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三\针灸门

<篇名>制熟艾法

属性:陈艾好灸。不以多少。择取叶。入臼内用木杵轻捣令热。以细筛隔去青滓。再捣再筛。
如此三次。别以马尾罗子隔之。更再捣罗筛。候柔细黄热为度。



<目录>卷三\针灸门

<篇名>艾炷大小法

属性:千金方云。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乃小作之(又云。小儿七日
以上
周年已还。不过七壮。炷如雀粪)。明堂下经云。凡灸。欲艾炷若根下广三分。若不三分
即火气不能远达。病未能愈。则是艾炷欲其大。惟头与四支则艾炷欲其小。明堂上经乃云
艾炷根据竹筋头作。其病脉粗细状如线。但令当脉灸之。如雀粪大炷。亦能愈疾。又有一途
如腹内疝瘕 癖块伏梁气等。惟须大艾炷。故短剧曰。腹背烂烧四支。则但去风邪而已。
如巨阙鸠尾。虽是胸腹穴。灸之。不过四七炷。只根据竹筋头大。但令正当脉灸之。艾炷若大
复灸多。其人永无心力。如头上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脚灸多。令人血脉枯竭。四肢细而
无力。既失精神。又
加于细。令人短寿。此论甚当。故备着之。



<目录>卷三\针灸门

<篇名>点灸火法

属性:明堂下经云。古来灸病。忌松柏枳 榆枣桑竹八木。切宜避之。有大珠曜日。以艾承之
得火
有此火镜曜日。亦以艾引得火。此火皆良。诸番部落。用镔铁击KT 石。得火出以艾引之。
凡人卒难备。即不如无木火青麻油点灯。灯上烧艾茎点灸是也。兼滋润灸疮至愈不疼痛。用
蜡烛更佳。良方云。凡取火者。宜敲石取火(今舟行人以铁钝刀击石。先以纸灰为火。纸在
下承之亦得火)。或用水晶镜。于日得太阳火为妙。太阴则以槐木取火。



<目录>卷三\针灸门

<篇名>下火法

属性:凡下火点灸。欲令艾炷根下亦辉广三分。若不三分。孔穴不中。不合经络。缘荣卫经脉
气血通流。各有所主。灸穴不中。即火气不能远达。而病未能愈也。



<目录>卷三\针灸门

<篇名>定灸多少法

属性:凡灸头与四肢。皆不令多灸。缘人身有三百六十五络。皆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
若灸
多。令人头旋目眩。远视不明。缘头与四肢肌肉薄。若并灸。则气血滞绝于注下。宜歇火气
少时。令气血遂通。再使火气流行。候主数足。自然除病。宜详察之。



<目录>卷三\针灸门

<篇名>用火法

属性:古来用灸病。忌八般木火。切宜避之。八木者。松木火难瘥增病。柏木火伤神多汗。竹
木火
伤筋目暗。榆木火伤骨失志。桑木火伤肉肉枯。枣木火内伤吐血。柘木火大伤气脉。橘木火
伤荣卫经络。



<目录>卷三\针灸门

<篇名>定发际法

属性:凡灸发际。如是患人有发际正齐。根据明堂所说。易取其穴。如是患人先因疾患。后脱落
尽发
际。或本人额项无发。难凭取穴。今定患人两眉中心直上三寸为发际。后取大椎直上三寸为
发际。以此为准。明堂上经云。如后发际亦有项脚长者。其毛直至骨头。亦有无项脚者。毛
齐至天牖穴。即无毛根。如何取穴。答曰。其毛不可辄定。大约如此。若的的定风府正相当
即测量相去各二寸。此为定穴。



<目录>卷三\针灸门

<篇名>论壮数多少法

属性:千金方云。凡言壮数。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壮数。老少羸弱。可减半(又云。小儿
七日
以上。周年以还。不过七壮。炷如雀屎)。扁鹊灸法。有至五百壮千壮。曹氏灸法。有百壮
有五十壮。短剧诸方亦然。惟明堂本经多云。针入六分灸三壮。更无余论。故后人用法不准
惟以病之轻重而增损之。凡灸头顶止于七壮。积至七七壮止。同人若治风。则灸上星前顶
百会皆至二百壮。腹背宜灸五百壮。若鸠尾巨阙。亦不宜多。四肢但去风邪。不宜多灸。灸
则四肢细而无力。明堂上经而千金。于足三里穴乃云。多至二三百壮。心俞禁灸。若中风则

灸至百壮。皆视其病之轻重而用之。不可泥一说而又不知其有一说也。下经只云。若是禁穴
明堂亦许灸一壮至三壮。恐未尽也。又云。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切令疮渐瘥
则瘴疠瘟疟毒瓦斯不能着人。故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即令捏其上。若里
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