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曰牡疟。此散主之。
蜀漆(烧去腥。) 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各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
歌曰 阳为痰阻伏心间。牡疟阴邪自往还。蜀漆云龙平等杵。先时浆服不逾闲。
王晋三云。邪气结伏于心下。心阳郁遏不舒。疟发寒多热少。不可谓其阴寒也。主之以
蜀漆
母在
邪涌



<目录>卷二\附外台秘要三方

<篇名>牡蛎汤

属性:治牡疟。
牡蛎 麻黄(各四两。) 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

歌曰 先煎三(两蜀)漆四(两)麻黄。四(两牡)蛎二甘后煮良。邪郁胸中须吐越。
驱寒散结并
(犀) 按。疟多寒者名牡疟。是痰饮填塞胸中。阻心阳之气不得外通故也。赵氏云。
牡蛎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 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三两。) 栝蒌根(四两。) 生姜(三两。) 大
枣(十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歌曰 柴胡去夏为伤阴。加入蒌根四两珍。疟病渴因邪灼液。蒌根润燥可生津。
王晋三云。正疟寒热相间。邪发于少阳。与伤寒邪发于少阳者稍异。内经言。夏伤于大
暑。
伏于

。而加天花粉生津润燥。岂非与正伤寒半表半里之邪。当用半夏和胃而通阴阳者有别乎。
柴胡桂姜汤(歌见长沙方歌括。)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甘草(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初服微烦。复服
汗出
王晋三云。夏月暑邪。先伤在内之伏阴。至秋复感凉风。更伤卫阳。其疟寒多微有热。
显然
和其
阳明
阳也
元犀按。先贤云。疟病不离少阳。少阳居半表半里之间。邪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
热。争则病作。息则病止。止后其邪仍居于少阳之经。愚意。外为阳。内为阴。先寒者邪欲
出。其气干于太阳。冲动寒水之气而作也。后热者。以胃为燥土。脾为湿土。湿从燥化。则
木亦从
虚。得



<目录>卷二\中风历节方

<篇名>侯氏黑散

属性: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 白术 防风(各十分。) 桔梗(八分。) 黄芩(五分。) 细辛 干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等。

歌曰 黑散辛苓归桂芎。参姜矾蛎各三同。菊宜四十术防十。桔八芩须五分通。
犀按。王晋三云。程云来谓金匮侯氏黑散。系宋人校正附入唐人之方。因逸之。其辨论
颇详
固涩
开千
服六



<目录>卷二\中风历节方

<篇名>风引汤

属性:除热瘫痫。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螈 。日数发。医所不疗。除热方。 巢氏云
宜此汤。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 滑
石赤石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苇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按。
方中
歌曰 四两大黄二牡甘。龙姜四两桂枝三。滑寒赤白紫膏六。瘫痫诸风个中探。
元犀按。大人中风牵引。小儿惊痫螈 。正火热生风。五脏亢盛。及其归迸入心。其治
同也
草以
浓土
更用
以石



<目录>卷二\中风历节方

<篇名>防己地黄汤

属性:治中风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热。其脉浮者。
防己 甘草(各一分。) 桂枝 防风(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绞取汁。生地黄二斤。 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药汁。

歌曰 妄行独语病如狂。一分己甘三桂防。杯酒渍来取清汁。二斤蒸地绞和尝。
徐灵胎云。生渍取清汁。归之于阳以散邪热。蒸取浓汁。归之于阴以养血。此皆治风邪
归附



<目录>卷二\中风历节方

<篇名>头风摩散

属性:治头风。
大附子(一枚。) 盐(各等分。)
上附子为散。和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