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钱)、连翘、赤芍药(各八分)、大黄(三钱)。
目疾久服寒凉伤脾。致脾胃虚损。不能生血。反昏暗者。宜服清神益气汤。
又方 固本还睛丸(出医学正传) 治肝肾脾肺虚损。风热乘之。以致目暗不明。视物昏花。
或翳膜朦蔽。内外障痛。一切眼疾。并宜服之。
久服诚有奇效。非惟明目。且能滋养百骸。调和五脏。
天门冬(去心二两) 淮生地黄(二两) 人参(一两五钱) 麦冬(去心二两) 淮熟地黄(二两)
当归(一两五钱) 五味子(七钱) 青相子(一两) 石斛(一两五钱去根) 牛膝(酒洗一两)
犀角(一两炒) 川芎(一两) 枳壳(麸炒一两) 黄连(酒炒一两) 菟丝子(酒洗去土蒸熟
捣碎晒干一两五钱) 枸杞子(甘州者去梗一两五钱) 柏子仁(去壳净炒一两五钱) 决明子(
炒一两五) 杜仲(姜汁炒断丝一两) 羚羊角(白者一两) 黄柏(盐酒炒一两五钱)
上二十一味。除二冬二地酒煮捣膏。柏子仁另研。余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九十丸。空心盐酒送下。忌煎炒五
辛发物。
又方 和气饮治耳鸣久聋。
川芎(一钱) 当归(一钱) 乌药(一钱五分) 陈皮(八分) 贝母(一钱) 黄芩(酒炒一钱)
山栀(八分) 桔梗(七分) 升麻(三分) 木通(八分) 木香(三分) 石菖蒲(一钱五分)
上作一服。姜三片。煎熟。加葱自然汁半盏。和服。
又方 加减凉膈散治口鼻舌诸病。皆由上焦壅热所致。
连翘 栀子 黄芩 石膏 大黄(各一钱五分) 防风 荆芥 薄荷(各八分) 甘草(四分)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生地黄 麦门冬(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一钟半。煎。食后服。
口疮。加黄连(一钱二分)、桂(二分)、唇疮,加同上。
腮肿。加升麻(五分)、白芷(七分)、牛蒡子(一钱五分)、倍石膏。
舌肿胀。加白芍药、黄连(各一钱)、玄明粉(八分)。
舌疮。加黄连、青黛(各一钱)、舌胎。加同上。
牙缝舌根。无故出血。加牡丹皮、侧柏叶、槐实(各一钱)。
牙疼。加升麻(五分)、白芷(八分)、黄连(一钱)、川椒(七粒)。
走马牙疳。以女人溺桶中白垢。火 一钱。铜绿(三分)、胆矾(二分)、麝香(一分)、研末敷
上。立效。
咽喉肿痛。加黄连、山豆根(各一钱)、玄参、桔梗(各八分)、牛蒡子(一钱五分)、升麻(
三分)、一法本方加马兰根、夏枯草(各二钱三钱)、大抵咽喉之症。所关甚急。煎药则但能拔去
火邪耳。惟以针刺出血。为急要法也。



<目录>卷之三\火门

<篇名>下部(淋浊疝及女人血崩带下是也)

属性:脉 淋家之脉。尺细而数。左尺脉数。妇人则阴中生疮。男子则为气淋。肺脉浮弦而涩。为
便闭。鼻头色黄者。小便难。尺寸急数。为小便闭。右寸肺主之。左尺肾膀胱主之。尺脉芤
者。便血。尺脉实数者。热结膀胱而小便淋沥不利也。 遗精白浊。 女人带下赤白。尺寸
必洪大而涩。按之无力。或细微。或沉紧而涩。皆为元气不足。又云∶急疾者难治。迟者
易治。女人两尺弦细者。必白带。洪数者。必赤带。淋浊带下。皆下焦湿热之所为也。 疝
脉。关尺弦急。或寸口弦紧为寒。豁大急搏为热。沉迟浮涩皆为疝。痛视在何部。而知其
脏。如心肝脾肺肾之属。各按本经脉症治之。又云∶牢急者生。弱急者死。 崩漏之脉。
两尺洪数而疾为热。微迟弦细为寒。寸微。关弦。尺芤。为气盛血衰。大抵血崩之脉。属火者
脉多洪数。又云∶迟缓者易治。急疾者难治。
症 丹溪云∶淋有五。皆属于热。又云小便滴沥痛者淋。急满不痛者。谓之闭也。亦有痰气
闭塞于上。热结于下。宜吐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降。而热自除。盖气乘其水。而气不得下
输。热结膀胱。而小便淋闭不利也。譬犹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下窍之水出焉。其斯之谓欤
。戴氏云∶便浊带下。俱属湿热。虽有赤白之异。终无寒热之分。河间云∶天气热则水浑
浊。寒则澄清。由此观之。湿热明矣。盖寒则坚凝。而热则流通故也。何疑之有哉。 集成
云疝之一症。专主肝经。肾经绝无相干。或曰∶肝经与冲任督脉所会。聚于阴器。伤于寒。
则阴缩。伤于热。则纵挺不收。盖木性急速。火性暴。而痛亦暴也。前人论疝甚多。或曰膀
胱。或曰肾。或曰小肠气。其实皆归于肝经也。大抵此病始于湿热在经。遏而至久。又得寒
气外束。不得疏散。所以作痛。若只作寒论。恐为未备。必兼湿热乃可。 内经曰∶阴虚阳
抟谓之崩。按东垣论云∶由脾胃气亏。下陷于肾。与相火相合。湿热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