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 诃子(去核各一两) 上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粟米汤下。一方
白汤
下。无白矾诃子。
\x加减平胃散\x
白术 浓朴 陈皮(各一两) 甘草(七钱) 槟榔 木香(各一两半) 桃仁 黄连 人

阿胶 白茯苓(各半两) 上为细末。同平胃散煎服。如血多加桃仁。如热泄加黄连。如小
便
涩加茯苓。如气不下后重。加槟榔。如脓加阿胶。如腹痛加芍药、甘草。如湿多加白术。如
脉洪加大黄。四时以胃气为本。久下血则脾胃虚损。血不流于四肢。入于胃以致血痢。
\x治痢如圣散 治一切痢疾无问久新。或赤或白。或赤白相杂。日夜无度。悉能治之\x
\x。绍熙壬子浙东提举黄郎中施此药。颇有效验。\x
当归 地榆 缩砂仁 赤石脂 陈皮 甘草 干姜 诃子肉 石榴皮 罂粟壳(各等
分)
上为粗末。三钱重作一服。水一盏入乌梅一个。煎至七分。去滓。赤痢冷服。白痢热服。赤
白痢温服。年高娠妇小儿皆可服。忌生冷油腻等物。
\x断痢汤 治胸心下伏水。\x
半夏(一升) 生姜(五两) 茯苓 甘草 龙骨(各一两) 附子(一两) 人参 黄
连(各
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x治诸痢及赤白痢不瘥。羸瘦。\x
用鼠尾草煮汁服。亦可将粥饮调下。一方赤下用赤花。白下用白花。尤佳。
\x治痢方\x
用生鸡子一个。连纸一幅。乌梅十个。有肉者。取鸡子白摊遍连纸。日干。折作
四重。包撮乌梅。安熨斗中。用白炭火烧。乘烟将尽时。以碗盖覆候冷。研令极细。入水银
粉少许和匀。如大人患分为二服。小儿分为三服。不拘赤白痢。空心井花水调服。如觉脏腑
微有疏利
\x元青丸 治下痢势恶。频并窘痛。或久不愈。诸药不能止。须可下之。以开除湿\x
\x热。痞闷积滞。而使气液宣行者。宜以通之。兼宣利积。黄瘦中满。水肿腹胀。兼治\x
\x小儿惊疳积热。乳
黄连(去须) 黄柏 大黄 甘遂 芫花(醋拌炒) 大戟(各半两) 牵牛(四两取
末二两
以上同细末) 轻粉(二钱) 青黛(一两) 上为末。匀水丸小豆大。初服十丸。后每服
加十
丸。空腹、日午、临卧三服。以通利为度。后常服十五二十丸。数日后得食。久病未瘥除者。
再加取利。利后却常服。以意消息。病去为度。后随症用之。小儿丸如黍米大。或麻子大。
退疳惊热积。不须下者。常服十丸。(昔一人常用。颇能清利头目。宽膈美食。使髭须迟白。
久用亦能黑髭鬓。固牙齿。使迟老。气华于面。而手足阳明经恰贯注之。忧思则气结。而血
液不行。燥热拂郁。而血衰不能荣养。故早苍黄鬓白。此药能使阳明气血宜通效。
轻粉 粉霜 砂(另研) 雄黄(研) 朱砂 信砒 巴豆(去皮各一钱) 黄丹(三
钱)
蜡(三钱) 上先研粉霜。次旋入 砂。研细。下雄黄、朱砂、信砒再研。下丹粉研匀。别

巴豆烂为油。与前药研匀。近火上炙控热。别研蜡软入药匀搓作剂。旋丸小豆大。新水下一
丸。小儿黍米大。或止吐泻痢疾。调桂苓甘露散。或益元散亦得。
\x秘方养脏汤 治五色痢经验。\x
陈皮(去白) 枳壳(去瓤) 黄连(去须) 南木香 乌梅(去核各五钱) 罂粟壳
(去蒂膜
蜜炙一两)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 杏仁(去皮尖) 甘草(各五钱) 上锉散。五色痢
黑豆枣
子煎服。红痢生地黄、春茶、甘草节煎服。五色久不效。加龙骨、赤石脂、人参芍药一两。
为末蜜丸。乌梅甘草汤下。粟米饮亦可。
\x乳香散 治痢疾重者。数服止。\x
人参 白术 当归 地榆 阿胶(各一两) 蚌粉(炒黄) 甘草(各一钱) 乳香(少
许)
肉豆蔻(二枚面裹煨) 上锉散。每服三钱。以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仍兼服来复丹。
\x地榆散 治大人小儿脾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或因肠胃乘虚\x
\x为热毒所渗。下痢纯血。脐腹 痛。里急后重。口燥烦渴。小便不利。纯下鲜血。或\x
\x先经下痢。不应
地榆(炒) 干葛(各半斤) 茯苓(去皮) 赤茯苓(各六两) 干姜(炮二两) 当
归(去苗
三两) 甘草(炙四两) 罂粟壳(蜜炙十二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用温熟水调下。不
拘时。
小儿
\x黑虎丹 治痢疾不止者。\x
用十二月杀的猪胆。可收一百之上。将雄黄豆装入胆内。麝香少许。阴干。看人大小每
服五七粒。为细末。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