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麻黄 连翘(各一两) 赤小豆(一升)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水三盏,煎至八
分。
去滓。温服。
\x栀子柏皮汤\x(出拔粹方)\x治燥热发黄。\x
大黄 柏皮(各三两) 栀子(十五个)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水二盏。煎服。

黄。大便自利不止者。加黄连、黄柏皮各三两生。减大黄。用之多效。
\x茵陈汤\x(澹寮方)\x治伤寒发汗有留热。身面皆黄。多热。期年不愈。医作食黄\x
\x治之。病不去。问之。食不减。寻与此药。五日减三分之一。十日减三分之二。二十日\x
\x病悉去。其方用。\x
山茵陈 山栀子(各三钱) 秦艽 升麻(各四钱) 上 咀。以三钱为一服。煎去滓。

后服。
\x茵陈附子干姜汤\x(出卫生宝鉴) 治因凉药过剂。变为阴证。身目俱黄。四肢\x
\x皮肤\x
\x甚冷。心下
附子(炮去皮脐三钱) 干姜(炮二钱) 茵陈蒿(一钱三分) 半夏(汤泡七次五分)
白茯
苓(去皮三分) 泽泻(五分) 枳实(麸炒去瓤五分) 陈皮(去白三分) 白术(四分)
草豆蔻
(面裹烧熟去皮用仁二钱)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一盏。


\x茵陈栀子黄连三物汤\x(出活人书)\x大便自利而黄。\x
茵陈(三钱) 栀子 黄连(各二钱) 上以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服。
\x治伤寒时气黄胆病。烦热。\x
上用土硝。汤淋取汁。顿服之。庄子云。 蜣转丸是也。藏在土中。掘地得之。正丸如
人捻作。弥久者良。
\x治伤寒鼻塞。黄胆。\x
用苦瓠煎取汁。滴鼻中。出黄水。其塞遂通。
\x治伤寒五种黄。\x
用翘摇。生捣绞汁。服一升。日二服。即瘥。
\x又方\x
用乱发烧灰。水服一寸匕。日三服。
\x治伏热结。目黄。不下食。大小便涩。\x
用苦耽苗子。煮汁服。或生捣绞汁服。



<目录>卷一百四十二\伤寒门

<篇名>伤寒百合(附论)

属性:夫伤寒百合病者。谓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其状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得卧。
复不能卧。欲出行。复不能行。饮食有时美。亦有时不美。如有寒。复如无寒。如有热。复
如无热。口苦。小便赤黄。得药则吐利者是也。此皆由伤寒及虚劳大病后。脏腑俱虚。荣卫
耗弱。不能平复。变成斯疾也。然以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又无复经络。故其病证变异。而
治之者。亦宜各随其证。
百合病者。皆因伤寒病后。其状恶寒而呕。病在上焦也。二十三日当愈。其状腹满微喘。
大便坚。三四日一大便。时复小溏者。病在中焦也。六十日当愈。其状小便淋沥难者。病在
下焦也。三十日当愈。各随其证以医治之。百合之为病。令人意欲食。复不能食。或有美时。
或有不用闻饮食臭时。如有寒。其实无寒。如有热。其实无热。常默默欲卧。复不得眠。至
朝口苦。小便赤涩。欲行复不能行。诸药不能治。治之即剧吐利。如有神灵所为也。百合病
。身形如和。其脉微数。其候每溺时即头觉痛者。六十日乃愈。百合病候之溺时。头不觉痛
。淅淅然寒者。四十日愈。百合病候之溺时。觉快然。但觉头眩者。二十日愈。百合病证。
其人或未病而预见其候者。或已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一月二十日后见其候者。治之喜误也。
根据证治之。
百合病。见在于阴而攻其阳。则阴不得解也。复发其汗。为逆也。见在于阳而攻其阴。
则阳不能解也。后下之。其病不愈。要略云。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解
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其病难治。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其病难治。
歌曰。坐不能坐。行不能行。寒又无寒。热又无热。饮食美时不美时。百合妙诀少人知。
宜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百合洗方。
又歌曰。百合昏如祟物厌。或时喜食或时嫌。似寒不冷热无热。欲不难行卧不恬。百合
者。百脉之宗举皆受病。无所谓经络传次也。皆因伤寒虚劳大病之后。脏腑不平。变而成此。
其状似寒无寒。似热无热。意中欲食。复不能食。默默欲卧。复不得卧。强欲出行。复不能
行。崇朝口苦。小便赤黄。药入即吐利也。病源所在。证状一同。其脉微数。每溺则头痛者。
六十日愈。若溺不头痛。但淅淅如寒者。四十日愈。若溺则快然。而但眩者。二十日愈。百
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滑石代赭汤。鸡子汤。百合洗方。选用之。
\x方\x
\x百合滑石代赭汤\x(出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