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粗皮) 白石脂 款冬花(各一两) 黄芩(去
黑心半
两) 杏仁(十枚去皮尖双仁炒) 上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切。
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x阿胶散\x(出济生拔萃方)\x治伤寒汗下后。咳嗽肺虚。声音嘶败者。\x
薯蓣(一两) 阿胶(一两炒) 人参(一两) 五味子(一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
白术
(一两) 干姜(三钱炮) 桂枝(五钱) 杏仁(三钱去皮尖) 上锉细末。每服七钱。
水二盏。
生姜、乌梅各一钱。同煎服。
\x补肺散\x(出济生拔萃方)\x治伤寒汗下后。喘咳不止。恐致肺痿。\x
人参(一两) 五味子(五钱) 桑白皮(二两) 款冬花(五钱) 蛤蚧(一对) 上
为细末。
每服五钱。沸汤一盏。调服。
\x桔梗汤\x(出济生拔萃方)\x治伤寒汗下后。喘嗽烦躁。气滞涩。邪气逆者。\x
桔梗 桑白皮(各一两) 甘草 贝母 诃黎勒皮〔各三(五)钱〕 上锉细。每服五
钱。
水二盏。入五味子、乌梅肉各一钱。同煎。
\x如圣加人参藿香杏仁汤\x(出济生拔萃方)\x治伤寒汗下后。喘而噫气者。\x
甘草 桔梗 人参 藿香(各五钱) 杏仁(三个去皮尖) 上锉细。每服五钱。水煎。



<目录>卷一百四十五\伤寒门

<篇名>伤寒后发疟(附论)

属性:夫伤寒变成疟者。因病瘥后。外邪未散。真脏尚虚。因为劳事。致二气交争。阴胜则发
寒。阳胜则发热。阴阳偏胜即往来寒热。休作有时也。一日再发者。得汗必解。若伤寒八九
日。得之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自调者。欲自愈也。或阳明证。烦热汗出。日晡所发热
者。脉浮宜解表。脉实宜攻里。又有妇人热入血室。发热而更作寒者。当详辨之。
歌曰。似疟膀胱桂可医。清便不呕半麻枝。阳明实下浮须汗。血室柴胡小者奇。
似疟一名疟状。作止有时。非若寒热往来。或疏或数。或作或止无定时也。凡感冒之人。
忽觉毛寒股栗。筋节搜挛。百骸鼓撼。呕不欲食。其寒不可御。未几复转而发热者。此即温
疟。不必谓疟脉自弦。或洪数或紧实。或虚缓。或刮涩。皆为疟状。但以外证别之。用药固
有本条。然小柴胡汤如前斟酌加减。亦是活法。虽然血虚能生寒热。败血亦作寒热。阴阳相
胜。虽一证各有一方。其间当以川芎为佐。太阳似疟证。脉洪浮。与桂枝汤。清便自可。不
呕。日一二发。桂枝麻黄各半汤。其脉微缓微浮。则欲愈也。阳明似疟证。烦热汗出。日晡
发热。脉浮虚。与桂枝汤。脉实。与承气汤。妇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如疟状者。小柴胡
汤主之。疟后寒热。或潮热。见瘥后昏沉。调诸疟。通用二陈汤。热多者。加川芎、前胡。
寒多者。加川芎、草果。
\x方\x
\x柴胡散\x(出圣惠方)\x治伤寒后发疟。寒热不定。四肢无力。心烦头疼。不思饮\x
\x食。\x
柴胡(三分去苗) 鳖甲(一两半涂醋炙微黄去裙 ) 知母(一两) 桑根白皮(一
两半锉)
旋复花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 天灵盖(一两半涂酥炙微黄) 上为散。每服四钱。以童
子小
便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地黄汁半合。更煎一二沸。不计时候。温服。
\x半夏散\x(出圣惠方)\x治伤寒十余日不解。往来寒热。发如温疟。胸膈满闷。宜\x
\x服。\x
半夏(汤洗七次去滑) 人参(去芦头各一两) 柴胡(二两去苗) 黄芩(一两) 甘
草(一
两炙微赤锉) 栝蒌根(二两) 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

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x黄芩散\x(出圣惠方)\x治伤寒后。朝暮发寒热。或如疟状。\x
黄芩 知母 葛根(锉) 麻黄(去根节各一两) 甘草(炙微赤锉) 川大黄(锉碎
微炒各
半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以衣覆之。
汗出为效。
\x鳖甲散 治伤寒后经数日。发歇寒热。四肢烦闷。喘息微急。状如疟病。\x
鳖甲(一两半涂醋炙微黄去裙 ) 知母(一两) 桑根白皮(一两半锉) 甘草(炙
微赤锉)
川大黄(锉碎微炒各三分) 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葱白三茎。豉半合。煎至

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x乌梅散 治伤寒后劳动过多。致发疟。肢节不利。\x
乌梅肉(三分微炒) 桔梗(一两去芦头) 赤茯苓(一两) 鳖甲(涂醋炙微黄去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