉
治风。腰脚不随。不能跪起。穴上 环跳 阳陵泉 巨虚下廉



<目录>卷九\针灸门

<篇名>风劳

属性:治风劳气咳嗽。胸中郁郁。身热目眩。 穴大杼
治风劳食气。 穴大椎
治风劳。呕逆上气。胸背痛。喘气卧不安。 穴风门
治风劳。腰脊痛。穴膀胱俞
治风劳。臂肘不仁。 穴附分
治风劳。惊恐吐血。肘臂痛。嗜卧。四肢不得动。 穴五里
治风劳失精。身体极痛。泄水下痢脓血。阴肿 痛。 穴曲泉
治风劳腰痛。穴膀胱俞 关元
治风劳痹逆。狂邪。膝冷。手节挛缩。身瘾疹。腹胀少气。头重风劳。穴伏免。灸脑户
五壮。针三分。补之。
治风劳发背痈疽。
用麻绳一条。蜡过从手中指第二节。量至心坎骨截断。须直伸臂折过。自前项下取中。
缠至后心相对令齐闭口。量两吻阔狭以此为则。对灸七壮。神效。



<目录>卷九\针灸门

<篇名>风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