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居士选奇方)
白术 防葵(各六分) 郁李仁(八分) 诃子(七分) 茱萸(三分) 杏仁(三分)
大黄
(六分)槟榔(八分) 上罗匀。以水二升。煎白术、防葵、大黄等至一升。纳诸药更煎至

升。滤去滓。分作三服。如人行五里久又进服。以泄为度。
\x治肺脏实热。相刑于肝。肝即受病。先当诊其脉气。若肺脉洪大。宜先服此方。\x
(杨
子建护
柴胡(去苗) 前胡(去芦头) 麻黄(去根) 贝母(去心) 紫菀 桔梗 杏仁(去
尖) 黄
芩牡丹皮(去心) 紫苏子(以上各一两) 苍术(半分) 上细捣罗为末。煮散。每服
二钱。
水一盏。生姜一片。同煎取八分。食后。除去滓。热服。
\x治远年肺气上攻。喘息急。涕稠粘。胸中痰实。大腑实热。但喘急时。痰结气闷。\x
\x胸中痞满
紫苏(去苗土) 肉桂(去粗皮) 款冬花(各一两) 麻黄(去根) 杏仁(去尖) 升
麻羌
活(各一两) 上细杵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取九分。食后临卧和滓温和顿服。大


\x治肺气盛实痞隔上焦。不能下生于肾。乏生气。因而生疾。宜先吃此药散肺气。若\x
\x人肾脏感
麻黄(去根) 杏仁(去尖) 桔梗 紫菀 牡丹皮(去心) 前胡 柴胡(各去芦头)
紫苏
子(各一分) 枳壳(只使青三铢) 上杵细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煎
取八




<目录>卷二十六\肺脏门

<篇名>肺虚(附论)

属性:夫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虚者。手太阴经也。名曰肺虚冷。盖虚则生寒。寒则阴气盛。
阴气盛则声嘶。语言用力。颤掉缓弱。少气不足。咽中干。无津液。寒虚乏气。恐怖不乐。
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诊其脉沉缓。此是肺虚之候。虚则宜补也。
夫脏腑之精华。皆上注于肺。肺主于气。气为卫。流行于诸阳之经。荣华于皮毛。若其
气不足。则胸膈短气。咽中闭塞。咳逆痰唾。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言失声。皮毛萎
落。皆肺不足之候也。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太阴与手阳明经俱虚也。病苦
耳鸣嘈嘈。时妄见光明。情中不乐。或如恐怖。肺与太阳俱虚也。
\x方\x
\x通音散\x(出千金方)\x治肺虚寒冷。声嘶伤。语言用力。战掉缓弱。虚瘠。风入\x
\x肺。\x
防风 独活 芎 秦椒 干姜 黄 (各四十二铢) 天雄 麻黄 五味子 山茱萸
甘草(各三十七铢) 秦艽 桂心 薯蓣 杜仲 人参 细辛 防己(各三十铢) 甘菊花 紫
菀(各一十四铢) 贯众(三枚) 附子(七分) 上药捣筛。以酒服。方寸匕早晚。日二
服。一

\x补伤散\x(千金方)\x治肺伤善泄咳。善惊恐。不能动筋。不可以远行。膝不可久\x
\x立。汗出。鼻干少气。喜悲。心下急痛。痛引胸中。卧不安席。忽忽常喜梦。小便赤\x
\x黄。目不远视。唾血
天门冬(一升) 防风 泽泻 人参 阿胶 栝蒌根 前胡 芍药 白蔹(各一两) 干

大豆卷(各二两) 紫菀 石膏 桂心 白术(各四两) 干地黄 甘草 薯蓣 当归(各
二两
半)
\x钟乳黄 汤\x(出千金方)\x治肺气不足。逆满上气。咽中闷塞短气。寒从背起。\x
\x口中如含霜雪
黄 (五两) 甘草 钟乳 人参(各二两) 干地黄 桂心 茯苓 白石英 桑白皮 浓
朴干姜 紫菀 橘皮 当归 五味子 远志 麦门冬(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 上罗
匀。
以水一斗四升。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x大阿胶丸 治肺有热。或因劳叫怒。肺胃致伤。嗽中有血。\x
葶苈(二两炒) 人参(去芦) 远志(去心) 防风 白茯苓(去皮) 贝母(炒) 阿
胶五
味子 熟地黄(洗) 杏仁(汤浸去皮尖) 山药(各一两) 丹参 麦门冬 杜仲(去皮
锉炒令
黑) 柏子仁 甘草(炙) 百部(炙各五两) 上为末。蜜丸如弹子大。瓷器收勿泄气。
每服
一盏。研化煎六分。食后临卧温服。日二三服。张氏方无丹参、远志、防风、葶苈、五味子。
加川芎、当归、细辛各半两。通前十七味为末。蜜丸弹子大。(此病得之或因寒。治应斟酌
损益。
\x浓朴汤\x(出千金方)\x治肺劳气虚。冷痰 水气。昼夜不得卧。头不得近枕。上\x
\x气胸满。喘
浓朴 麻黄 桂心 黄芩 石膏 大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