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三\针灸门

<篇名>治灸疮不发法

属性:凡着灸疗病。历春夏秋冬不效者。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瘥。如不得疮发
脓坏
其疾不愈。甲乙经云。灸疮不发者。用故履底。灸令热熨之。三日即发。脓出自然愈疾。
今用赤皮葱三五茎。去其葱青于炉灰火中煨热。拍破。热熨灸疮十余遍。其疮三日自发立坏
脓出即愈。资生经王氏云。予见人灸不发者。频用生麻油渍之而发。亦有皂角煎汤候冷频
点之而发。亦有恐气血衰不发。于灸前后煎四物汤服。以此汤滋养血气故也。盖不可一概论
也。予尝灸三里各七壮。数日过不发。再各灸两壮。右足发。左足不发。更左足一壮遂发。
是亦在人以智取之。若任其自然。则终不发矣。此人事所以当尽也。
卫生宝鉴云。国信副使覃郎中。年四十九岁。病脐腹冷痛。完谷不化。足 寒而逆。皮
肤不
仁。精神困弱。诊其脉沉细而微。遂投其甘辛大热之剂。又灸气海穴百余壮。灸三里穴各三
七壮。又灸阳辅穴各二七壮。三日复以葱熨灸疮。皆不发复。灸前穴又十日后。疮亦不作脓
疮口皆干。初癸丑岁。学针于窦子声。因循穴 曰。凡用针者。气不至而不效。灸之亦不
发。大抵本气空虚。不能作脓。失其所养。故而更加。不损邪气。加之病必不起。异日因语
针灸科忽教授。亦以为然。戊辰春。副使除益都府判。到任未几时风疾半身麻木。自汗恶风
好喜笑。多妄言。语微涩。医以续命汤复发其汗。津液重竭。其证愈甚。因求医还家。日
久神气昏愦。体羸瘦。饮食无味。便溺遗失。扶而后起。屡易医药。皆不能效。因思内经有
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养则折寿而不彰。今因此病。而知子声之言矣。或曰。副使
肥甘足于口。轻暖足于体。使令足于前。所为无不如意。君言失其所养。何也。对曰。汝言
所养。养口体者也。予论所养。养性命者也。且覃氏壮年得志。不知所养之正。务快其心。
精神耗散。气血空虚。因此致疾。予因思灵枢经云。人年十岁。五脏始定。血气以通。其气
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血脉
盛满。故好起。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
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
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魂
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脏枯。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
而终矣。盖精神有限。嗜欲无穷。轻丧其命。一失难复。其覃氏之谓欤。



<目录>卷三\针灸门

<篇名>淋洗灸疮法

属性:凡着灸治病。才住火。便用赤皮葱薄荷二味。煎汤温淋洗灸疮周回。约一二尺以来。驱
令逐
风气于疮口内出。兼令经脉往来不滞于疮下。自然疮坏疾愈。若灸疮退火痂。后用桃树东
南枝稍。青嫩柳皮二味。等分煎汤温洗灸疮。此二味偏能获灸疮中诸风。若疮内黑烂溃者。
加胡荽三味。等分煎汤。温淋洗灸疮。自然生好肉也。若灸疮疼痛不可忍。多时不效者。加
黄连四味。等分煎汤淋洗。立有神效。



<目录>卷三\针灸门

<篇名>贴灸疮法

属性:凡贴灸疮。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新绵。冬用兔腹上白细毛。猫儿腹毛更佳。
资生经云。今人多以膏药贴之。两三日易全不疼。但以膏药贴则易干尔。若要脓出多而
疾除。不贴膏药尤佳。又法。凡灸疮不瘥者。日别灸六七壮自瘥。



<目录>卷三\针灸门

<篇名>忌食物法

属性:既灸。忌猪鱼热面。生动风冷物。鸡肉最毒。房劳尤当忌也。
\x又忌法\x
凡虎兔龙蛇牛马猪羊鸡犬猴鼠。以上十二相属肉物。皆不得食。及以为药。牛黄龙骨龙
齿不可废。又经云。里下人灸后。亦忌饮水浆濯手足。
前项诸法。并散在诸部内。不可寻究。故集之。造次删成。所以省披讨也。



<目录>卷四\针灸门

<篇名>总论

属性:夫病源所起。本于脏腑之脉。并出手足。循环腹背。无所不至。往来出没。难以测量。
将欲
指取其穴。非图莫可。预备之要。非灸不精。故经曰。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
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然去圣久远。学徒蒙昧。孔穴出入。莫测经源。济弱
扶危。临事多惑。因慨其不逮。鸠集今古名医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