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加烧针者。则耳聋难言。但吐下之\x
\x则遗矢。便知如此疾者宜服。\x
葳蕤(二两) 白薇(二两) 麻黄(二两) 独活(二两) 杏仁(二两) 芎 (二
两) 甘草
(二两) 青木香(二两) 石膏(三两) 上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取汗。
若一寒一热。加朴硝一分。及大黄三两下之。如无木香。可用麝香一分。短剧方云。葳蕤汤
治冬温。春月中风伤寒。则发头痛脑疫。喉咽干。舌强肉痛。心胸痞满。腰背强。亦治风温。
\x治时疫\x(出本草)
以獭肉煮汁饮之。
\x青蒿散\x(出鲍氏方)
青蒿 石膏(各等分) 上为散。食前服。
\x治病疫后。服调理药。\x
人参 茯苓 白术 陈皮 甘草 黄 白芍药 官桂 砂仁 半夏 香附子 上各等
分。水二盏。姜五片。煎至一盏。食前服。
\x葳蕤汤 治风温冬温。春月中风伤寒。发热头眩。喉咽干舌强。胸中疼痛痞满。\x
\x腰背拘急。\x
葛根(五钱) 甘草(五钱炙) 白薇(五钱) 川芎(五钱) 麻黄(去节浸洗焙干
五钱) 杏
仁(去皮尖五钱) 羌活(五钱) 石膏(一两研) 葳蕤(三分) 青木香(一两) 上
为散。每服
五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服。木香冬月用一两。春月一两五钱。
\x冲和散\x(出危氏方)\x治寒温不节。将理失宜。乍暖脱衣。甚热饮冷。坐卧当\x
\x风\x
\x。居处暴露。风雨行路。冲冒霜冷。凌晨早起。呼吸冷气。久晴暴暖。忽变阴寒。久雨\x
\x积寒。致生阴湿。如此之类。皆为邪疠。侵伤肌肤。入于腠理。行使身体沉重。肢节\x
\x酸疼。项背拘急。头目不清。鼻塞声重。涕泪俱出。气壅上盛。咽喉不利。胸膈凝滞\x
\x。饮食不入。凡此之证。若不便行解利。伏留经络。传变不已。此药治之。姜侍郎方。\x
\x其子处度宰清。传与赵学论。货之其家遂温饱。\x
苍术(六两) 荆芥穗(二两) 甘草(一两一钱五分) 上锉为散。每服三钱。水一
盏半。
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并滓再煎。才觉伤寒。及觉劳倦。亦须服之。不问虚实
老幼。悉皆治之。
\x崔文行解散\x(出千金方)\x治时气不和。伤寒发热者。\x
桔梗(四两) 细辛(四两) 白术(八两) 乌头(一斤) 上捣筛。若中伤寒服五
钱。覆衣
取汗解。若不觉汗。少增之。以汗为度。若时气不和。旦服五钱。以辟恶气。欲省病服一服。
皆酒服之。
\x川芎和解散 治表中风寒。头疼痛。身倦。壮热恶寒。老幼一切表症。\x
净苍术(去皮锉碎炒黄四两) 本(去芦一两五钱若无以芎代之) 甘草(炒五钱) 防

(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四钱。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兼治破伤风初觉。
及风寒湿痹。腿脚痛重不能行。或表证四肢厥冷。每服加干姜三钱同煎。
\x羌活散\x(出传信适用方)\x治伤寒疫气。\x
羌活(一两洗切焙) 防风(洗切焙) 牡丹皮(洗切焙) 川芎(洗切焙) 当归(洗
切焙去
芦) 甘草(微炒五味各半两) 上锉为散。每服二钱。水二盏。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
不拘时候。温服。
\x人参养胃汤\x(出和剂方)\x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憎寒壮热。头目昏疼。肢\x
\x体拘急。不问风寒二证。及内外之殊。均可治疗。先用浓被盖睡。连进数服。以薄粥\x
\x汤佐之。令四肢微汗 。候干。徐徐去被。谨避外风。自然散解。若原自有汗。亦\x
\x须用和解。或有余热。以参苏饮调之。或尚头疼。则浓煎生姜葱白汤下圣饼子。三证\x
\x既除。则不必服药。但节饮食。适寒温。自然平治。兼能辟山岚瘴气。四时瘟疫。常\x
\x服尤佳。\x
半夏(汤洗七次一两) 浓朴(去粗皮姜汁制一两) 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炒一两) 藿
香叶
(去土半两) 草果(去壳半两) 茯苓(去黑皮半两) 人参(半两) 甘草(炙半钱) 橘
红(七
分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乌梅一个。煎至八分。去滓煎服。兼治
饮食伤脾。发为瘴疟。或中脘虚寒。呕逆恶心。或寒疟寒疫。及恶寒。若加附子。是为十味
不散金散。一方热盛。加干葛三分。
\x林檎散\x(出和剂方)\x治伤寒及时疫疠。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腰背四肢。拘\x
\x急烦疼。干呕逆烦渴。\x
麻黄(去节一两五钱) 肉桂(去粗皮一两半) 苍术(去皮一两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