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膏。或内消散、乳粉托里散。破后以洗疮方荡洗。发散毒瓦斯。
\x治诸痈肿发背。及痈疖已溃烂疼痛方。\x
用蒸靡谷更递熨之。当即愈。一云蔷薇壳更灸熨之。



<目录>卷二百八十六\痈疽门

<篇名>诸痈

属性:(附论)
痈者、六腑不和所生也。六腑主表。气行经络而浮。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阳不调。
则六腑不和。营卫虚者。腠理则开。寒客于经络。经络为寒所折。则营卫稽留于脉。营者血
也。卫者气也。营血得寒。涩而不行。卫气从之。与寒相搏。壅遏不通。气者阳也。阳气蕴
积。则生瘀热。寒热久不散。故积聚成痈。腑者阳气浮行主表。故痈浮浅皮薄以泽。久则热
胜于寒。热气蕴结。伤肉败肌。故血肉坏化为脓。其患在表。浮浅则骨髓不焦枯。腑脏不伤
败。故可治也。
五常政大论云。天倾西北。左寒右凉。地陷东南。右热左温。高者寒。下者热。故寒凉
者胀。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东南二方。在人则为丙小肠热。甲胆风。小肠
与胆。皆居其下。其性炎上。其疮外有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饮食如故。清便自调。
知不在里。非疽疮也。止痈疖也。小则为疖。大则为痈。其邪所受于下风湿之地。气自外而
来。侵加于身者也。经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病机云。诸痛痒疮疡。皆属心
火。此疮自外而入。是丙小肠左迁入于胆。作痛而痒也。此二方皆主血。血为病必痛。此元
气不足。营气逆行。其初出未有传变。在于肌肉之上。皮毛之间。只于风热六经所行经络地
分出矣。宜泻其风湿热。医者只知阴复其阳则宜汗也。此宜发汗者。乃湿热郁其手足少阳。
致血脉凝逆。使营气周身元气消弱也。其风热郁滞于下。其面色赫赤。面肿微黯。东方青埋
没之色也。风木之性上冲。颜必忿色。其人多怒。而疮之色亦赤赫肿硬。微带黯色。其疮之
情势亦奋然高起。结硬而作痛也。其肺只在左手属表。左寸外洪缓。左关洪缓而弦。是客邪
在血脉之上。皮肤之间。宜急发其汗。而通其营卫。则邪去矣。以内托营卫汤发之。
疮荡者火之属。须分内外治其本。若其脉沉实。当先疏其内。以绝其源也。其脉浮大。
当先托里。恐邪气入内也。有内外之中者。邪气至盛。遏绝经络。故发痈肿。此因失托里、
及失疏通、又失和营卫也。治疮之法。大要须明托里、疏通、行营卫之三法。内之外者。其
脉沉实。发热燥烦。外无 赤。痛深于内。其邪气深矣。故先疏通脏腑。以绝其源。外之内
者。其脉浮数。 肿在外。形证外显。邪气恐急而内攻。故先托里也。内外之中者。外无
恶之气。内亦脏腑宣通。知其在经。当和营卫也。用此三法之后。虽未瘥。必无变证。亦可
使邪气峻减而易愈。脉数身无热。即内有痈。诸浮数脉当发热。而反淅淅恶寒。若有痛处。
当结为痈。脉微而迟。必发热。脉弱而数。此为振寒。当发痈肿。脉浮而数。身体无热。其
形默默。胃中微燥。不知痛处。其人当发痈肿。脉滑而数。滑则为实。数则为热。滑则为营。
数则为卫。营卫相逢。即结为痈。热之所过。即为痈脓。身体有痛处。时时苦有疮。
凡痈发肿高者 源浅。肿下者 源深。大者易疗。小热者难疗。初便大痛伤肌。晚乃大
痛伤骨。都坚者未有脓。半坚半软者有脓。发肿都软者血瘤也、非痈。发肿以渐知。长引日
月。亦不热。时时牵痛。瘤也、非痈。诸气结亦有肿。久久不消成痈。疗之宜散气。气已散。
若初肿处有浮气。年衰皆发痈。疗之宜及年盛。并折散热。可无此忧。
发痈坚如石走皮中。无根瘰 也。久不消因得他热之疾。时有发为痈也。
无虚劳腹中之疾。或发血瘤疮。疮状坟起。头正盘直。不当灸疗。疗之火熨便焦烂。剥
刮去焦痂。则血泄不可禁。必死。
凡痈无问大小。已觉、即取胶如手掌大。暖水浸令软纳纳然。称大小。当头上开一孔如
钱孔大。贴肿上令相当。须臾干急。若未有脓者。即定不长。已作脓者。当自出。若以锋针
当孔上刺至脓。大好。至瘥乃去其胶。凡痈高而光大者不大热。其肉正平无尖而紫者。不须
攻之。但以竹叶黄 汤申其气耳。肉正平为无脓也。痈卒痛。以八味黄 散敷之。大痈七日。
小痈五日。其自有坚强者宁生破。发乳若热。手不可得近者。先内服王不留行散。外摩发背
膏。若背生破无苦。在乳宜令极熟。候手按之。随手即起者疮熟也。须针之。针法要得着脓。
以意消息。胸背不过一寸斟量。不得脓。即与食肉膏散着兑头。内痈口中。如体身热歇。即
服木占斯散。五日后痈欲着痂者。即服排脓内塞散。
凡痈破之后。便绵 欲死。内寒外热。肿自有似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