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
\x五味子汤 治肾水枯竭。运用不上。致令口中干燥。舌上坚硬。或如鸡内金。\x
北五味子(真者) 绵黄 (去芦头生用) 人参(去芦)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半) 粉

(炙半两) 上 咀。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无时候。一日一夜五七
服妙。
\x连翘散 治疮疡疖肿。一切恶疮。疼痛烦渴。大便溏泄。虚热不宁。\x
连翘 山栀子 甘草 防风(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

温服。不拘时候。
\x陈粟汤 治发背干呕吐。此因先患热渴。饮冷太过。胃寒所致。宜服。温脾平胃。\x
陈粟米(微炒一合) 干姜(炮制半两) 甘草(炙四两) 上 咀如麻豆。每服五钱。
用水
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以瘥为度。
\x干葛饮 治发背作渴。\x
黄芩 朴硝(各五钱) 干葛(一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用枇杷叶去背上白毛。净
洗同
煎。不拘时服。
\x凝水石煎方 治发背痈疽。发大渴。口干不可止。\x
凝水石 石膏 蜜(各半斤) 上先捣二味石药。罗为末。以水五升。煎令稠。即下蜜。
更煎成膏。用瓷盒盛。每日空心。取一枣大。含化津咽。日五七服。
\x黄 六一汤 常服终身可免痈疽之疾。仍大治渴疾。补虚乏。诸发愈后亦可服。\x
绵黄 (去叉芦用箭竿者六两一半生焙细锉一半用盐水湿润器盛饭上蒸三次焙干锉细
用)
粉草(一两一半生细锉一半炙黄却细锉)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早晨日午。以白汤点当汤
服。
若能饮、初杯用酒调服尤妙。一方用生者。黄 六两。甘草一两。 咀。水煎常服。古人以
黄为羊肉者此也。一方姜三片。枣二枚煎。空心服。
\x犀角饮子\x
犀角屑(三两) 羚羊角屑(三两) 上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渴即饮。尽更作之。时
热恐
坏。悬着井底。甚妙。
\x桑枝叶 大治口干。\x
取花桑枝一小升。细切炒香。以水三大升。煎取二升。一日服尽。一法以花桑枝不以多
少。寸锉。炒令香。先以水于瓦罐中。用文武火煮折一半。去滓。再入银器内。重汤煮。再
折一半。或入少蜜亦可。仙经云。一切仙方。不得桑枝不服。出抱朴子。常服疗体中风痒、
干燥、臂痛、香港脚、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轻身。聪
明耳目。令人光泽。
\x痈疽烦渴方。\x
参苓白术散 上以栝蒌根、绿豆、乌梅煎汤。调下。



<目录>卷二百八十八\痈疽门

<篇名>诸发

属性:(附论)
夫五发者。谓痈疽生于脑、背、肩、鬓、髯是也。大概论之分为三等。一者疽也。二者
痈也。三者疖也。夫疽初生如黍米大。痒痛有异。误触破之。即 展四畔。赤肿沉闷。牵引
胁肋。疼痛数日之后。渐觉肌肤壮热。恶寒、烦渴、眩晕。侵展 浆汁出。积日不溃。抑之
则流血者。谓之发背疽也。其发于脑者。为脑疽也。其发于鬓眉髯者。以类呼也。又有初生
。其状无头。肿阔三四寸。始觉注闷疼痛。因循数日。皮光微软者。甚则令人发热恶寒。头
痛烦渴者。谓之发背痈也。又有初生一头。色浮赤而无根。肿见于皮肤之间。大小一二寸者
、疖也。三者之候。惟疽最重。此疾初生。皆由滋味与浓衣。衣服浓暖。则表易招寒。滋味
过多。则五脏生热。脏腑积热。则血脉不流。而毒瓦斯凝滞。邪气伏留。热搏于血。血聚则肉
溃成疮。浅则为疖。实则为痈。深则为疽矣。亦有因服金石发动。而患此疾者。亦有平生不
服金石药。而亦患此疾者。盖由上祖曾服饵。其毒瓦斯流传子孙。此病初生。认是疽则宜速治
之。若气实之人。急服五香连翘汤、漏芦汤。若年未五十少壮实者。可服五利大黄汤、化毒
丸。取通利脏腑一二行。疮头上用追毒散之类。贴温热膏剂。更 肿汤、溃毒汤。淋 之。
如此调治。以待脓成。以前不可以诸药救疗。以安患人之心。慎懊恼触着。至脓成败溃。宜
服五香汤。及内托里散、茯苓汤、当归托里散之类。渴不止者。服竹叶黄 汤、乳香散。勿
为大热服大黄、朴硝苦寒之药。若因服利药。而利不止者死矣。若疮中恶肉未退。脓水不快
者。即用追蚀之药。或铤子 之。上用鹿角散。以醋熬为糊贴之。恶肉退去。好肉渐生。即
用搜脓散、翠霞散之类 之。若疮中毒瓦斯未尽。慎勿早敛。忌早上生肌之药。纵得平复必再
发。其间调理次第。临时致宜。将护忌慎之法耳。
痈疽者。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