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散\x(出杨氏家藏方)\x治肺脏乘寒。咳嗽喘急。喉中有声。\x
细辛(去叶土) 射干 半夏(汤浸七次) 麻黄(去根节) 黄芩 白芍药 五味子 款

花甘草(炙) 上件九味各等分。粗捣。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煎至八分。温服。
\x大五味子丸\x(出杨氏家藏方)\x治肺胃受寒。咳嗽不已。呕吐痰沫。胁肋引痛。\x
\x喘满气短。睡卧不安。\x
五味子(一两) 干姜(一两炮) 肉桂(去粗皮三分) 甘草(一钱半炙) 款冬花
(二钱)
紫菀(一钱半) 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一两作十五丸。用热汤化下。空心服。食后。
\x八味苏香散\x(出杨氏家藏方)\x治肺感风寒。咳嗽不已。痰涎喘满。语声不利。\x
\x面目浮肿。脉
紫苏叶 半夏曲 紫菀 五味子 陈橘皮(去白) 甘草(炙六味各半两) 杏仁(二
两汤
浸去皮尖炒) 上粗杵。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食后临卧服。
\x姜椒汤\x(出杨氏家藏方)\x治肺胃虚中寒。气道不顺。呼吸冷气。\x
白茯苓(一两) 肉桂(一两不见火) 桔梗(一两去芦头) 白芍药(一两生) 橘
红(二两)
川附(一两炮去皮脐) 甘草(半两炙) 蜀椒(半合去目隔纸炒倾砖上出汗) 上件罗匀。
每服
约三钱重。水一盏半。入生姜自然汁一蛤壳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候。老妇常服此。颇
觉少病。
\x养肺汤\x(出卫生家宝)\x治肺感寒邪。上气喘急。咳嗽无时。声音不出。痰唾\x
\x稠。\x
紫菀(去土半两) 款冬花(半两) 杏仁(半两) 五味子(半两) 白茯苓 半夏
(一两汤
洗十余次) 桂(半两去粗皮) 桔梗(半两微炒) 紫苏子(半两微炒) 上件为末。每
服三钱。




<目录>卷二十八\肺脏门

<篇名>皮虚实(附论)

属性:夫五脏六腑者。内应骨髓。外合皮毛肤肉。若病从外生。则皮毛肤肉关格强急。若病从
内发。则骨髓痛疼。然阴阳表里。外皮内髓。其源不可不详之也。皮虚者寒。皮实者热。凡
皮虚实之应主于肺大肠。其病发于皮毛。热则应脏。寒则应腑。
\x方\x
\x栀子煎\x(出千金方)\x治皮实。主肺病热气。\x
栀子仁 枳实(炒) 大青 杏仁 柴胡 芒硝 生地黄 淡竹叶(切各一升) 生玄

(五两)
\x蒴 蒸汤\x(出千金方)\x治皮虚主大肠病。寒气关格。\x
蒴 根叶(切三升) 桃叶皮枝(切升) 菖蒲叶(切三升) 细糠(一斗) 秫米(五
升) 上
以水一石五升。煮取米熟为度。大盆器贮之。于盆上作小竹床子罩盆。人身坐床中。四面周
回。将席荐障风。身上以衣被盖覆。若气急时。开孔对中泄气。取通身接汗。可得两食久许。
如此三日。蒸还。温药足汁用之。若盆里不过热。盆下安炭火。非但治寒。但是皮肤一切劳
冷。悉皆治之。



<目录>卷二十八\肺脏门

<篇名>气极(附论)

属性:夫气极者主肺也。肺应气。气与肺合。又曰以秋遇病为皮痹。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
舍于
伤风邪之气。为肺风。风之状多汗。若阴。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气逆咳。咳则短气。暮则
甚。阴气至。湿气生。故甚。阴畏阳气。昼日则瘥。若阳伤则热。热则实。实则气喘息上胸
臆。甚则唾血也。然阳病治阴。阴是其里。阴病治阳。阳是其表。是以阴阳表里衰王之源。
故知以阳调阴。以阴调阳。阳气实则决。阴气虚则引。善治病者。初入皮毛肌肤筋脉则治之
。若至六腑五脏。半死矣。
扁鹊云。气绝不治。喘而冷汗出。二日死。气应手太阴。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
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则毛节伤。毛节伤则爪枯。
毛折则气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所致也。
夫六极者。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应于肝。雷气动于心。谷气感于脾。雨气润
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所以窍应于五脏。五脏邪伤。则六腑生极。
故曰五脏六极也。
\x方\x
\x钟乳丸\x(出圣惠方)\x治气极肺脏虚寒。胸胁胀满。呼吸短气。咳逆胸痛。四肢\x
\x淅洒。毛皮干
钟乳粉(二两) 五味子(三分) 桂心(三分) 石菖蒲(二分) 鹿角胶(一两捣
碎炒令黄
燥) 白茯苓(一两) 黄 (一两生) 干地黄 川椒(五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