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歌曰 三两黄连柏与秦。白头二两妙通神。病缘热利时思水。下重难通此药珍。
蔚按。厥阴标阴病。则为寒下。厥阴中见病。则为热利下重者。即经所谓暴注是也。白
头翁临风偏静。特立不挠。用以为君者。欲平走窍之火。必先定摇动之风也。秦皮浸水青蓝
色。得厥阴风木之化。故用以为臣。以黄连、黄柏为佐使者。其性寒寒能除热。其味苦。苦
又能坚也。总使风木遂其上行之性。则热利下重自除。风火不相煽而燎原。则热渴饮水自
止。



<目录>卷六\霍乱方

<篇名>四逆加人参汤

属性:治霍乱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此方主之。
四逆汤原方加人参(一两)
歌曰 四逆原方主救阳。加参一两救阴方。利虽已止知亡血。须取中焦变化乡。(内经
谓中焦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方用人参滋中焦之汁。非取其回阳也。)
蔚按。论云。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无血也。言霍乱既利而复利。其证恶寒。其脉又微。

则亡阴之义也。金匮曰。水竭则无血。即为津液内竭。故以四逆汤救其阳气。又加人参生其
津液。柯韵伯疑四逆汤原有人参。不知仲景于回阳方中迸绝此味。即偶用之。亦是制热药之
太过。惟救阴方中乃加之。韵伯此言。可知未尝梦见本草经也。



<目录>卷六\霍乱方

<篇名>理中丸

属性:治霍乱病呕吐泄利。寒多不饮水者。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白术(三两) 干姜(三两)
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
四夜一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根据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

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
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
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揭衣被。(按与服桂枝汤同法。可知伤寒不忌食也。)
歌曰 吐利腹疼用理中。丸汤分两各三同。术姜参草刚柔济。服后还余啜粥功。
加减歌曰 脐上筑者白术忌。去术加桂四两治。吐多白术亦须除。再加生姜三两试。若
还下多术仍留。输转之功君须记。悸者心下水气凌。茯苓二两堪为使。渴欲饮水术多加。共
投四两五钱饵。腹中痛者加人参。四两半兮足前备。寒者方内加干姜。其数亦与加参类。(足

灵胎云。桂枝汤之饮热粥。欲其助药力外散。此饮热粥。欲其助药力以内温。)
蔚按。论云。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
主之。曰霍乱者。呕吐而利也。头痛发热身疼痛者。内霍乱而外伤寒也。热渴者。以五苓散
助脾土以滋水津之四布。寒而不渴者。用理中丸理中焦而交上下之阴阳。盖以上吐下利。不
论寒热。治宜专顾其中也。王晋三云。人参、甘草甘以和阴。白术、干姜辛以和阳。辛甘相
辅以处中。则阴阳自然和顺矣。 此为温补第一方。论中言四逆辈。则此汤俱在其中。又治
大病瘥后喜唾。善读书者。于喜唾二字推展之。凡脾胃虚皆是。便可悟调理之善方矣。
程郊倩曰。参、术、炙草。所以固中州。干姜守中。必假之焰釜薪而腾阳气。是以谷入
于阴。长气于阳。上输华盖。下摄州都。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矣。此理中之旨也。



<目录>卷六\霍乱方

<篇名>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属性:治吐以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脉微欲绝者。此汤主之。
通脉四逆原方加猪胆汁(四合。)通脉四逆汤煎成。内猪胆汁。分温再服。其脉即出。
歌曰 生附一枚三两姜。炙甘二两玉函方。(此遵宋本金匮玉函经。坊刻伤寒论甘草三
两炙。)脉微内竭(吐以下断。津液竭于内也。四肢拘急。津液竭于内而不荣乎外也。)资真
汁。(经
汁止半合。)
蔚按。论云。吐以下断者。言阴阳气血俱虚。水谷俱竭。无有可吐而自已。无有可下而
自断也。曰汗出而厥脉微欲绝者。无阳气以主之也。曰四肢拘急者。无津液以养之也。此际
若用四逆汤姜、附之温。未尝不可以回阳。倍用甘草之甘。未尝不可以滋阴。然犹恐其缓而
无济也。若用通脉四逆汤。倍干姜之勇。似可追返元阳。然犹恐大吐大利之余。骤投大辛之
味。内而津液愈涸。外而筋脉愈挛。顷刻死矣。师于万死中觅一生路。取通脉四逆汤以回其
厥。以止其汗。更佐以猪胆生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