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寒少而热
多,以至纯热者,或昼夜发热者,或但
潮热,余时热稍缓者。有从外解者∶或战汗,或狂汗、自汗、盗汗、或发斑;有潜消者;有从
内传者∶或胸膈痞闷,或心腹胀满,或心痛腹痛,或胸胁痛,或大便不通,或前后癃闭,或
协热下利,或热结旁流。有黄苔黑苔者,有口燥舌裂者,有舌生芒刺、舌色紫赤者,有鼻孔
如烟煤之黑者,有发黄及蓄血、吐血、衄血、大小便血、汗血、嗽血、齿衄血,有发颐疙瘩
疮者,有首尾能食者,有绝谷一两月者,有无故最善反复者,有愈后渐加饮食如旧者,有愈后
饮食胜常二三倍者,有愈后退爪脱发者
。至论恶证,口噤不能张,昏迷不识人,足屈不能伸,唇口不住牵动,手足不住振战,直视
,上视,圆睁,目瞑,口张,声哑,舌强,遗尿,遗粪,项强发痉,手足俱痉,筋惕肉 ,
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等证,种种不同,因其气血虚实之不同,脏腑禀赋之有异,更兼感重感轻
之别,考其证候,各自不同,至论受邪则一也,及邪尽一任诸症如失。所谓知其一万事毕,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以上止举一气,因人而变。至有岁气稍有不同者,有其年众人皆从自汗而解者,更有其年众

皆从战汗而解者,此又因气而变,余证大同小异,皆疫气也。至又杂气为病,一气自成一病
,每病各又因人而变。统而言之,其变不可胜言矣,医者能通其变,方为尽善。



<目录>下卷

<篇名>四损不可正治

属性:凡人大劳、大欲、及大病、久病后,气血两虚,阴阳并竭,名为四损。当此之际
,忽又加疫,邪气虽轻,并为难治,以正气先亏,邪气自陷,故谚有云∶伤寒偏死下虚人,
正谓此也。
盖正气不胜者,气不足以息,言不足以听,或欲言而不能,感邪虽重,反无胀满
痞塞之证,误用承气,不剧即死。以正气愈损,邪气愈伏也。
若真血不足者,面色萎黄,唇口刮白,或因吐血崩漏,或因产后亡血过多,或因肠风脏毒所
致,感邪虽重,面目反无阳色,误用承气速死,以营血愈消,邪气益加沉匿也。
若真阳不足者,或四肢厥逆,或下利清谷,肌体恶寒,恒多泄泻,至夜益甚,或口鼻冷气,
感邪虽重,反无发热燥渴苔刺等证,误用承气,阳气愈消,阴凝不化,邪气留而不行,轻则
渐加
萎顿,重则下咽立毙,若真阴不足者,自然五液干枯,肌肤甲错,感邪虽重,应汗无汗,应
厥不厥,误用承气,病益加重,以津液枯涸,邪气涩滞,无能输泄也。凡遇此等,不可以常
法正治,当从
其损而调之,调之不愈者,稍以常法治之,治之不及者,损之至也。是故一损二损,轻者或
可挽回,重者治之无益,乃至三损四损,虽卢、扁亦无所施矣,更以老少参之;少年遇损,或可调治;老年遇损,多见
治之不及者,以枯魄独存,化源已绝,不
复滋生也。



<目录>下卷

<篇名>劳复、食复、自复

属性:疫邪已退,脉证俱平,但元气未复,或因梳洗沐浴,或因多言妄动,遂致发热,
前证复起,惟脉不沉实为辨,此为劳复。盖气为火之舟楫,今则真气方长,劳而复折,真气既
亏,火亦不前,如人欲济、舟楫已坏,其可渡乎?是火也,某经气陷,则火随陷于某经,陷于经络则为表热,陷于脏腑
则为里热,虚甚
热甚,虚微热微。治法∶轻则静养可复,重则大补气血,候真气一回,血脉融和,表里通畅
,所陷之火,随气输泄,自然热退,而前证自除矣。若误用承气及寒凉剥削之剂,变证蜂起
,卒至殒命,宜服安神养血汤。
若因饮食所伤者,或吞酸作嗳,或心腹满闷而加热者,此名食复,轻则损谷自愈,重则消导方
若无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此名自复,当问前得某证,所发亦某证,稍与前药,以彻其余
邪,自然获愈。
\x安神养血汤\x
茯神 枣仁 当归 远志 桔梗 芍药 地黄 陈皮 甘草
加龙眼肉,水煎服。



<目录>下卷

<篇名>感冒兼疫

属性:疫邪伏而未发,因感冒风寒,触动疫邪,相继而发也,既有感冒之因由,复有风寒
之脉证,先投发散,一汗而解,一二日续得头疼身痛,潮热烦渴,不恶寒,此风寒去,疫邪
发也,以疫法治之。



<目录>下卷

<篇名>疟疫兼证

属性:疟疾二三发,或七八发后,忽然昼夜发热、烦渴不恶寒、舌生苔刺、心腹痞满、
饮食不进,下证渐具,此温疫着,疟疾隐也,以疫法治之。
温疫昼夜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