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斑疹身热。口干心烦。
生地黄(一钱) 麦冬(五分) 杏仁 款冬花 陈皮(各八分) 水
煎服。准绳有甘草。一书并有桔梗。
\x利金汤\x 治肺燥塞不利而咳。
贝母 茯苓 枳壳 陈皮 桔梗 甘草 生姜、白蜜引。
\x除热清肺汤\x 治麻尽透而壮热咳嗽。大便闭结。
石膏(三钱) 麦冬(去心一钱五分) 元参 生地黄 贝母 栝蒌
根赤芍药(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煎温服。
\x清咽滋肺汤\x 治麻后余热。咳嗽声喑。
元参 牛蒡子 荆芥 贝母 麦冬 栝蒌根 马兜铃 明玉竹 桔梗
(各八分) 甘草(四分) 水煎服。此方缪仲淳有薄荷。无马兜铃。
\x孟介石清肺饮\x
熟石膏 生地黄(各一钱五分) 麦冬(二钱) 淡竹叶(七分) 陈
皮(七分) 元参 柴胡(各一钱) 当归尾 黄芩 知母(炒) 桔梗(各
七分) 僵蚕(炒五只) 甘草(去皮三分) 灯心五十寸引。
\x静远主人清肺饮\x 治麻后传肺胃二经。咳喘急。
麦冬 牛蒡子 防风 茯苓 桑白皮 地骨皮 知母 桔梗 甘草 水煎服。
\x清肺消毒化痰汤\x
牛蒡子 荆芥穗 防风 贝母(各五分) 连翘 黄芩 前胡 茯苓(各七
分) 枳壳 桔梗(各一钱) 甘草(三分) 水煎。作十余次徐徐服。
\x秘本门冬清肺汤\x
天冬 麦冬 知母 贝母 杏仁(去皮尖炒研) 石膏 骨皮 牛蒡子 款
冬花 桑白皮 马兜铃 桔梗 甘草、糯米引。水煎服。
\x骨皮清膈散\x
黄芩(二钱五分) 石膏(七分) 滑石(七分五厘) 地骨皮 当归 知
母桑白皮 紫菀茸(蜜炒) 白茯苓 桔梗 甘草(各五分) 姜三片引。水煎服。此方加人参、柴胡、白芍、白术、
黄。(蜜炙各五分)。名人参清膈散。治肺热。鼻干涕唾稠粘。
\x麦冬清肺汤\x
麦冬 知母 贝母 黄芩 杏仁 天花粉 枳壳 陈皮 丹皮 楂肉 桔梗 水煎服。
\x枳壳前胡汤\x
枳壳 前胡 防风 赤茯苓 苏梗 桔梗 甘草 水煎服。气急者。以沉香磨水对服。
\x天真膏\x 治麻后咳嗽不止。内热不清。心神不宁。夜卧不安。或生疮疥。
生地黄 麦冬 元参 白茯苓 紫菀茸 知母 陈皮 桑白皮 沙参 生黄 薏苡仁
枣仁 丹皮 茯神 当归身 白术 此方以生地、麦冬、元参、沙参、黄 、苡仁、炒白术为
君。白茯苓、炒枣仁、茯神、当归、丹皮、陈皮、紫菀茸为臣。炒知母、桑白皮为佐。入砂锅内。
以长流水浸。用桑柴文武火煮两时之久。水减。再添水于内。取出去滓。将药水澄清。复入砂
锅再熬。加蜜和成膏。以瓷 收贮。每用三匙。滚水调服。
\x葶苈丸\x 治麻出气喘。将成龟胸。
葶苈子(隔纸略炒) 汉防己 牵牛子(略炒) 杏仁(去皮尖油) 莱菔子 煎服。大
便溏滑者。除牵牛。
\x贾兰峰传方\x
黄连 黄芩 连翘 元参 知母 杏仁 干葛 麻黄 牛蒡子 陈皮 浓朴 白芍 桔
梗甘草 水煎服。
\x枳桔二陈汤\x
半夏(姜汁蒸三钱) 陈皮(去白) 白茯苓(各一钱) 甘草(五分) 枳壳 桔梗
(各八分) 姜引。水煎服。
\x犀角解毒化痰汤\x 治麻后咳嗽气喘。唇焦结热。或烦躁不安。或口鼻出血。
犀角(磨汁) 丹皮 连翘 贝母 天花粉 薄荷 紫草茸 甘草梢(各一钱) 当归(八分) 牛蒡
子(九分) 赤芍(六分) 生地黄(二钱) 黄连(五分) 淡竹叶(三十片) 水煎服。



<目录>卷之三

<篇名>气促发喘鼻扇胸高第五十一

属性:气促原因肺未清。开口出纳喘候真。鼻扇痰鸣肺将绝。胸高必定归幽冥。
气促之症。多缘肺热不清所致。治法当分时候。若见于未出及正出之时。药宜疏托。以清热
透肌汤(见二十五条)去甘草主之。如见于正收及收后。药宜降火及泻肺气。以清咽滋肺汤(见五
十条)去玉竹、桔梗、甘草。加茯苓、陈皮以消痰。若开口而作出纳。胸胁高叠。起止不常不定。
是为喘症。乃属痰火之候。热邪壅遏肺窍。气道阻塞而然也。然喘症有虚实之分。实者易治。虚者
难为。欲察其虚实之确。在于大便之溏泄。小便之清利。大便之坚结。小便之赤涩上别之。(朱曰
虚实之分。当于见证求之。)若大便溏泄。小便清利。唇白而身无大热。皆为虚症。治以半夏、苏
子、芥子、葶苈、桔梗、甘草、莱菔子、陈皮、南星、茯苓之类。以清痰润肺。多难获效。实则大便
坚燥。小便赤涩。唇红而身发壮热。用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