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六椎节下间。伏而取之。针五分。灸三壮。西方子云。主胫脾
不仁。铜人经云。阙疗病法(出素问)。(又)
\x腰 一穴\x 一名背解。一名髓孔。一名腰柱。一名腰户。在第二十一椎节下间宛
宛中
(一作陷中)。以挺腹地舒身。两手相重支额。纵四体。然后乃取得其穴。针八分。留三呼。
泻五吸。灸七壮。至七七壮。甲乙经云。针二寸。留七呼。灸七七壮。又云。针五分。灸三

明堂经云。三壮。下云五壮。素问注云。针一分。按甲乙经作二寸。水热穴注亦作二寸。
气府论注。骨空论注。作一分。一名髓空。铜人经云。督脉气所发。治腰髋疼腰。脊僵不得
回转。温疟 疟。明堂经云。灸五壮。主腰疼。不得久立。腰以下至足令不仁。坐卧难。腰
脊强急。不可俯仰。腰重如石难举动也。忌房劳举重强力。(又)
\x长强一穴\x 一名气之阴 。督脉络别。其穴趺地取之。甲乙经云。在脊 端。针
三分
转针以大痛为度。其穴趺地取之乃得。灸不及针。日三十壮。止二百。此痔根本是冷。甲
乙经云。针二寸。留七呼。明堂下经云。五壮。铜人经云。足少阴少阳所结会。治肠风下血
及漏。五种痔。疳蚀下部 。又云。在穷骨下宛宛中是。西方子云。主心痛气短。小儿脱
肛。泻血。秋深不愈。惊痫螈 。吐泻。惊恐。失精。瞻视不明。眵 。头重。洞泄不禁。
腰脊急僵。不可俯仰。脊痛寒 反折。主癫疾。明堂经云。主大小便难。五淋。久痔。又云
在腰俞脊骸端陷者中。主狂病。及小儿惊痫。忌冷食房劳。(又)资生经云。自大椎至腰俞
长同身寸三尺。折量取穴。王氏云。有里医言。凡灸椎骨。当灸骨节突处方验。灸节下当
骨无验。以鱼肉骨参之。其言为可信。盖根据其言。当骨节灸之。



<目录>卷七\针灸门

<篇名>穴

属性:(外督俞二穴。气海俞二穴。关元俞二穴)
\x大杼二穴\x 在项后第一椎下两旁。相去各寸半陷中。针五分。可灸七壮(甲乙经
同)。
明堂经云。禁灸。下经云。灸五壮(素问同。难 骨会大杼。骨病治此)。铜人经云。甲乙经
足太阳手少阳之会。疗疟。颈项强痛。不可俯仰。左右不可顾。头痛振寒。癫疾螈 。气实
胁满。伤寒汗不出。脊强喉痹。烦满风劳。气急咳嗽。胸中郁郁。身热目眩。腹痛卧不安席
西方子云。又名本神。不灸(膀胱)。资生经云。明堂经禁灸。而铜人经云可灸七壮。必有
说也。要非大急。不必灸。
\x风门二穴\x 一名热府。在二椎下两旁。相去各寸半。针五分。留七呼。若频刺。
泄诸
阳热气。背永不发痈疽。灸五壮。铜人经云。督脉足太阳之会。治伤寒颈项强。目瞑多嚏。
鼻鼽。出清涕。风劳。呕逆上气。胸背痛。喘气卧不安。西方子云。疗风眩头痛。鼻衄。窒
喘息不通。咳逆。
\x肺俞二穴\x 在三椎下两旁。各寸半。针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出甲乙经)。甄
权针
经云。在三椎下两旁。以搭手左取右。右取左。当中指末是穴。针五分。留七呼。灸百壮。
明堂下经云。三壮(千金云。肺俞。对乳引绳度之)。铜人经云。足太阳脉气所发。治上气呕
吐。支满不嗜食。汗不出。腰背强痛。寒热喘满。虚烦口干。传尸。骨蒸劳。肺痿咳嗽。疗
胸中气满。背偻如龟。头目眩。令人失颜色。又云。理癫痫。瘿气。肉痛皮痒。明堂经云。
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一寸宛宛中。主肺寒肺热唾血。西方子云。主吐逆。脊强。喘嗽。少气
胸中痛。及百病。
\x厥阴俞二穴\x 在四椎下两旁。各寸半。针三分。灸七壮(千金扁鹊云。名关俞)。
铜人经云。治逆气呕吐。心痛。留结胸中。烦闷。牙痛。西方子云。灸五壮(出山眺经)。
\x心俞二穴\x 在五椎下两旁。各寸半。针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不可灸。明堂
下经
云。灸五壮(千金第七节对心横三间)。铜人经云。治心中风。狂走发痫。乱语。悲泣。心胸

乱。烦满汗不出。结积寒热。呕吐不下食。餐食即吐。咳嗽。唾血。目痛。明堂经云。主心
痛。背相引咳嗽。不得息。烦心多涎。胃中弱。目KT KT 泪出。悲伤也。资生经云。铜人载。
心俞不可灸。可针入三分。世医因此遂谓心俞禁灸。但可针尔。殊不知刺中心一日死。乃素
问之所戒。岂可妄针耶。千金言。风中心。急灸心俞百壮。服续命汤。又当权其缓急可也。
岂可泥不可灸之说。而坐受毙耶。
\x督俞二穴\x 一名高盖。在六椎下两旁。各寸半。禁针通灸。铜人经云。主理寒热

中痛。雷鸣。气逆心痛。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