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四两) 黄橘皮 浓朴 人参 甘草 茯苓(各二两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
钱。
水一
\x安胃丸\x(卫生宝鉴方)\x治寒邪伤胃。温中补气。安胃进食。\x
缩砂(二钱) 陈皮(三钱) 木香(一钱) 白术(五钱) 青皮(二钱) 白茯苓
(二钱) 干
姜(
水送
下。食远。忌冷物。
\x补中丸\x(卫生宝鉴方)\x补脾虚。调胃进饮食。止泻痢定痛。\x
浓朴(一两) 干姜(五钱炮) 白茯苓(一两去皮) 陈皮(一两去白) 甘草(一
两炙) 上
为细
\x沉香汤\x(杨氏家藏方)\x温脾快膈。进食除呕逆。\x
沉香(五钱) 甘草(五钱炙) 檀香〔三钱(分)〕 白豆蔻(三两) 缩砂仁(六
分半) 木
香〔
少许。

\x进食散\x(朱氏集验方)\x调脾进食。疗腹胀吐逆。\x
青皮 陈皮 甘草 肉桂 附子(炮) 草果子 诃子 良姜 白姜 上等分。 咀。


\x浓朴煎丸\x(诜诜方)\x凡补脾胃。进饮食。滋营卫。保固精血。孙兆云。补肾\x
\x不如补脾胃。盖
茴香(炒黄) 川椒(炒少时各四两) 附子(炮) 益智仁(各二两) 梓朴(半斤
去皮锉如


二两
为丸。
有神效
\x拾珍散\x(出简易方)\x治大病之后。气不复常。乏力短气。神情不乐。口苦无\x
\x味。\x
拣参 白术 白茯苓 黄 (蜜炙) 白扁豆(姜制) 山药(各一两) 缩砂仁 桔
梗五


服之
用鹘嘲鸟一枚。煮炙食之。顿尽一枚。至验(鹘嘲似鹊、尾短黄色。在深林间、飞翔不
远、
\x 砂丸\x
以 砂不计多少。用罐子内着 砂。上面更坐罐子一个。用纸筋白土和。上下俱泥了窨
干后
水。
向前
糊为
进食



<目录>卷二十二\脾脏门

<篇名>脾胃俱实

属性:(附论)
夫右手关上脉阴阳实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病苦脾胀腹坚。抢胁下痛。胃气不转。


\x方\x
\x泻热方\x(千金方)
大黄 麻黄 黄芩(各四两) 杏仁 赤茯苓 甘草 橘皮 芒硝 泽泻(各三两) 上

\x大黄泻热汤\x(千金方)\x治脾脉厥逆。大腹中热切痛。舌强腹胀身重。食不下\x
\x。心脾急痛。\x
大黄(细切水一升半别渍一宿) 甘草(各三两) 泽泻 茯苓 黄芩 细辛 芒硝 橘

(各二两) 上 咀。以水七升。煮三升三合。去滓。下大黄。更煎两沸。去滓。下芒硝。

三服。
\x泻黄散\x(危氏方)\x治脾胃壅实。口内生疮。烦闷多渴。颊痛心烦。唇口干燥\x
\x。壅滞不食。\x
藿香叶(七钱) 石膏( ) 缩砂仁 山栀子仁(各五钱) 甘草(炙五钱) 防风
(去芦四
两)



<目录>卷二十三\脾脏门

<篇名>脾胃俱虚附论

属性:夫右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胃中如空状。少气不足以息。

\x方\x
\x千金大养脾丸\x(出和剂方)\x治脾胃虚弱。停寒留饮。膈气噎塞。反胃吐食。\x
\x心胸痞满。胁肋虚胀。胸腹刺痛。牵引背膂。食少多伤。言微气短。口苦舌涩。恶心\x
\x呕哕。喜唾咽酸。久病泄痢。肠胃虚滑。或大病气不复常。饮食无味。形容憔悴。酒\x
\x后多痰。并宜服之。常服养脾
枳壳 神曲 陈皮(去白) 麦 (炒) 茴香(白姜炒炮) 缩砂(去皮) 肉豆蔻 三

(炮)

红豆
炼蜜为
丸。如
食。一
\x参附大正气散 治男子妇人虚弱。及疟安后体虚。如虚眼昏暗。加净枸杞子、拣\x
\x菊花蕊各半
附子(一个炮去皮脐) 人参(去芦不用北参) 木香(不见火) 藿香叶 缩砂仁 槟

白术
(炙)
香附
(擘开
盐水浸一宿) 沉香(不见火半两) 浓朴(姜制各一两) 上为细末。罗过。每服二钱。
水一
盏。
\x当归丸 补脾安胃。调气止痛。治脾虚寒。身重不举。语音沉鼓。厉风伤痛。便\x
\x利无度。\x
当归 酸枣仁 干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