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食者起于热。热则下而愈。须审问之。脉浮而弦者起于风。则汗而
愈。濡而弱者起于湿。湿则渗而愈。洪而数者起于热。热则下而愈。迟而涩者起于寒。寒则
温而愈。风寒暑湿证状不同。然风为走注。寒为疼痛。暑为热烦。湿为重着。必有可验之证
。治法总贵乎疏导。但不可过剂。其补汤淋洗则医家之大戒也。虽然香港脚渐入顿深。非药力
相接不可也。治之亦当究其源。或因风寒发动。则为之解风寒。或因饮食酿成。则为之消饮
食。气触而发者。则与之调气。续生于他病者。则以他病方药理之。所患气实而死。未有服
药致虚而殂者。甚至喘嗽上冲心痛。呕吐。腹胁胀满。顽痹不仁。最为恶候。然所谓寒则温
之。热则寒之。在表则散之。在里则下之。太虚者扶养之。是为不刊之法。
伤寒传经之邪。病至厥阴。其脉微带浮缓之状。是则脾气将复。邪无所容。寒热作而得
汗以
之证
伤寒表证当汗而不可下。里证当下而不可汗。在半表半里当和解。不可发汗吐下。在上
则通
入于
下之



大承气
不见。
者。或
反无汗
寒。或畏
三一承气
柴胡、天
退。本气
热势之甚
小便赤
虚不能
青冷。
实痛。
阳热势
虽古人
而未愈
而昏
毒汤
用。
六经传变。太阴、少阴、厥阴,皆属阴证也。少阴者肾也。厥阴者肝也。太阴者脾也。
脾何





人之伤寒则为热病。古人通谓之伤寒病。前三日。巨阳、阳明、少阳受之。热在于表。
汗之
是热
景本
伤寒则。别。语无伦者曰谵语。实则呓语也。外证大便秘。小便赤。声重。曰郑声。虚
则郑
衣。








何逆有四种。或变为湿疟。或变为风温。或为湿毒。或为温疫也。发而汗不止曰漏风。漏风
亦亡阳之别名也。又大下之后损伤阴血。亦谓之亡阳。又太阳病。桂枝证而投麻黄。汗出多




俗谓之天行。发湿温汗。日重 。重 者死。温病汗出。辄后复发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
狂言不能食。曰阴阳交。交者死也。评热论云。发热。脉躁。狂言不能食。谓之三死。发热
脉躁盛不得汗者。曰阳极。死。又若已得汗。而脉躁盛者。亦主死也。大都汗后。脉躁盛者
皆死也。病瘥后更发热。曰遗热。病瘥后。劳动再病曰劳复。病瘥后。食肉再病曰食复。脉
浮迟或弱。不能作汗。其身痒者。曰无阳。目乱无神。吐利并作。曰霍乱。鼻出血曰衄。阳



关脉小细沉紧。舌上白苔而滑者。曰脏结。死不治。上唇有疮。虫食其喉。或食其脏。曰惑
。下唇有疮。虫食其肛。或食其阴。曰狐。咳逆曰哕。干呕曰 。脉相克贼曰负。负者死。
谓阳明与少阳合病。其脉但长大者。谓有胃脉为顺。若脉中有弦。即是有木脉也。土被木贼。
故曰负。所以死也。伤寒有所不利者行之。取其渗泄也。利小曰渗泄。大抵小便数则大便难。
小便曰溲。民病 溏。大便寒而鸭溏。水谷不别也。大便坚硬。曰硬。此有热而硬也。
曰寒则溏。热则垢也。肠热而利谓之肠垢。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黄病曰疸。内
经疟论中。谓疸为热。活人书。以黄为疸。南方暑湿。近夏瘅热。故病黄也。疸与瘅同。因
热而病黄胆也。心振寒而动曰悸。厥阴证云。厥逆怔忪。此有水也。宜治水。香港脚有小腹不
仁。而怔忪者。少阳呕而发热。胸胁满。小便不利。怔忪者。心中若有所失。曰懊 。当汗
而误下者。为痞为结胸。为懊 。应下而汗者。为亡阳。为谵语。为下厥上竭。强发少阴汗
则动血。或退场门鼻。或出耳目。谓之下厥上竭也。目中不了了。谓不明了也。或谓之睛不和
。言不和平如寻常也。口中不仁。小腹不仁者。即所谓皮肤不仁之义。皮肤不仁者。顽麻而
不知有无也。身振摇而动。曰肉 。脐下有动气曰奔豚。在上者涌之曰吐。在下者泄之曰利
。左关曰人迎。右关曰气口。足趺上动脉曰冲阳内踝骨上陷中动脉。曰太溪。乳直下筋骨间
。近腹处曰期门。脐下一寸曰气海。千金方指迷方。并云一寸五分。此谓从其心量下一寸五
分也。二寸曰丹田。三寸曰关元。血曰营。气曰卫。玄府曰汗孔。素问生气通天论。劳汗当
风。注云。玄府即汗孔也。手足搐搦曰螈 。二阳俱病曰合病。先一阳病。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