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芎归之辛温,佐以地芍之寒,
温寒适中,为女科诸疾妙剂。若用于产后,必取白芍以酒重复制炒,去其酸寒之性,但
存生血活血之能,或再加黑姜,则何不可用?且芍药性清微酸而收,最宜于阴气散失
之证,岂不为产后要药!先贤尚谆谆告戒,况寒凉酸削者乎!但知芍药酸寒而不究生地
更凉,且直走血分为害尤甚,必不得已,当以熟地代之,若概以四物治产后者、误人多矣。
产后以去败血为先,血滞不快,乃成诸病,夫产后元气既亏,营运失度,不免瘀血
停留,治者必先逐瘀,瘀消方可行补,此第一义也。但虚极不能姑待者,则以峻补之
中,加入温行之药,峻补则力大而可宣通,温行则流畅而不凝滞,即实症逐瘀,亦不可
用峻厉之药。产后元气大虚,恐血无主宰,一任药力,便为崩行不止,虚则易脱,犹覆
水难收矣,故莫若生化汤行中有补,补中有行,温则不滞,无伤胃气,为至当也。
产后元气大脱,新血未生,凡有头疼发热,恶心饱闷诸证,皆是虚中变现之假象,
慨以大补气血为主,如恶露未尽,补药中入行血药。如感冒风寒停滞,亦须补中兼以发
散消导,勿得泛用峻厉,有伤气血,因疑似之外邪,伤真切之元气,岂不误甚!
新产之后,虽无疾病,宜将息劳动,调理脾胃,进以美味饮食,则脏腑易于平复,
气血自然和调,百疾不生,但中气方虚,难于运化,勿得过多,反伤脾胃。
四物生地性凉而滞,大伤脾胃,芍药味酸而寒,易伐生气,产后常多误人,生化汤
除此二味,加以温中行血之剂。如产后儿枕作痛,世多用消块散血之剂,然后议补。又
有消与补混施,不知旧血虽当消化,新血亦当生养,若专攻旧,则新血转伤。世以回生
丹,攻血块,下胞衣,其元气甚多伤损,生化汤因药性功用而立名也,产后血块当消而
新血亦当生也,专消则新血不生,专生则旧血反滞,芎归桃仁三味善去旧血,骤生新
血,佐以黑姜、炙草,引三味入于肺肝,生血利气,行中有补,且得暖则血自流通,恶
露自尽,故无后患,实产后之圣药。(张)因其方,加人参、桂、牛膝、红花,更为产
前催生之神效。
胞衣不下有二,有因恶露入衣,胀而不能出,有因元气亏损,虚而不能出,恶露流
入衣中者,腹必胀痛,用夺命丹,或失笑散,以消瘀血,缓则不救。元气虚弱不能送
下者,腹中不胀痛,用保生无忧散,以固元气,然不若总以万全汤去人参,并可取效为至当也。
妇人百病,莫重于生产,产科之难,临产莫重于催生,既生莫重于胞衣不下,古方
用花蕊石散最为紧要,但恐石药非肠胃大虚者所宜,莫若生化万全二方,选而用之。
有川佛手散,加红花、益母草、香附、山楂、陈皮、牛膝稍煎成,冲重便服。更有一
法,产讫胞衣不下,停久非特产母疲倦,又恐血流胞中,必致危笃,宜急断脐带,以物
系坠,使血不潮入胞中,则胞衣自痿缩而下。只要产母安心以物系坠之时,尤宜用
心,先系然后截断,不尔胞上掩心而死,慎之。



<目录>卷三\产后杂症门

<篇名>产后血晕

属性:产后血晕由产前素虚,产时亡血过多,以致虚火泛上,身无所主,以致昏晕。张按∶大病、大虚之症,皆有之,名
为血晕,实非因血而致晕也。方书尽曰,败血流入肝经,眼生黑花,头目旋晕不能起坐,昏闷不省人事,谓之血晕。此
血热乘虚逆上凑心,故昏迷不省,气闭欲绝也,服童子便最好。此论但照管败血,全不照管大虚,但云气闭欲绝。服童
便,岂童便可挽回元气欲绝乎。一方∶用当归二钱、益母草一钱,人参二钱、红花六分、黑姜八分,冲热童便服,此方
兼得之矣。张每遇产妇向有血晕之症者,于将产数日预服十全、归脾、养荣,调补气血。临产,人参一、二两煎服,补
于未产、未虚之前,产后无虚可乘,无晕可发矣。
妇人分娩昏冒瞑目,因阴血暴亡,心神失养。心与包络君火相火也,得血则安,亡血则危,火上炽,故令人昏冒;
火乘肺,故瞑目不省人事,是阴血暴亡,不能镇抚也。经云∶病气不足,宜补,不宜泻。瞑目合眼,病悉属阴,暴去有
形之血,则火上炽,但补其血,则神自安,心得血则能养而神不昏迷矣。然甚者,更当以补气药兼之,恐势急而补阴不
及,且气能生血也。
下血多而晕,名为血脱,当大剂人参,可以回阳。若下血少而晕,非血滞、或属血竭,滞者温而行之,竭者浊而补
之,切勿以破血、行血妄投也。
产后血晕,宜轻轻扶坐,烧炭沃醋,或烧旧漆器,令烟入口鼻即苏。急捏人中,静以待之,元气渐复,不可乱动,
益令神气散乱矣。



<目录>卷三\产后杂症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