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因心烦事冗。饮食失节。劳役过度。致脾胃虚弱。心火旺盛。则百脉沸腾。血脉逆行。
邪害空窍。犹天明而日月不明也。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注于目。脾者诸阴之
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脾虚。则五脏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于目矣。心者。君火也。主
人之精。宜静而安。相火化行其令。相火者,包络也。主百脉。皆营于目。既劳役运动。势
乃妄行。又因邪气所并。而损血脉。故诸病生焉。经曰。目得血而能视。血气盛。则精盛。
血气衰。则精弱。精弱则水虚。水虚则火动。火动则东方实。东方实则肝邪盛。而视
物不真矣。所以视植物为动物者。有之。视动物为植物者有之。然血有太过不及。皆能为痛
。太过则目壅塞而障痛。不及则无血养而枯痛。目之锐。皆少阳经也。血少气多。目之上纲
。太阳经也。血多气少。目之下纲。阳明经也。血气俱多。惟足厥阴经。连于目系而已。血
太过者。血得热而溢于上。所以作痛。治之之法。风热者。发以散之。血少神劳。肾虚者。
补血滋阴以调之。实者决之。虚者补之。辛以散之。凉以清之。随其病而药之。无不愈也。
按诸书论耳症不一。有气聋。热聋。阴虚聋。脓耳。 耳。气厥而聋。又挟风与劳损而聋
者。盖十二经脉。上络于耳。其阴诸经。适有交并。则脏气逆而厥。厥气抟入于耳。是为厥聋
。必兼眩运。况耳为宗脉之所附。若脉虚而风邪乘之。经气闭而不宣。谓之风聋。必兼头痛
。如瘦悴力怯。昏昏积积而暗暗然者。为劳聋。必兼虚怯等症。此好色肾虚者有之。有痰
火上升。郁于耳中而鸣。有热气乘虚。随脉入耳。结为脓汁。谓之脓耳。或耳有津液。风热
抟之。结硬成核塞耳。亦令暴聋。为 耳。大抵耳属足少阴之经。肾之寄窍也。肾气通于耳
。所主者精。精气充足。则耳闻而聪也。若劳伤气血。精脱肾败。则耳聋矣。治之之法。风
者散之。热者凉之。肾虚者补而养之。痰火者清而降之。各随其宜。不可不察也。 口臭生
疮。皆脾胃中有浊热所致。盖脾热则口干燥。胃热则唇破裂。又云∶五脏之气。皆通于口。
是以脾热则口甘。肝热则口酸。肾热则口咸。肺热则口辛。心热则口苦。胃热则口淡。胆热
则口酸苦。皆因谋虑不决而得。 丹溪云∶鼻乃肺之窍。因心肺上病而不利也。有寒有热。
寒邪伤于皮毛。气不利而壅塞。热壅清道。所以塞而不闻香臭矣。又有面鼻红紫黑。皆热伤血
而血热所致。盖面乃阳中之阳。鼻居面中。一身之血运到面鼻。皆为至清至精之血。多酒之
人。酒气熏蒸于上。面鼻得酒热之气。血为极热。血热复遇感冷。污浊凝结不行。面鼻紫黑
而肿。俗名酒 鼻是也。治宜清热。化滞血。生新血。或曰酒 鼻者。皆由肺经壅热所致。盖
肺气通于鼻。清气出入之道路。或因饮酒。气血壅滞上焦。邪热伏留不散。为鼻疮矣。或肺
经素有风热。虽不因酒。亦自生也。 鼻塞肉。亦由于此。 舌病。乃心肝脾壅热所致。说
见脉下。 牙齿肿痛。按东垣论云∶齿者肾之标。骨之余。上龈隶于脾土。足阳明胃之脉贯
络也。手阳明。恶寒饮而喜热。足阳明。喜寒饮而恶热。热甚则齿动龈脱。作痛不已。有恶
寒痛者。有恶热痛者。有恶寒恶热痛者。有恶热饮。少寒饮多痛者。有动摇痛者。有齿袒则
痛者。有齿龈为疳所蚀。血出而痛者。有 肿起而痛者。有脾胃中有风邪。但觉风而痛者。
有痛而臭不可近者。盖齿为关门。肾之荣。骨之余也。肾衰则齿豁。精固则齿坚。大肠虚。
则齿露。大肠壅。则齿浮。挟风则攻于头面。眼目疳 则HT 脱为痔。亦有气郁而致者。医者
诚能求其本而疗之。厥疾弗瘳者。未之有也。 喉痹。按子和云∶热气上行。搏于喉之两旁
。近外肿作。以其形似。是谓乳蛾。一为单。两为双也。比乳蛾差小者。名喉痹。热结于
舌下。复生一小舌。名曰重舌。胀热。结于舌中肿起。名曰水舌。胀热结于咽喉。肿绕于外
。且麻且痒。肿而大者。名曰缠喉风。喉痹暴发暴死者。名曰走马喉痹。其名虽殊。火则
一也。夫少阴君火。心主之脉。手少阳。相火三焦之脉。二火皆主其脉。并络于喉。气热则
内结。结甚则肿胀。肿胀甚则闭。闭甚则不通而死矣。至于嗌干咽痛。颔肿舌本强。皆君火
之为也。惟喉痹急。连属相火也。经云∶甚者从之。又云∶龙火以火逐之。故古人疗喉痹等
症。用甘桔等汤治之。世医不达此旨。妄云大寒之剂。或至冷草药服之。 其气而不救者
。吾见多矣。其出血之法。最为紧要。但人畏针。委曲旁求。若病之急者。即闭而死。良可
痛哉。
治 河间云∶目疾在腑为表。当除风散热。在脏为里。当养血安神。如暴失明。昏涩翳膜。
眵泪斑疮。入眼暴散。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