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脚草鞋一只取鼻洗净烧灰一钱)
猪心血丸桐子大。金箔为衣。每二丸。倒流水灌下。或入伏龙肝调下。生着儿头戴出。
\x黑神散\x 一名催生如圣散。治横生逆产。其功甚大。并治胎前产后。月水不止崩漏等症。
白芷不见火 百草霜
等分每末二钱。以童便米醋和如膏。加沸汤调下。或童便酒煎。进二服。血得黑则止。此方大能固血。又免血涸甚
妙。一方。加滑石末煎。芎归汤送下。



<目录>卷三\临产

<篇名>附前人效方

属性:\x三合济生汤\x 治临产艰难。虽一日不下者。服此自然转动下生。
当归(三钱) 川芎 枳壳(各一钱) 香附 大腹皮(各一钱半) 苏叶(八分) 甘草(七分)
水煎。必待腰腹痛甚。服之即产。一方。加白芷一钱。此方乃以枳壳芎归达生三方。抽其精粹而成合此汤。
\x产难方\x 治产难。累日气力乏尽。不得生。此是宿有病者。宜此方。
阿胶(二两) 赤小豆(二升)
水九升。煮豆令熟。去豆。化胶。每服五合。不觉更服。不过三服。即出。
\x胜金丹\x 治难产神效。
败兔毫笔头一枚。烧灰研细。生藕汁一盏下之。立产。若虚弱及素有冷疾者。恐冷动气。即于银器内重汤温过服。



<目录>卷四

<篇名>产后

属性:俗云。胎前一团火。产后一盆冰。理固然也。盖以胎前每多邪热。易至气血沸腾。故如火。产后真元大损。气血空
虚。其如冰也必矣。故产后之疾。先以大补气血为主。纵有他疾。亦以末治之。或欲祛邪。必兼补益。此大较也。其间
又当细分气虚血虚。血闷血脱。症候之别。以或补或泄之。盖气虚者当补气。血虚者当补血。血闷者婴儿下盆之后。血
上冲心。以致牙关紧闭面色赤。脉洪数。须问产时去血多少。可以行瘀药导之。血脱者。因儿下之时去血过多。面色白。
唇舌色淡。短气不足以息。脉来或沉或浮。宜用人参。即血脱补气之说也。然亦有血虽脱而瘀血未尽者。其腹内痛。必
攻补兼施。血脱者但骨节痛。以此为辨耳。夫产后气血大亏。固多虚症。然有全虚者。或有虚实兼者。间又有全实者。
亦不可不辨。概作虚治。其说详见于后张氏论中。至月内产母。切不可恃健。不自保重。或劳碌以损荣。或多食以伤胃。
外感六淫之邪。内伤七情之气。倘丝毫犯之。甚至恶露未尽。而作热作疼。真元难复。而为劳为痿。其为患有不可胜言
者。夫力壮易产者。尚不免感疾。况素虚弱。而可不慎乎。盖产后病最重而难治者。莫如蓐劳。蓐劳之由有二。一由内
伤。因产理不顺。调养失宜。或忧劳思虑。伤其脏腑。荣卫不宣。令人寒热如疟。头痛自汗。痰咳气逆。虚羸喘乏。体

肢怠。宜补虚汤。一由外感。不满日月。气血虚耗。风冷乘之。与气血相搏。不能温于肌肤。令人发热憔悴。饮食不消。
肢体烦痛。若风冷之邪。感入于肺。肺受微寒。咳嗽口干。头昏体痛。荣卫受于风邪。流注脏腑。发眩盗汗。寒热如疟。
背烦痛。肢体沉重。此皆蓐劳之所由成也。宜白茯苓散、加味佛手散、人参鳖甲散。其或兼内伤饮食泄泻。与夫瘀
血未尽者。皆有之。不可不别也。产后又有三大病。一病痉。二病郁冒。三病大便难。仲景云。新产血虚。多汗出。
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是也。余每临症。详察病情。三者常相因。
如新产胃虚。不食。往往昏冒而神不清。或厥。是郁冒也。宜白薇汤。郁冒则多汗。必致痉。宜钩藤汤。且多汗。必液
少而大便秘。至五七日七八日之久。宜养荣血。肠自润矣。宜苏麻粥。产后血晕。亦险症也。宜立应四物汤。于产儿下
地时。用荆芥炭五分。童便调服。可预防血晕之患。其或血去过多而晕。宜芎归汤加人参。或为血闭血迷而晕。宜血竭
破棺丹。皆宜详究。产后中风。口噤。牙关紧闭。手足螈 者。以气血大损。经络空虚。劳碌太早。风邪从虚而入。宜
举轻古拜散、小续命汤。故忽然口眼 斜。痰涎潮壅。或角弓反张。宜大豆子汤。产后伤寒。因气血大虚。虽有寒邪。
不可大发散。宜芎归汤加参、苏、葛根微汗之。即或大热不止。宜芎归汤加黄连、知母。亦不可妄投峻剂。以耗元气。
苟非正伤寒。不可绝其饮食。二者皆产后重症。不可轻视。产后发寒热。多因血虚。只宜养血。其外感者十之一二。即
系外感。不可大发散。只宜和解。或阴分不足。憎寒壮热。日轻夜重。宜四物汤加炭姜。微热加茯苓。或血虚发热。而
自汗心烦短气。宜人参当归散。或因乳蒸而发热。宜四物汤加黄 、花粉。或因收束骨节而发热。此不必药。只多服益
母草汤足已。产后儿枕腹痛。宜延胡索散。或身体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