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不获者。寡矣。噫、神乎
哉。是术也。今得之。亦天之浓予于是者、多矣。然予之所嗜。非欲以
藉此而私己之为也。盖欲民生举无痒痫疾痛痼羸残瘵之苦。而为之也。惟学人亦嗜是焉如是
非予所敢知也。



<目录>卷二\针灸门

<篇名>八穴交会

属性:公孙(通冲脉)。内关(通阴维)。合于胸心胃。
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合于目锐 (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
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合于内 颈(顶耳户冲膊小肠膀胱)。
列缺(通任脉)。照海(通阴跷)。合于肺系喉咙胸膈。



<目录>卷二\针灸门

<篇名>定八穴所在

属性:公孙二穴。足太阴脾之经。在足大指内侧本节后。一寸陷中。令病患坐蜷两足底。相对
取之。合内关穴。
内关二穴。手厥阴心包之经。在手掌后二寸。令病患稳坐。仰手取之。独会。
临泣二穴。足少阳胆之经。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一寸陷中。一云。去狭溪一寸五分。
令病患垂足取之。亦合于外关。
外关二穴。手少阳三焦经。在手腕后二寸。别起心主。令病患稳坐。覆手取之。独会。
后溪二穴。手太阳小肠之经。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令病患稳坐。覆手取之。合申
脉。
申脉二穴。足太阳膀胱之经。在足外踝下赤白肉陷中。令病患垂脚坐取之。侧卧取亦得
合于后溪穴。
照海二穴。足少阴肾之经。在足内踝下赤白肉际陷中。令病患稳坐。足底相对取之。合
列缺二穴。手太阴肺之经。在腕后一寸半。两手相叉指头尽处。筋骨罅间取之。是合照
\x公孙穴。主治二十七证。\x
九种心痛(心、胃)。痰膈涎闷(心、胃)。脐腹痛并胀(三焦、胃)。胁肋疼痛(心、胃)。
血迷(心主)。胎衣不下(小肠、胃)。泄泻不止(大肠、胃)。 气疼痛(心、胃)。里急后重(
大肠三焦)。伤寒结胸(小肠、心)。水膈酒痰(肝胃)。中满不快反胃呕吐(胃)。腹胁胀满痛(
脾胃)。肠风下血(大肠包络)。大人小儿脱肛不收(大肠肺)。气膈(心、肺)。食膈不下(胃、
脾)。食积疼痛(胃脾)。癖气并小儿食癖(小肠心主)。儿枕痛(小肠、三焦)。酒癖(胃、三焦
)。腹鸣(小肠胃)。血刺痛(肝脾大肠胃)。小儿脾泻(脾肾)。泻腹痛(大肠、脾)。胸中刺痛(
心)。疟疾心痛(心包络)。
上件病证。公孙悉主之。先取公孙。后取内关(秋冬八分。春夏五
\x内关二穴。主治二十五证。\x
心胸痞满(肝、胃)。吐逆不定(脾、胃)。中满不快(心、胃)。伤寒不解(心主)。胸满痰
肺、心)。腹痛(胃)。泄泻滑肠(大肠)。酒痰膈痛(心主)。米谷不化(胃)。横竖 气(肝、胃
)。小儿脱肛(大肠、肺)。九种心痛(心主、胃)。胁肋痛(肝、胆)。妇人血刺痛(肝)。肠鸣(
大肠)。积块痛(肝、脾)。男子酒癖(脾、肺)。水膈并心下痞痛(脾、胃)。气膈食不下(胃、
心、肺)。腹肋胀痛(脾、胃、心主)。肠风下血(大肠)。伤寒结胸(胃)。里急后重(小肠)。
食膈不下食(心主、胃)。疟疾寒热(胆)。
上件病证。内关悉主之(秋冬针八分。春夏针入
\x临泣穴主治二十五证。\x
足趺肿痛(胃)。手足麻(小肠、三焦)。手指战掉(肝、心主)。赤眼并冷泪(膀胱)。咽喉
肿痛
伤寒(膀胱)。腿胯痛(胆)。脚膝肿痛(胃、肝)。四肢不遂(胆)。头风肿(膀胱)。头项肿(膀
胱)。浮风瘙痒(肺)。身体肿(肾、胃)。身体麻(肝、脾)。头目眩晕(膀胱)。筋挛骨痹(肝、
胃)。颊腮痛(大肠)。雷头风(胆)。眼目肿痛(肝、心)。中风手足不举(肾)。耳聋(肾、胆)
上件病证。临泣悉主之。先取临泣。后取外关(秋冬五、七分。春夏五分,灸五七壮)。
\x外关二穴。主治二十七证。\x
肢节肿痛(脾)。臂膊冷痛(三焦)。鼻衄(肺)。手足发热(三焦)。手指节痛不屈(三焦)。
眉棱
遂(胆、胃)。筋骨疼痛(肝、胃)。迎风泪出(肝)。赤目疼痛(肝、心)。腰背肿疼(肾)。手足
麻痛并无力(胃)。眼肿(心)。头风掉眩痛(膀胱)。伤寒表热(膀胱)。破伤风(胃)。手臂痛(
大肠、三焦)。头项痛(小肠)。盗汗(心主)。目翳或隐涩(肝)。产后身肿(胃、肾)。腰胯痛(
肾)。雷头风(胆)。
上件病证。外关悉主之(冬秋八分。春夏五分。灸二十七壮)。
\x后溪二穴。主治二十四证。\x
手足挛急(肝)。手足颤掉(肝、三焦)。头风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