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五合。欲
作丸。
\x瞿麦汤 治伤寒下痢赤白脓血。下重。或不能便。或小便少。当逐其邪则愈。以肠\x
\x痹故也。
瞿麦(二两) 扁竹 甘草 车前子(各一两) 大黄(二两) 栀子 木通 滑石(各
五钱)
\x增损四物汤\x(出永类钤方)\x治少阴下痢。手足冷。无热候者。\x
甘草(炙二两) 人参 龙骨(各二两) 黄连 干姜(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裂去
皮脐)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日三服。不瘥复作。下痢腹痛。加当归二两。呕者。
加橘皮一两。
\x豉薤汤 治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x
豉(一升) 薤白(一把寸切) 上以水三升。煮令薤熟。漉去滓。分为再服。不瘥复
作。
\x通草汤 治伤寒下痢。脉微。足厥冷。\x
通草 干姜(各一两) 枳实(四两炙) 附子(一枚炮令裂破) 人参(一两) 上
切。以水
六升。煮取二升。适寒温。饮五合。日三。不瘥。稍加至七合。忌猪肉。
\x阮氏桃花汤\x(出金匮方)\x治伤寒后。赤白滞下无数。\x
赤石脂(八两冷多白滞者减四两) 粳米(一升) 干姜(四两冷多白滞者加四两) 上
以水
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服一升。不瘥复服。热多则带赤。冷多则带白。张仲景伤寒论。
煮汤和赤石脂末一方寸匕服。
\x犀角汤 治伤寒下痢恶血不止。\x
干姜(一两) 犀角(一两末) 地榆(一两) 蜜(二合) 上切。以水五升。煮取
一升半。
去滓。下蜜。更煮至一升。分三服。自愈。此治热毒蛊利。
\x治伤寒下痢后更烦。按之心下软者。虚损也。\x
栀子(十四枚擘) 豉(四合) 上以水四升。煎栀子取二升半。纳豉。更煎取一升。
去滓。
分再服。得吐。余勿服。自呕痈脓者。不可服。呕脓尽乃愈。若无栀子。用乌梅十四枚亦可

\x治少阴病下痢。咽痛。胸满心烦。\x
以猪肤一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半分。粉五合。熬香。和匀相得。温
分六服。



<目录>卷一百四十三\伤寒门

<篇名>伤寒下脓血痢(附论)

属性:夫伤寒后变成血痢者。本病瘥之后。热毒未散。乘虚攻于肠胃。与津液相搏。故下痢脓
血。毒瓦斯甚。则壮热而腹痛。湿毒加之。则所下如鱼脑。或如烂肉。又伤寒未解。少阴病下
痢。便脓血者。亦湿热相搏故也。
歌曰。下脓血室必谵言。湿毒无如肠垢鲜。消谷粪坚脐下蓄。膀胱热结六条全。
冲脉为血室也。男女均有此血气。亦均有此冲脉。冲之得热。血必妄行。在男子。则为
下血谵语。在妇人。则于经水适去之时。经气尚虚。邪乘虚入。或热退而胸满谵语。或蓄血
而寒热似疟。皆谓之热入血室。私窃怪夫世俗常谈。凡病皆先调气。而血之一字。念不到焉。
其间三才之理血。则曰妇人有之。不思血气即阴阳也。负阴抱阳。中两间而为人。谁独无此
血气哉。否则张朱之书。所谓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丸之类。是特为妇人设耳。然而血证三味
何如。曰挟血者。脉来乍涩乍数。闪灼明灭。或沉细而隐伏也。若夫血热交攻。则寸关洪盛。
大抵多于左手见之。左手主血。固如是耳。经云。血上逆则妄。血下蓄则狂。下焦蓄血。小
便必自利。血结之处。又当以此推之。外证具于吐血汗解。阳明病。下血谵语。或胸胁满如
结胸。暮夜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头汗出者。刺期门以泻肝。若不刺。合用小柴胡汤。
加生地黄、枳壳、栀子仁。腹痛身热。下脓血如鱼脑。如烂肉汁。曰湿毒。桃花汤。地榆散。
黄连阿胶丸。治要方。用胃气汤加木香。或除热汤。热气乘虚入于肠胃。脐下有热。泄利赤
黄白肠垢。黄芩汤。白头翁汤。柏皮汤。无表里证。已下后。脉数不解消谷易饥多日不大便
此有瘀血。桃仁承气汤抵当汤。或小柴胡加桃仁、大黄。又脾弱证。胃热消谷。有本条。下
焦蓄血。其人如狂。小肠结急。小便必自利。与抵当丸。或小柴胡加桃仁、大黄。抵当汤太
峻。合用者。只与抵当丸。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而自利下者愈。不愈。用桂
枝汤。瘀血。炙甘草半钱。川芎、香附倍之。枳壳又倍之。新汲水煎。入醋。下失血。少血
或赤。脉迟或谙。脉不出。汤剂中须以人参为佐。期门即三焦之府。取穴以病患中指中节为
寸。令仰卧。从脐心正中。向上五寸。以墨点定。从墨点两边。横量各二寸半。大约直两乳。
是期门穴也。针入四分。此证治论穴法。可与咳逆条。乳下穴参用。
\x方\x
\x犀角散\x(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