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 甘草(炙) 芒硝(各二两) 上切。
以水八
升。煮取三升。去滓。饮一升。须臾当下。不下。复饮一升。得下。勿复饮汤。药力势歇。
乃可食糜耳。一方用生姜二两。忌海藻、菘菜、生葱、油腻等物。
\x高堂丸 治伤寒苦渴。烦满欲死。令极饮水法。\x
大黄(二分) 硝石(三分熬) 釜底墨(一分) 灶突中墨(一分) 黄芩(一分) 梁
上尘
(一分) 麻黄(二分去节) 灶中黄土(一分) 上八味。筛末。蜜和如弹丸。着一盏水
中。尽
用服之。则自极饮水。出得热除矣。一名黑奴丸。一名驻车丸。并疗温疟。神良。胡洽用芒
硝。无黄土。
\x增损白术散\x(出德生堂)\x止渴顺气。下热生津。宜服之。\x
白术 甘葛根 茯苓 藿香叶 人参 木香(各一两) 陈皮(二两) 干生姜(一钱)

咀。每服四钱。水一大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或凉服亦得。
\x春泽汤\x(出御药院方)\x治伤寒不解。表里发渴饮水。小便赤涩。阴阳不分。凝\x
\x贰之间。宜服
泽泻(三钱) 猪苓(三钱) 赤茯苓 白术(各二钱) 官桂(一钱) 人参 柴胡 麦
门冬
(各二钱) 上 咀。根据证如法修制。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灯草二十根。同煎八分。去滓。

\x竹叶汤 治两尺浮。身无大热。郁冒。或下利烦渴者。\x
柴胡(四两) 黄芩 麦门冬(去心) 甘草 人参 茯苓(各二两) 小麦(二合) 竹

(一把) 上锉。以水一斗。先煮竹叶、小麦。减四升。去小麦、竹叶。内药。煮取三升。

滓。温服一升。大便实者。加大黄二两。
\x黄连浓朴汤\x(出德生堂)\x治伤寒发热烦渴。自得病二日后。大便自利。日夜不\x
止。
黄连(三钱) 浓朴(二钱) 上 咀。用生姜一小块。切碎。同药和为一处。以酒拌
均匀。

再煎服。
\x五苓散\x(出指南方)\x治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x
\x入则吐。名曰
猪苓(去黑皮) 赤茯苓(去黑皮) 白术(各三分) 桂(去粗皮半两) 泽泻(一
两一分)
上捣罗为散。每服二钱。白汤调服讫。多饮热汤。有汗出。即愈。
\x猪苓汤 治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渴。呕而烦。不得眠。\x
猪苓(去黑皮) 赤茯苓(去黑皮) 阿胶(炙燥) 泽泻 滑石(各一两) 上锉碎。
每服三
钱。水一盏。煎六分。去滓。温服。
\x黄连解毒汤\x(出德生堂)\x治伤寒。或经汗下后。有大热。烦渴。错语。不得\x
\x睡。及上焦虚炎
黄柏 黄芩 黄连 山栀子(各一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
滓。
温服。未退。再服之。
\x夺命独参汤\x(同前)\x治伤寒汗下后。终日昏闷。不省人事。发热发渴。似有狂\x
\x言。一切危急
拣苦参(一两) 上 咀。作一服。用水一升。煎至七分。去滓。温冷随意。不拘时候
服。
滓。再煎服。亦可嚼。滋益。
\x升麻葛根汤\x(同前)\x治伤寒身热发渴。在表。\x
升麻 白芍药 葛根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水煎。温服。如在里。宜小柴胡汤。

加栝蒌根。
\x治伤寒消渴\x
用生藕汁一中盏。入生蜜一合。令匀。分为二服。



<目录>卷一百三十三\伤寒门

<篇名>伤寒虚烦附论

属性:夫伤寒虚烦者。心中郁郁而烦也。有胸烦。有心中烦。有虚烦。诸如此者。皆热也。若
止云烦者。表热也。及其邪热传里。故有胸中烦。心中烦。虚烦之别。三者。要在观其热所
从来。审其虚实。而治为不同也。如不经发汗吐下而烦者。则是传经之热。不作膈实者。但
多和解而已。故经曰。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者。小柴胡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心
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少阴病。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是皆和解而彻热者
也。若因吐下发汗后。而烦者。则是内陷之烦。但多涌吐而已。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
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者。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
姜豉汤主之。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丸药大下后。身热不去。微烦者。
栀子干姜汤主之。是皆取其吐。而涌其热者也。虚烦之状。心中温温然欲吐。愦愦然无奈欲
其不呕。扰扰乱乱。是名烦也。非吐则不能已。经曰。若下后